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
獨家/全台1100家托嬰中心上凱道!向蔡英文陳情 園長曝實情:活不下去
新聞網址: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223832&utm_source=avividai.com&utm_me
新聞內容: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私立托嬰中心走上凱道抗議!中華孕嬰童教保聯合總會今(16)日與六都、新竹
等各縣市相關幼托、嬰幼兒共18個相關協會於凱道上抗議,
主題為「全國1100家托嬰中心(私托)向總統蔡英文陳情,
盼正視【托育平權】之重要性與迫切性!」有新北市一名園長
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很多人看不懂發生什麼事情,
其實近年托嬰中心遭到政策蠶食,最新政策還將最低薪資調到3萬,
很多業者很難生存,所以就站上凱道了!」
園長表示,托嬰中心制度其實相當複雜,許多人都以為很好賺,
但其實無論是招生人數、或師資配比都有一定規定,且政府對於收費上限,
甚至是副食品收費都是有限制的,並不像外界認為的好經營。
他以新北市為例,純托育空間約20坪(不含辦公室、廁所等)來說,
能招生20人,老師1人可帶5人,所以必須請4人+1人(老師排休請假等),
以舊制薪資來說,每月必須支出約20萬(含6%勞退)、每月租金6~8萬、
前期裝修費用約220萬,含立案跑案約20~30萬、設備50萬~60萬。
進一步推算,以招生滿額來說,每人收費上限是2萬(各縣市不同),
每年營收為480萬;每月固定支出約27萬,1年就是324萬,
加上老師年終及雜支約350萬,加上前期費用共花約300萬,
攤提、繳稅、器材損耗等,至少要3~5年才能回收。
園長說,以上都是建立在招生滿額,且房東不破壞租約或終止租約情況下,
一旦生變,回收年限將拉長至5年以上,甚至血本無歸。
他認為中央、地方政府政策都在鯨吞蠶食民營托育中心的生存空間,
並指出政策兩大弊端如下:
一、挾補助之名迫私托加入「準公托」
外界都以為調漲薪資,所以私托就站上凱道,事實卻不然。
政府近年給予的補助,將不少私托納入所謂的「準公托」,
並將數量與公托計算在一起,充當政績。
然而,事情真相,政府推出「準公托」機制,不斷增加家長補助從每月6000元,
增加至今年8月上路的每月8500元,家長都希望領到補助,
最終不少私托都被迫加入準公托,私托變成準公托後,
政府開始規定「最低薪資、伙食費上限」等,卻未考量經營者營運成本。
他舉例,「準公托」每年僅有5萬補助,但又強迫托嬰中心必須要用來更換器材,
且是更換後請款,本就不多的補助,在使用彈性上也明顯不足,
且每年「人為評分」標準不一,製造許多經營困擾。
二、政府與民間搶老師 薪資不一、準公托更難活
過去無論公托、私托的老師薪資,都是2萬8000元起跳。
111年政府公布10月27日公托老師薪資將變成,逐年調升至最高5萬3485元;
準公托年資0-3年3萬、3-6年3萬3000元、6年以上3萬6000元。
這樣的機制產生2個問題,1、老師們的心開始浮動,
而且公托並非真正的公家機關,不用考試,只需要面試就能進去,
將人才通通搶光;2、新進人員即使沒經驗、事情做不好,
薪資依舊與年資1-2年老師相同,造成管理困難。
園長說,其實托嬰中心的經營本來就不容易,光是成本回收就需要3~5年時間,
而目前政府政策強迫調漲薪資,我們先不管公托條件是否比較優渥,
我們都希望老師們薪水可以高一些,這樣顧小孩一定也會比較開心,
對小孩才是好事。
但現實上,經營本就困難,而且高漲的房價,各縣市租金不同,
各項規定,只是讓我們生存空間越來越窄,民營出現困難,我們最慘狀況,
就是放棄原本專業,轉向其他投資或工作,但民營托嬰中心減少,
政府的公托數量真的足夠容納其他小孩?家長與小孩的權益可顧及?
最終政府、托嬰中心、家長、小孩都會受傷,造成四敗俱傷局面,
恐怕政府還得再三思。
心得:
前幾天看到有人詢問,就有留意相關新聞。
新聞內園長的說法當然是資方的角度,很現實的經營面。
我對準公共ㄧ年只有補助5萬(還只能用在硬體上)有點意外。
當收費訂了天花板,補助有限下,在現在甚麼都漲下經營難度一定大增。
另外在薪資改革上,公托薪資增加這邊比較少薪資和年資相關內容。
我家的在公辦民營公托待過,老師流動率真的不低。
如果薪水增加應該對好老師留任有幫助,
但也好奇這薪資調整是民營單位吸收,還是政府補助。
現在很多都雙薪無後援的家庭,在幼托這塊真的蠻需要政府能有好的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