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人類最顯著的特性之一:
就是未成熟期(immaturity)非常漫長,
在人類演化中,
漫長的無助嬰兒期需要成人的悉心照顧才能生存。
但有些自然現象卻不用人教,
像是「玩具從桌上丟會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飛起來」、
「積木被杯子蓋住了,但積木還在裡面」,
我們似乎從小就自然而然理解了!
根據過去30年的研究,
嬰兒早在幾個月大時,就能掌握基本的物理定律,
像是物體的持續性(即使看不到也知道東西還存在)、
重力概念(東西會掉下來)、甚至是因果關係。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我將這些實驗的基礎概念以簡單的圖文分享。
其實嬰兒遠比我們想的聰明太多了呢!
①重力實驗
情境:在3.5個月大的嬰兒前,展示兩個物體的相對位置
▌結果:嬰兒對不可能事件的注視時間明顯長於可能事件,
這顯示他們對物體沒有支撐卻不掉下來感到新奇。
間接證明嬰兒已具備基本的物理概念,
認為物體失去支撐應該會往下掉。
https://imgur.com/CGikCKC
②容器開口實驗
情境:3.5 個月大的嬰兒是否能理解物體可以被放進頂部有開口的容器內,
但無法放進封閉的容器?
▌結果:若物體被放置在沒有開口的藍色容器中,
嬰兒注視的時間會比有開口的容器更久,
顯示嬰兒對「物體放在有開口的容器」已經有預期。
https://imgur.com/Hp29IUK
③物體恆存實驗
情境:5.5 個月大的嬰兒被展示了一隻兔子沿著一條軌道滑動,
然後兔子消失在一面有孔的牆後。
▌結果:嬰兒預期高兔子會出現在牆的孔中,
且當高兔子沒有出現時,他們感到驚訝並注視更久的時間,
這顯示他們對物體恆存性有一定的理解。
https://imgur.com/t5JWyQg
▶這些實驗大都採用違背預期法 (violation-of-expectation method):
嬰兒看到新奇事物或出乎意料的事件時,目光往往會停留比較久,
實驗人員可因此推斷嬰兒所預期的事物。
▶小至3.5個月的嬰兒已經展現對物理現象的了解,
這些小小科學家正在不停地觀察、學習,
並嘗試理解他們的環境,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早得多!
https://imgur.com/9KRryJH
──
在這裡也推薦Netflix的紀錄片
「Babies:從零歲到一歲」,
它深入探討了嬰兒在成長過程中的身體發展,
以及腦部如何隨著他們達到各個里程碑而成長,
從建立親情到學會進食、坐立、爬行、走路、說話、睡眠等階段,
還有嬰兒如何感知這個世界的心理層面變化,
像是他們知道什麼、如何感覺和學習,
以及進入幼兒期的過程。
這部紀錄片會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嬰兒的生理與心理變化,
也讓我們發現:
他們的思考能力其實早已超乎我們的想像!
所以別再以為寶寶什麼都不懂囉~
--
Hi,我是工程師媽媽,
一個在外商和學界打滾十年的工程師,
目前努力在人生道路上達成育兒KPI。
歡迎來我的IG一起分享、取暖、共好!
https://www.instagram.com/engr.motherho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