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本版徵求DRC家訪
感謝版友C大立馬私信熱情邀約
雖然地點有點超出我預期的遠
但C大有其他EQ及DRC的經驗
且設備的架構跟等級也是超乎預期
有這難得的機會交流,於是我就不客氣的豋門拜訪了
在拜訪之前,彼此有先用信件聊了一下
大致了解一下C大對音響的看法
也聊了DRC跟EQ的聽感
原本我主要是希望依對方喜好進行調整
但C大認為依我的喜好調整也是一種體驗
所以當天主要就依照我的任性進行了
C大的主喇叭為Franco serblin Ktema落地喇叭
加一顆15吋超低音Rythmik F15HP
放在一般大樓公寓的客廳
不可抗拒的,右喇叭靠牆邊且喇叭與背牆距離無法拉開
聆聽位置也是背後靠牆
這應該算蠻常見的擺設方式,也是一般低頻駐波不容易處理的空間
以下先上量測圖
左右聲道的頻響(左:紅,右:綠)
https://i.imgur.com/sn0oOzv.jpg

左右聲道的最小相位(左:紅,右:綠)
https://i.imgur.com/DH2JJ1D.jpg

左右聲道的IR (左:紅,右:綠)
https://i.imgur.com/nVPZbww.jpg

其中右聲道在50Hz左右有明顯駐波
且兩聲道低頻量都不少
這在量測的時候有點嚇到我
因為低頻出來的時候,整間屋子都在震動啊
然後在IR圖也可看到有明顯的牆面反射波
因為當天時光匆匆,校正後沒再測量
所以只能上最後校正後的模擬圖
左右聲道的頻響(左:藍,右:紫)
https://i.imgur.com/NVPyjpB.jpg

左右聲道的最小相位(左:綠,右:藍)
https://i.imgur.com/LC2muSc.jpg

左右聲道的IR (左:藍,右:紫)
https://i.imgur.com/s29cK17.jpg

應該從上圖可以看出校正後有明顯的不同
其實當天我有做了大約3~4個不同的校正檔來比較
讓C大感受一下相位的校正強度、頻響的些微差異跟IR的校正與否,在聽感上的差異
因為我發現聽感真的很難用言語來形容
尤其是相位對聽感的影響是一般很不容易想像的
但其實相位對聽感的影響又相當大
其中差異真的是要現場聽過才比較能體會
最後不得不說,C大的器材真的是我做過DRC裡最好聽的了
這次拜訪了約5小時,時間一下就過去了
也從C大那得到了不少寶貴的經驗
真的非常感謝C大
其實上次徵家訪,目前也只有C大一人來信邀約
這有點出乎我意料外
本想說台北應該有一些願意冒險的版友 哈哈
所以在這邊想再繼續徵一下
不管是有興趣試試DRC或想平行比較不同空間校正的差異,都歡迎私信我討論看看
DRC不是高階設備的專武,對於中低階設備及近場聆聽的改變(改善)程度也是相當大的
我想如果有機會,對彼此應該都會是蠻好的體驗
以上是這次不太有營養的心得文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