[心得] The HT Tower (HTT) 試聽心得

喇音

13120

Blog 好讀版
https://reurl.cc/vpAOyo

曾在 BMR Monitor 試聽心得提到,當時因台中的試聽空間正在調整中,導致我對 HT
Tower ( HTT ) 的初聽感想並不好,明明有四顆低音單體,但給我的印象量感相當虛弱,
鑒於當場聽 BMR Tower (Tower) 也有類似的狀況發生,當時期許未來能夠有機會借到家
裡熟悉的空間體驗看看。
https://i.imgur.com/L2j7y56.jpg


本來不抱期待地訊息給林先生,沒想到一問之下,對方十分願意外借讓我體驗,一月初將
近春節,逮到了沒有試聽聚會的好時機,約了時間開車到台中梧棲,把兩大箱的 HTT 給
運了回來,將 Tower 給移到角落,HTT 就定位,真是謝了一隻 35Kg 的 Tower,手腰都
快搬廢了...
https://i.imgur.com/hvCu4Tq.jpg


---省流---
+特點:
細緻中高頻呈現,緊隨強大、俐落的低頻動態表現,一開聲立刻抓住聽眾的焦點。

O優點:
1. 擁有著家族內器樂分離最好,最細膩的中高頻表現,堪稱細節怪物。
2. 浪潮般的低頻量感下,卻維持著十分凌厲的瞬態反應。
3. 投影面積小,寬深友善,非常適合小宅化的客廳、房間來擺放。

X缺點:
音場表現不如 BMR 系列的那樣開闊寬敞。

---
逐曲試聽環節:
訊源:YT Music
擴大機:Audiolab 9000A
訊號線:LINDY Premium Gold TosLink
喇叭線:Canare 4S8

這次用 PPT 弄了一張簡易的客廳簡圖給各位參考,環境與前幾篇都相同,不過這次逐曲
試聽環節比較特別,難得同時湊齊了 Tower、Monitor 與 HTT,因此會追加一些 AB 試聽
的感想在後面。
https://i.imgur.com/CczHGO1.jpg

https://i.imgur.com/xTr6AZZ.png


- Ave Mujica
先前看完 MyGo 覺得劇中曲並不是很合自己的口味,直到 13 話的 Ave Mujica 打頭陣,
激烈燃燒與血月陰暗的風格簡直不要太對味,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 Sound Horizon 系列


在 0:10 開始的慢速爵士鼓,就感受到 HTT 俐落並帶有衝擊力的鼓點,隨著初華 0:29
的一句 "歡迎來到 Ave Mujica 的世界" 後,整個樂團開始加速,爵士鼓打擊響應非常快
速,完全與拖沓兩個字沾不上邊,依序緊接而來的電子琴、電吉他與鋼琴,展現著良好的
器樂分離,不會與爵士鼓和貝斯攪和在一起,尤其是鋼琴聲這種最容易在 Band 埋住的部
分也能清楚的表現出來。
https://youtu.be/QDsd0nyzwz0


- "hello, world" 2022 Opening
從 0:53 開始聽起,能聽到清晰細緻的小鼓鼓面敲擊、響弦震動與銅管樂器的吹奏,
1:40 伴隨著強烈的低頻,充分展現了 HTT 的衝擊感。

相較之下,Monitor 完全無法做到 HTT 這麼細緻的中高頻器樂表現與器樂分離,但低頻
上表現則是較為 Q 彈,並且呈現出比較寬鬆廣闊的音場。
https://youtu.be/G8yyuoQ4Yvs


- Dazzling
( 好喜歡這首,一般跟聖誕 Acoustic 版的 CD 都委託代購了,Yeah! )
歌曲一開始,迎面而來的是 ASU 透明、乾淨的歌聲,民謠吉他的刷弦聲也漂亮的凸顯出
來,緊隨 0:30 開始的主旋律,伴隨著十分快速、自信的低頻展現與收放,做到了完全不
干擾到其他器樂的表現;在 2:17 秒進入最後一段高潮前 Bridge 的部分,從剔透的鋼琴
與 ASU 輕語的歌聲,接連加入清脆的民謠吉他,一切都是這麼的引人入勝,讓人屏息以
待最後一刻的情感爆發。

Monitor 在這曲的歌聲落差相當的明顯,無法像 HTT 呈現出那種乾淨細緻感,人聲稍微
向內被主旋律的低頻包住,器樂的細節也做不到那般的分離與華麗感,並且在 2:36 最後
一段人聲的部分,沒辦法像 HTT 一樣突出顯出來。

而 Tower 的問題除了一樣是相較之下不夠俐落的低頻瞬態外,在我的空間上,流行曲的
典型低頻量明顯不足,這個我們在結語的部分再拉出來討論。
https://youtu.be/y1DVefCdEpY


- EMPTY DREAMS
在先前的 Monitor 有試聽過這一曲,主要試部分為面對快節奏的低頻是否收放乾淨。而
這四顆 Purifi 中低音單體強大的瞬態表現,讓 HTT 的在這曲的表現堪稱模範,完全不
會有分岔或拖長的現象發生,每個節奏都是乾淨俐落;此外,背景的滴答效果聲非常突出
,完全不會被海量的低頻給埋沒住。

Monitor 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呈現上感覺比較彈跳,但低頻一樣收的乾淨;相對來說
Tower 的表現就不太佳,連續節奏使得低音點模糊了起來,讓原本"蹦蹦"的聲音,尾部變
成帶有"噗夫噗夫"的響聲。
https://youtu.be/CtqK8R3WvKY


- 有一種悲傷 Cover by 森森鈴蘭
這裡第一次出現的中文歌,是台灣 Vtuber 森森鈴蘭 Cover 的曲子。在曲目的一開始,
刻意拘謹的大提琴、柔和的鋼琴聲,配上鈴蘭溫柔輕語的歌聲,HTT 在這裡沒有錯過任何
一點細節上的呈現;從 1:42 開始,鋼琴與大提琴開始露出了真面目,彈跳的琴鍵與弓弦
的摩擦,爭相爆發了出來,緊接著 2:26 鈴蘭清澈明亮歌聲也一起全力傾瀉而出,十分考
驗喇叭的中高頻解析力,而 HTT 強大的中高頻表現力與細節展現,完成了這曲的制霸。
https://youtu.be/o3P6ADZ4LVk


---
DRC:
由於去年都有在使用 DRC 的經驗,現在能夠大略知道喇叭與空間交互後,低頻某區頻段
能量過高或過低,而在 HTT 剛放定位後,隨即撥放了一曲,感覺流行樂低頻過轟的現象
,未量先猜 40 - 80Hz 有 +6dB 左右的隆起,測量圖如下圖,可以明顯看到 40 -
120Hz 有明顯的 +6 ~ +9 的增幅,往後到 120Hz - 240Hz 附近,右聲道連續高低起伏的
挺劇烈的。
https://i.imgur.com/J108ePQ.png


設置 DRC,最近我只應用在 20 - 250Hz 的低頻頻段,並且目標大致設置在 +3dB 上下,
頻點是大約是維持在與空間交互下能達到的最低頻率,套用 90% 濕度。啟用 DRC 後,能
明顯感受到過量的低頻明顯受到了抑制,體感音色與音場營造的變化幅度不大,但給中頻
留下喘息的空間,讓高頻細節更容易被察覺。
https://i.imgur.com/KtoEqN4.png


---
綜合感受:
這次嘗試的 The HT Tower 是 Philharmonic Audio 的小隻旗艦,這兩週確實帶給了我很
多驚喜。

開聲的第一印象是,HTT 有著明顯較多量感的低頻輸出,但隨著曲目的往下,感覺到不止
輸出量多這麼簡單,我想用"低頻細節"來形容這種體驗,它的低頻瞬態能力與控制力之強
大,讓鼓擊(點)這類的點到為止的低頻做到了相當高程度的收放與精準,是距今為止試聽
過的喇叭都前所未有的一種體驗,難道這就是這顆外觀驚奇的 Purifi 單體的強大之處?
https://i.imgur.com/LePGSNo.jpg


極低頻段的部分,由於 HTT 並不是追求極低下潛深度一對喇叭,在這個部分並沒有特別
出采,我們從官方資料看到,HTT 的頻響 (34Hz +-2dB) 與 Monitor (34Hz -3dB) 其實
是相近的,而相對於強調下潛的 Tower (25Hz +-2dB) 來說,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但我
認為,我在流行樂的聆聽比率非常高,這些曲目多半能穩定處理 35、40Hz 左右的的頻段
就已經十分足夠使用了,真正能使用到極低頻段場景的音樂占比並不是很多,對於絕大部
分樂曲都能夠輕易對付。

中高頻的部分,其實第一天初聽起來並沒有太多的感想,整體感受跟我的 BMR Tower 調
性挺相近的,直到後續細聽與套用了 DRC 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首先是,HTT 的器樂
人聲分離非常驚人,像是 Band 裡的電吉他、電鋼琴與銅鈸,即使在爵士鼓與貝斯的輸出
底下,仍無一逃出你的耳中,就像浮在水面的紅色泳圈一樣,一眼睛就能分辨出來,不需
要親自潛進水裡東翻西找。

我在體驗這對"細節怪物"時,發現的另一個驚喜是,只要給的 Source 越強,就越能夠感
受到它細節精分的強大與動聽,不自覺的就點開更多舊歌來重新感受,每打開一首舊曲,
就會有一種 "咦,這裡原來有這些聲音的麼!?" 的感覺。
https://i.imgur.com/ullA6OF.jpg


這聽起來像是一句有用的廢話,從 YT Music Source 改為 CD、Hi-res Source 不應該要
表現更好才是麼? 原理上來說是的,但就自己聽的 J-pop 與 ACG Band 等日系風格的錄
音、混音風格多偏向中高頻刺激,尤其提高音量鑑賞時,這種風格的高品質版本,某些時
候不見得會有更好的體驗,不論在音響店試聽,或是其他 Philharmonic Audio 的產品,
都可能感受到這個現象,但 HTT 是目前我碰到針對這種 Source 卻表現得非常友好的一
對喇叭。
https://i.imgur.com/GPvnZdk.jpg


雖然前面說了不少 HTT 的強勢之處,但仍然是有缺點、弱項的,我認為 HTT 最大的短處
是在於低頻營造出的音場感上較為收窄,明顯感受到不如 BMR 系列那樣的寬鬆、寬廣感
,尤其我將這幾對喇叭排佈在一起交互聆聽的時候,感受尤其明顯。
https://i.imgur.com/RPKVhLW.jpg

https://i.imgur.com/eelYzGz.jpg


---
推薦 / 不推薦
HTT 細膩且突出的中高頻解析以及強大的低頻瞬態,能在在多數流行樂與 ACG 曲目中做
出令人驚豔的表現,小巧的投影面積更是讓 HTT 更能輕鬆地融入現代有限空間的聆聽環
境中。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對具有卓越中高頻細節表現與強大低頻瞬態控制力的喇叭,重本
搭載四顆 Purifi 的 HTT 在這個價位上,絕對是一個超值的選擇。

但如果對音場的寬廣、開闊感有比較高的要求,HTT 低頻營造出的音場相對顯得較侷限,
無法達到像 BMR 系列那樣寬鬆的音場表現。此外,如果曲目偏好於需要極低頻段深入表
現的曲目,HTT 的低頻下潛能力也不太能完全掌握,可以考慮其他更大型,響應頻率更低
的主喇叭,或搭配額外可控、高品質的超低音來補充這個頻段。

---
結語:
先前在 Monitor 的文章結語描述到,就當時短暫試聽下,HTT 的表現真的是挺糟糕的,
印象不是很好。我得說,經過這次客廳試機,讓我對 HTT 的印象完全改觀,也在次的體
認到"空間"因素,不愧為影響系統的兩大要素之一,對聽感影響之大,不亞於換音響本身


對於全系列的喜好排行有了更新:
HTT > Monitor > Tower > Ceramic Mini > Mini

至於 Tower 的文章,目前一直處於難產狀態,主要的原因是我的客廳空間與環境目前還
無法駕馭它,即使用了 DRC 也無法發揮應有的實力,典型低頻場景後縮得相當嚴重,僅
剩極低頻量感正常。目前訂了三月到貨的 Bluesound Node Icon 新機 (為了用 eARC 與
DIRAC),後續看有沒有機會借用更大輸出力的擴大機,改前後分離來驅動,看看有沒有改
善的空間。

主要的問題是客廳空間沒辦法讓我大肆做物理聲學的配置,喇叭位置也基本欽定,沒辦法
長久隨意亂擺放,HTT 直接入屋嘗試的表現相當良好,基本問題透過 DRC 都有相當正面
的改善,老實說,這讓我起了替換 Tower,入主 HTT 的念頭......。

結尾放上在同樣空間擺位,目標低頻為 +3dB DRC 設定,S24 手機於聆聽點,HTT 與
Tower 在 ASU Dazzling 的空氣錄音影片,建議使用耳機聆聽,避免二次混響造成更大差
異,我認為成片低頻比現場收聽的低頻量要高出 3 ~ 6dB,使得 Tower 典型低頻量感貌
似比較正常,但實際上需要減去不少的量感,當作聽感調整的參考。由於垃圾收音,這裡
就不多描述,目的是給各為當作額外參考點。

- Tower Dazzling:https://reurl.cc/L5qdvy
- HTT Dazzling:https://reurl.cc/Ege28K
- HTT 其他空氣錄音 Sample:https://reurl.cc/46n1yY

寫完發現本篇字數又突破了新高,感謝、辛苦各位看官。
最後,這裡預祝各位春節愉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0.52.1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37708001.A.55D.html
icekiba1樓 01/24 16:40
theshape872樓人工總結,每款他們家喇叭中高頻有細節,低頻又乾淨 01/24 18:30
theshape873樓速度快,未來文章大概這樣寫應不會錯。不過10幾萬大 01/24 18:30
theshape874樓落地長這樣是真的滿划算… 01/24 18:30
a1278714655樓我個人心得覺得他們家的喇叭還是得toe in,DRC完不toe 01/24 18:35
a1278714656樓的話,聲學怪怪的 01/24 18:35
Daedolon7樓詳細心得推一個 01/24 18:50
w961508樓推心得 01/24 20:17
odanaga9樓 01/24 20:38
MoneyBlue10樓最貴的還是要有空間可以容納啊 01/24 21:08
GLUESTICK11樓心得文給點牡蠣 01/24 22:04
sa95050212樓推心得 01/25 01:29
LIONDOGs13樓可以去聽看看雅瑟新的喇叭Nereo ND-5,價格不到10萬, 01/25 01:40
LIONDOGs14樓我覺得很漂亮 01/25 01:40
DarthHaHaHaa15樓原來在門口看到的箱子是新的喇叭 找時間去聽聽看 01/25 05:07
Roa16樓認真心得推~ 01/25 11:11
ntuee180317樓讚 兩對落地我都有買 01/26 18:05
更多心得
[心得] super denton可能不用賣了
[心得] ADAM D3V(白)開箱
[心得]從零開始客廳二聲道劇院雙修規劃 二聲道篇
[心得] marshall emberton ii 購買心得
[心得] 兩條喇叭線心得分享 Luxman & Zonotone
[心得] 落地喇叭estelon XB vs. X Diamond MK2
[心得] Denon PMA SX-11開箱心得
Re: [心得] wiim ultra Wifi6E頻段超出國內開放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