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Y6M,女兒,在托嬰中心,放學後會去體育場跟其他小朋友玩。
BallII的文章內容基本上就很像以前的我,
對於孩子,會覺得要放手讓他們去發展,尊重他們的主體性所以基本上孩子提出要求不會
拒絕(指的是前篇如果孩子想要在雨中玩會陪他們玩等等)。
我的孩子兩歲之後比較會跟其他人互動,衝突難免。
心裡也多少覺得介入孩子之間的衝突是在作樣子給對方家長看,所以只要對方家長是比較
熟的家長,我通常不太會介入,也會試著跟對方家長溝通不要介入。
但後來發現完全不行。
因為兩歲的孩子基本上沒有什麼解決衝突的能力,要嘛直接動手,要嘛直接哭。
家長不介入現場會非常失控。
不要說責怪誰或指責誰,每次的衝突都是一次學習機會,安撫哭的孩子也是,這是很好的
學習時機點,對於每個孩子都是。
家長的作用就是要提供孩子更多可能性,除了動手以及哭,還能怎麼辦。
「要問對方你可以借我玩嗎?」當孩子搶別人家的玩具時。
「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玩具。」當其他孩子想玩自家孩子的玩具時。
「你要問過才能拿別人的食物吃。」這點是我女兒的硬傷,只要出現在眼前的食物都是她
的。
諸如此類的。
再來,我想分享一次經驗,
孩子之前跟一對大姐姐玩的非常開心,第二次遇到那些姐姐時,大姐姐們在玩一個遊戲,
是立了一堆現場的三角錐,跑過去推倒,跑回來立起來,就是那麼簡單。
我女兒中途想加入,學那些姐姐把他們立好的三角錐推倒,但姐姐們正在跑回來的階段,
等於是他們一立好就會被我女兒推倒。
姐姐們不開心了,不玩了。她們只是不玩了沒有罵我女兒我都還覺得她們很有風度。
他們跑去作別的事情,女兒一直跟著,姐姐們在當天晚上就都沒理她。
姐姐們沒有錯,因為他們的遊戲被破壞了;女兒有錯嗎?在她的認知她一定不知道為什麼
姐姐們不玩了,她只是跟隨姐姐們推倒三角錐;而身為在旁觀看的家長,我知道為什麼姐
姐們不開心,我也能瞭解女兒沒有惡意要破壞遊戲,但女兒沒有弄清楚遊戲規則(或許遊
戲規則對她的年紀也太難),確是造成沒辦法玩的後果。
我後來有在周育如的課程聽到,要怎麼教孩子進入別人的遊戲。
這段寫那麼長,要講的是,人際之間是有技巧的,這些是家長要教的。
怎麼去觀察別人在作什麼,怎麼進入別人的遊戲,怎麼不會遭到別人的排斥,都是可以教
應該學的。在初入職場怎麼看風向,也就是這樣子而已。遊戲,相當大的程度是會對應到
出社會後的技巧,這些都是學習的過程,也是家長面對遊戲時,應該思考的過程。
不是放著讓孩子自己去碰撞就好。
再來,無論家長的標準多麼寬鬆,在家就是要建立一定的規則。
服從規則、甚至是年紀再大一點的討論規則與挑戰規則,都是社會化的過程,畢竟社會就
是有明文的與隱性的規則。
前面所談的遊戲也是一種規則。
經研究統計,不建立規則(這些研究會認定此現象為過度溺愛)的家庭與虐兒的家庭養出
來的孩子,犯罪率是一樣高的。
這部份有很多書在談,有興趣我再找找書單。
我不是說我不認同要放手或留給孩子空間,我也不太喜歡有些家長覺得要管教孩子、或是
一發生事情就否定或唱衰孩子,或幫孩子鋪好路。
但該積極介入的,再累都還是要作。
我這篇是針對ballII與認同其教養方式的家長發的,
當然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我一點都不排除ballII的心胸廣闊、孩子極為天使或是所有
一切美好事物都發生沒有負面影響的可能性存在,也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所堅持有其規
則而且運作得宜。
我只是就我看到,很片面的資訊與印象,提出一些建議,以上都尚屬善意。
若要說心底覺得ballII還能那麼天真的面對這一切(我承認這句話有點重,如果有人這樣
說我我也會不開心,等請容我直白一些),
對照我自己,不免覺得只是因為ballII的孩子還沒有兩歲罷了;兩歲的線一過,不要不要
期一來(而且來得很快),就會覺得噢我可愛的孩子跑到哪裡去了。
然後就會開始大量的看資料想要瞭解怎麼解決現在的狀況,
然後,就會發現以前的自己多天真。
畢竟在我孩子兩歲之前,要將她帶離遊樂場,完全沒有難度。
當然也不排除ballII的孩子兩歲後還是那麼可愛。畢竟媽媽看起來也是可以處之泰然,不
得不說,實在是很好的心態與狀態。
但不可以只是這樣。
最後,另外提醒,如果不要不要期沒有發生,是應該要看早療的。
*更正:
如果沒有不要不要期,代表自我形成有問題。到青少年很容易反撲叛逆。
所以在小時候就要積極協助自我意識的建立。
未必要看早療,就此更正。
此外也一併提醒(原本沒有要打這段),如果兩歲前很好帶,要注意有沒有ASD的問題。
當然不是一定會有,但家長可以多接觸相關書籍,以作為評判孩子狀況的標準。
--
據說,燃香所產生的煙是溝通的媒介,包覆著簌簌的思念與期許,裊裊而上。
就只是怕漏傳了些許訊息,是以緊緊旋繞著,反反覆覆的,直至末稍,消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