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師路過,幫請益語言治療師同事,來分享兩個比較常見的問題:
1.孩子是大雞慢啼,還是語言發展遲緩
2.孩子語言發展比較慢,送去幼兒園就會說話了嗎?
1. 到底是大雞慢啼,還是語言發展遲緩:
首先,什麼是「語言發展遲緩」呢?
語言發展遲緩,指的是只有在語言方面發展較慢,例如:
開始說話的時間比較晚、會說的詞彙比較少、學習新詞的速度很慢
能使用的詞性跟類別單一(如都只會稱謂詞)、
不會嘗試把已知的詞彙結合說出(會說媽媽也會說抱,卻從未嘗試說媽媽抱)
但孩子除了語言之外,其餘各項發展指標皆正常,沒有認知、運動、情緒、注意力、
社交互動或感官知覺等方面的缺損。
如果家裡有語言發展比較慢的孩子,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應該就是:「長大會好嗎?」
根據統計,約有50-75%的語言遲緩兒童,會在上幼兒園中班後,
慢慢追上同儕,漸漸符合其年齡應有的語言發展。
這個族群的孩子,就是長輩口中常講的「大雞慢啼」,即所謂的晚爆發(late boomer)
這些孩子只要持續給予大量的語言示範跟引導,
等時間到了就會進入語言爆發期(vocabulary spurt)。
可以想成是不透明的大容量容器,要朝裡面投很多小石子,
直到水滿溢出來,才知道原來裡面有裝水
那問題來了,要怎麼知道語言發展較慢的孩子,到底是不是這些慢啼的大雞呢
晚爆發的孩子要滿足以下兩點:
(1)寶寶聽得懂你在說什麼
我們常常聽家長說「他都聽得懂啦,我叫他幹嘛他都知道耶!」
但很多的「孩子都懂」,其實是因為家裡生活模式固定,或有很多環境線索可以參考…
例如:拿垃圾給孩子,就算不用說「垃圾丟到垃圾桶」孩子也會拿去丟;
或是拍拍椅子,不用說「弟弟來坐這裡」孩子也可能自己主動坐下。
這些大多只是孩子參考情境或依循經驗所致,不代表孩子真的「聽得懂」。
因此要瞭解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要盡量「不帶動作」且「去情境化」。
也就是讓寶寶沒辦法從肢體動作或是從環境線索裡,去猜測其他人要自己做什麼。
例如:在桌上放蘋果跟湯匙,然後跟孩子說「請你拍拍手」或問「你的耳朵在哪裡」
並觀察孩子有無對應反應。
(2)寶寶會使用其他方式交流:
晚爆發的孩子,雖然沒有口語,但有溝通意圖,而且能夠使用其他方法表達,
例如:伸出雙手表示要抱抱、聽到「爸爸在哪裡?」時,眼神會飄向爸爸
拿著兩樣東西問他要哪個,可以用手指出、
罐子打不開,會引起大人注意,並把物品遞給大人請求協助
也就是雖然還不太會說,但能理解別人說了什麼,
也會用比手畫腳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具有溝通意圖。
因此,若孩子沒有對應的語言理解能力、社交互動技巧不足,
或是遲遲未出現其他的溝通方式,很有可能是不論等多久,都不會開嗓的雞唷(?
詳細圖文可以參考語言治療師的文章:
https://www.baegoedu.com/l/languagedelay/
2. 孩子還不會說話,送去幼兒園就好了?
有些同行很喜歡在父母問說孩子的語言發展有沒有問題時,
建議爸媽「再等等看」或是「送去幼兒園學說話」
我們先來看看讀幼兒園對語言發展的好處:
1. 新的溝通對象
2. 規律的作息
3. 可以重複練習的機會
4. 有能模仿的同儕
5. 較多語言輸入跟互動
6. 不同於家中的特定情境
所以送去幼兒園,孩子就會說話了?
幼兒園的環境對語言發展確實有正面的影響,但其實並非每個孩子都很適合,
且也不是所有送到幼兒園的孩子,都能因而順利跟上發展
若孩子的語言或社交能力,和入園所需具備的能力落差過大,
孩子可能無法理解老師的指令和課堂內容,也無法融入學校活動及與同儕相處,
並因為陌生環境的挫敗經驗感到焦慮,進而出現負面情緒、影響學習效果!
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和處理,不僅對促發口語無益,
反而可能讓孩子更排斥退縮唷!
詳細圖文可以看看這篇,裡面也有延伸說明入幼兒園的基礎能力有哪些
https://www.baegoedu.com/l/preschoollanguage/
另外,在此要呼籲大家不需要把求助專業或是去看語言治療想得很負面,
這就像是孩子定期檢查牙齒或是做視力健檢一樣,所有問題都是越早發現預後越好唷!
各位帶孩子早療的家長辛苦了,雖然看似前路漫漫,
朝對的方向前進,繞遠路也會到的,大家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