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美股大跌, 板上又一堆戰文,
還是跟昨天一樣, 發個文閒聊轉換一下心情好了...
--
前陣子去了李宗盛演唱會,很感動
感動的除了老歌喚起一些回憶外,
真正感動的, 是看見他到了人生的這個階段,
已經不需要與人爭執什麼了,
如果真要爭執什麼, 轉念一想, 剩下的時間用來爭執, 應該也有些可惜了.
當然, 演唱會上他沒有說這些話, 這無非是自我的投射.
他真正說的話的意思約略是:
"小李到了這個階段, 每個階段都能寫些歌呼應你, 讓你感動, 就值了"
回到自身.
活到現在稍微知道, 人生能因為境遇而有所感悟, 是件何其珍貴的事情.
回頭看看, 很多時候我們就在渾渾噩噩中過去了,
大部分時候沒遇到什麼重大的事情,
真遇到的時候,
當時的狀態又不足於理解那些事情的重大.
就像是玩音響一樣,
回想過去, 很多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在聽什麼,
在剛踏入音響圈的時候,
聽的音樂廣度有限, 了解的品牌有限, 知識有限, 尤其預算有限
所以大部分時候都是網路爬爬文,
找幾間進入門檻不高的音響店試聽幾首習慣的音樂, 也就買單了.
原本順順聽了一陣子, 直到哪天無聊又爬爬文,
看到有人把聲音形容的天花亂墜, 還有開箱那些當時自己還買不起的名機、名線
就又忍不住跑去音響店胡亂聽了,
當時就算買不起, 聽不出個所以然, 也想急著分享些感想.
感想很幸運的得到了網友一些回饋, 也堅定了想要升級的念頭.
就這樣一路認識了音響店、發燒友...
有時運氣不好的遇到沒良心的店家或是當時還一知半解的燒友,
也不先確定症頭, 就開了些短期特效藥, 還保證一試見效,
誰知道試了以後, 之後的好長一段時間就在自己還沒建立完整的世界觀中,
把歪歪斜斜的聲音,當成唯一的標準, 直到走出來那一刻, 才恍然大悟.
當然也有運氣很好的時候,
遇到願意對症下藥的良心店家, 或是已經染疫後幸運康復帶有抗體的燒友,
與你分享怎麼強身健體還有必要時還是要戴口罩.
這段時期其實佔了很大很大的比重,
這段時期中, 往往經歷好幾個階段,
胡亂搭配期,初識品牌期,信仰至上期或是理論至上期, 撞牆期, 康復期或退燒期.
胡亂搭配期, 什麼東西都不懂, 反正買得起的器材就買, 買不起的就試, 試不到的就聞
初識品牌期, 花了點時間試了幾家品牌後(通常也是入門階段的品牌) ,
開始知道原來以前燒友描述的各家聲音特色到底是什麼, 終於從抽象的文字描述,
變成真實卻也抽象的實際聽感, 然後開始知道怎麼截長補短, 怎麼互相搭配.
信仰至上期或理論至上期,
當開始有能力花錢且願意花錢時,
很自然的店家與網友就會更願意與你分享見解.
但可惜的是因為這個時期預算還是有不少侷限,
因為自己想求CP值, 所以也更容易遇到主打CP值的店家或朋友,
CP值這種事情說來很簡單, 也很容易說服人, 卻也很好笑, 很容易作繭自縛.
說法大多是, 五千上打兩萬, 兩萬上打十萬, 十萬上打百萬.
然後無非是:
我們跟哪家名廠機用同樣甚至更好的單體或晶片,
我們的數據更漂亮
我們的用料更好但價格比人家便宜
然後深入一點的, 就是三不五時的攻擊競品品質、對業者人格與信譽攻擊
最後是重複以上過程, 再搬出信仰, 有的信仰是經驗, 有的信仰是數據,
但往往那些經驗與數據如果只是盲信,
而不偶爾跳出來檢證、或是常常去聽聽他們所攻擊的對手的產品、調音.
通常在這階段就停滯不前了.
我當年也曾經歷過這個階段,
因為聆聽經驗的缺乏, 與對提供知識者的過度信任,
卻不去反思或是多嘗試相反的東西, 導致卡關好一陣子.
根據我過往的經驗,
通常進入信仰階段後,
教主往往會主張: 別人家的都是垃圾, 是騙子, 是次級品, 沒有聽的必要
或是在你去聽了以後, 如果覺得好聽, 教主就會開始明示暗示對方的問題,
或是打聽你喜歡什麼樣的調性與聲音後, 再硬是調出一個那個調性的加強版,
讓你以為其實眼前的東西更強.
當然,如果覺得不好聽(比如說音響展沒有調好時), 更簡單, 就繼續人格攻擊就好啦...
這些狀態如果套用在數據派, 也是完全成立的.
對方好聽, 那就是他數據走偏鋒只能播特定音樂, 我們的才是全面輾壓.
對方難聽, 那就是數據有夠爛, 難怪很難聽.
這個階段, 由於各方面的聆聽、搭配甚至生命經驗都還不足
往往對方一招兩招就上鉤了.
聰明一點的, 困惑許久終於在機緣來臨時得到解脫
駑鈍一點的, 可能成為堅定的信徒, 從此替教主出征.
這些過程之所以複雜,
不只在於音響知識之龐雜與淵博, 也在於資訊的難取得與難驗證
更在於: 我們對於人的情感與對團體的依存
我們凡人很難逃脫信任、友情、團隊等名詞的束縛
並非是這些事情沒有意義, 或是不好
而是我們的生命如果完全被這些事情綁住而缺少反思,
不只在音響上, 連生命的過程中, 也不免遭遇類似的挫折.
最後撞牆期、康復期、退燒期就很簡單了, 也就一段話:
茫然而痛苦的經歷與反思以上這些事情後,
終於理解原理與知道如何應對後, 不再困惑了.
進入狀態後,
我們終於比較知道了什麼是音響
品牌是什麼? 品牌的聲音特色如何? 品牌的定位是什麼? 品牌的策略是什麼?
聲音是什麼? 我喜歡的聲音是什麼? 我現在的系統定位是? 我怎麼調出想要的聲音?
調音是什麼? 調音的目的是什麼? 調音的方法有哪些? 我該怎麼調音?
終於知道了各品牌 包含DIY廠商 線材廠商 的聲音特色
也知道了他們用什麼方法包裝 販賣這些產品
剩下的事情就滿簡單了,
"多聽".
不聽,你怎麼知道陶瓷單體跟紙盆單體的聲音差別?
你怎麼知道什麼燒友描述的Accuphase精緻感是什麼? Gryphon的雄壯威武是什麼?
你怎麼知道有濾波跟沒濾波的聲音到底差在哪裡?
你怎麼知道紅銅跟黃銅材質的頭聲音差在哪裡?
數據上就算有差又如何?
除非你是貝多芬, 失聰了還能想像聲音, 不然還是多去聽聽吧
尤其最難最難的, 是什麼是聲音的協調感與韻律感?
什麼是音質音色?
這些我至今仍不知道怎麼用數據呈現. 高1db? 協波失真多少?
世界上有70億雙耳朵, 有70億種以上的心境與喜好, 每個人的認知也不同
這些怎麼對應到一個數據上?
昨天板友說經過科學統計, 數據漂亮的喇叭有86%人喜歡
所以呢? 可以證明什麼? 怎麼知道自己是86%還是14%
就算是86%, 怎麼知道換一對類似數據的喇叭, 自己是86%還是14%?
還是下一個組合變成78%與22%?
更遑論, 人每個階段的聽覺喜好與聽力都不同,
音響是裝在自己家裡的, 數據怎麼告訴你,
你如果年紀大了應該選Harbeth還是Sonus Faber?
年輕時該選JBL還是ATC?
發大財了該選Kharma還是Goldmund?
數據派的盲點, 就在於急著先定義什麼是"好聲音"或"正確的聲音"
並要大家照這標準去追尋
卻忽略了音響涉及到了喜好、美學、空間搭配、財力、生命歷程等變因
這些變因多到也許總有一天運算力再翻個幾倍後,可以用超級電腦統計,
但我想應該不是哪位什麼15年科技業、20年工程師、30年聲學大師可以一通百通
當他們宣揚崇尚大師的同時, 是否有發現連自己都離大師非常遙遠呢?
但是, 我們會因為有這些人存在, 就情緒性的否定數據的重要嗎? 當然不會.
數據是協助我們篩選在這個產出過量的資訊與產品爆炸時代, 的重要工具之一.
透過數據省去過多無謂的時間消耗, 是現代人做抉擇時的不得不然,
畢竟東西太多, 時間太少.
但這終究只是"其中一個工具"而已, 且這個工具用多了也有其盲點,
試問, 如果一個玩家喜歡的音樂就是日系高音女聲,
也對什麼協調全面的交響樂沒興趣, 也不在乎什麼細節多不多, 重點在女聲是否嬌喘
那應該選擇ATH A900還是 聲海HD800?
還是Grado RS1 還是那個被某位板友一直推崇的中國119網紅強力推薦的SONY7506?
再換個情境, 喜歡聽陳昇的呢? 喜歡聽交響樂的呢?
要選哪一支?
而就算喜歡, 每個人當時的器材搭配又是如何? 有多少預算呢?
這些問題不用考慮嗎? 這些問題數據怎麼回答?
到最後不都是"聽聽看 摸摸荷包 看要買哪個" 嗎?
而且就算沒看數據又如何?
我們想聽嬌喘女聲, 需要透過數據我們才能知道A900比HD800合適嗎?
購買耳機與音響是極其個人的事情,
在這種領域一直推崇大師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大師當然能幫助我們, 但我們沒必要變成大師, 而推崇者也不是大師
就像車子, 我需要因為東瀛戰神GTR的數據贏911 就選東瀛戰神GTR嗎?
這關大師什麼事情呢?
保養費他要幫你出嗎? 妹子看不懂GTR時, 大師要出來幫你介紹嗎?
僅此而已.
再來, 多研究數據與技術, 這與前面說的不但完全不衝突, 而且相輔相成.
研究數據, 知道什麼樣的聲音有可能是什麼樣的數據, 反之亦然.
多研究技術, 什麼地方該用什麼元件? 這元件的功能是什麼?
什麼元件會有什麼聲音? 怎麼樣搭配會好?
如此就更知道如何選擇甚至改機, 也更容易找到真正超值有潛力的東西
有了這幾項後, 就逐漸知道怎麼過濾過頭的行銷話術與信仰魔咒
並對照自己手上有的預算, 搭一套能開心聽卻不會造成生活過度負擔的系統了.
有趣的是,
偶爾還會像遊戲一樣出現支線, 走向改機流, 那也是一條非常有趣的路.
尤其經歷改機後, 更知道怎麼讓聲音變得更好, 也比較知道名廠的調音邏輯,
甚至知道怎麼讓手上的評價機器, 開始接近名廠的聲音
但我的經驗是, 其實經歷了這些以後真正最明瞭的:
是原來要像名廠那樣調出那樣高貴質感的聲音, 卻又不失去音場定位細節,
連外觀也能面面俱到, 不會看起來像個土炮.
真的有夠困難...不是我們三年五年自以為是地改機經驗可以輕易達到
更不是20年30年電子業經驗可以輕易以此類推.
從改機的過程中我學到的是:
"我當然知道這世界上很多騙子跟傻子, 但不輕易把別人都當成騙子跟傻子,
音響會玩得比較開心, 朋友也會比較多, 進步也會比較快"
不自覺又打了太多,
回到主題吧: 我也不知道是在戰什麼?
這些過程很難嗎? 真的很難.
就因為這麼難,
我們為什麼不多去聽聽, 多多享受眼前的系統.
偶爾換換器材、改機研究、跟燒友交流, 看能不能讓系統變得更接近理想呢?
為什麼有些人不做這些事,
卻選擇評斷一堆自己沒聽過、沒擁有的系統與器材
或是搬出大師的文章或是別人懶得看的數據,
東一塊西一塊拼拼湊湊, 來試圖讓自己的言論多一點點影響力呢?
科學的重要精神之一是清楚定義問題, 還有反覆實證.
他們的行為, 真的有符合科學嗎?
討論問題之前, 有先定義清楚問題了嗎?
回應別人的質疑時, 有聽懂對方在問什麼嗎?
自己轉錄的文字, 自己有花時間去聽過了嗎? 反覆多次聽過與調整了嗎?
如果沒有, 這是哪一間學校教出來的科學精神呢?
板上許多板友都讀過大學、研究所, 更不乏科技、醫學相關領域的高手
如果用前面那種方式跟在實驗室跟教授討論事情, 難道不會被電翻嗎?
做這些事情的樂趣究竟是在實踐科學, 還是在享受音響,
還是只是沒搞清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想到處戰呢?
最後, 我也欣賞大師啦
用一個投資大師的話來結尾:
"市場本身也在設計著各式各樣的假說並將它們付諸實際過程的考驗.
那些通過了市場考驗的假說, 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而那些不合格的則淘汰出局.
我的方法與市場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
市場致力於反覆實驗以尋求出路.
大多數的參與者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而我完全是有意為之,
大概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能夠比市場做得更好的原因."
-索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