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名稱] TVBS
[新聞日期] 2023/12/26 20:44
[網址]https://news.tvbs.com.tw/local/2347899
[內文]
今年三月彰化溪州發生鯊魚機墜機意外,運安會調查報告出爐,確定是人為疏失,運安會
查出輕航機爬升速度不夠,仰角太大,飛機失速的時候,又已經收下「襟翼」,以至於無
法挽救,瞬間墜毀。
這是鯊魚機發生意外經過,它起飛沒多久,開始爬升,飛行方向是左轉彎,但是瞬間機頭
朝下,旋轉直直降落。
高度太低,沒有緩衝拉升的空間,飛機瞬間墜毀。
意外發生在3月16日,彰化溪州,造成教練和日本遊客學員喪命。運安會報告出爐,認為
是人為操作問題,示意圖畫出,輕航機幾乎是垂直插地。
運安會執行長林沛達:「主要在爬升的過程裡面,你必須要壓機頭,就是不要再讓它爬升
,所以失速就不會再惡化,但是他並沒有去做這個動作,就是我們講的失速改正的程序,
速度不足的情況下,他又收了襟翼,失速的狀況更加惡化。」
調查報告以照片地圖等影像資料,輔助文字說明。
順風飛行俱樂部負責人說,已經看過報告書沒有意見,何時能恢復飛行,他們靜待通知。
前空軍副司令也仔細看過報告,認為相當仔細,他歸納出5個問題。
認為當時飛機剛起飛,高度太低沒有緩衝空間。而且,油箱滿的機身重。正在爬升中速度
慢,轉彎又減低了爬升力,而且失速的時候已經收了襟翼。
前空軍中將副司令張延廷:「襟翼它是能夠輔助飛機的升力,襟翼能夠減少降低失速的速
度,所以這時候襟翼不要那麼早收上,它的失速速度會降低,飛機可以操作的安全範圍更
廣。」
鯊魚機號稱世界速度最快的超輕型飛機,外觀仿鯊魚的流線造型,替不少人圓了翱翔天際
的飛行夢。
墜機原因的調查,盼能讓照到問題避免發生,讓未來飛行更安全。
[心得]
調查報告:
https://www.ttsb.gov.tw/media/7374/ttsb-aor-23-12-001.pdf
事故載具失速原因:
操作人軍機飛行時數為 1,936 小時,事故機型之飛行時數為 39.8
小時,合計總飛時為 1,975.8 小時。
根據地面目擊者拍攝影像及機載 GPS 地速資料綜合研判,當事故載具以低
空進場通過 25 跑道,飛越 07 跑道頭時,襟翼外型顯示為伸放狀態。初始爬升階
段,依據該機飛行手冊中的正常程序,其初始爬升速度為 120 公里/時(65 浬/時),
而事故載具之地速為 109 公里/時,略低於飛行手冊規定。事故載具於本場航線
一邊轉二邊時,左轉坡度約 40 度,爬升仰角超過 25 度,此仰角明顯大於正常重
飛之仰角。顯示事故載具以低於一般爬升所需的速度爬升,並於爬升過程中同時
進行較大仰角及坡度的操作。由座艙影像可發現事故載具於 1517:34.9 時發生第
一次失速前抖振現象19。當載具接近失速狀態,機身會有輕微抖振現象,在此飛
行狀況下載具仍為可控,操作人應立即執行失速改正程序。
從地面拍攝影像及座艙影像發現事故載具轉至本場航線二邊後,左轉坡度減
至約 23 度,仰角減至約 5 度,失速前抖振狀況亦暫時停止。地面拍攝影像顯示
載具襟翼於本場航線二邊期間被收起,且襟翼收起過程地速減小至 84 公里/時20;
與此同時,載具航向向南處於尾風狀態,因此該事故載具於二邊時之空速,可能
小於 84 公里/時。該型載具收上襟翼之平飛失速空速為 83 公里/時(45 浬/時),
故推測事故載具當時空速,可能已低於收上襟翼之平飛失速空速。故第一次失速
前抖振現象後約 4 秒鐘,於 1517:39.2 時事故載具仰角約 5 度,坡度雖減小至約
15 度,此時發生第二次失速前抖振現象。
由地面拍攝影像可以觀察到事故載具位於航線二邊後,仰角雖無明顯變化,
但高度由爬升轉為下沉,應為襟翼被收上期間升力係數變小,造成升力不足而開
始下沉(爬升率小於零)。當載具由爬升狀態變成下沉狀態,雖仰角不變但攻角
卻相對增加,若進入的氣流與機翼之間的角度超過臨界攻角,氣流將從機翼後緣
部分開始分離,且機翼上表面的氣流分離現象將從後緣向機翼前緣移動,兩側機
翼將逐步失去升力,導致事故載具逐漸進入失速狀態。第二次失速前抖動現象發
生 1 秒鐘後,事故載具左側機翼急速下墜21,造成向左坡度繼續快速增加而進入
失速狀態,當時事故載具於本場航線二邊之高度約為 48 公尺(約 158 呎),因
改正高度不足而墜毀。
綜上述,操作人未確實遵守飛行手冊相關程序及操作限制,對於載具失速狀
況之警覺及處置能力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