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出我認為的少子化原因
1
個人意識抬頭,經濟依賴互助減少,導致兩人相處需要相比傳統更多的智慧包容,導致進程
到結婚困難,進程到生育困難。
2
婆媳家庭問題衝突,新舊觀念衝突,養育問題衝突
3
居住問題無法妥善解決,買不起,那就租,只是台灣的租屋環境,普遍是房東想漲就漲,叫
你走就走,相比收入,租金價格合適位置多在5樓頂加。
這種承租環境背景,多少家長父母有勇氣生育小孩?
4
沒有自信養育小孩,因為目前自己感受過得不是滿意,這是很多層面的問題。
5.
資訊流通,容易比較,造成伴侶配偶相處更難,穩定相處生育這過程難度增加。
6
養育小孩相比以往投資價值減少很多,養兒防老?
我就不展開話題了。
眾多問題,
導致
生了不會養,
不節育不計畫生育的家庭組合,通常在養育也是弱勢,後續的結果加劇人們對於養育小孩的
恐懼心理。
比如擔心自己生出恐龍小孩
能生不想生,
通常就是社會中間一個月收入4萬5萬的受薪階層,對於自己目前未來生活普遍感到沒信心。
想生的生不出來,
打拼一陣子終於可以穩定生活了,但年紀大,無法遇到配偶,甚至無法自然生產。
以上問題
我認為最重要還是居住問題,
人分分合合很正常,
生活環境困難一點也很正常,
國家社會本來就很多階層
但在一個養育階段,最重要就是一個穩定的環境,如果無法對於居住安心,需要換工作,找
房子,如何還有心力去結婚,甚至生子?
光是處理生活的瑣碎事情,就已經耗費大量精神時間。
我建議是先給人民足夠合理的穩定居住背景
再同步其他的福利,讓這些配合的福利發揮最大效用。
不然這些小福利,看起來覆蓋很多,項目很多,但其實對於居住不穩定的人,效果有限,也
吸引不了多數人。
我最後強調,我講居住的部分,
不是說 買
不是說 買
不是說 買
我更多的是說,租屋保障。
一時間買不到房,沒問題,
讓租屋的人,也能放心居住,
在這基礎上,再加上各種生育小福利的引導,
我想就能稍微減少少子化的問題。
就這樣。
: 1. 政府的產假、陪產假、育嬰假法案形同虛設:
: 法律有規定,但多數人不太敢請好請滿到兩個月,因為錢的原因還是必須提早回去。
: 就算請滿兩個月,也太短了!
: 2. 托育、幼兒園環境
: 在雙北地區,很難找到有大片草地的幼兒園。保母與和幼教人員薪水普遍低落、沒有足夠
: 的臨托設施。
: 3. 多數社會大眾如果沒有孩子就對幼兒跟父母無法體諒
: 就如飛機事件、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而是側錄、公審媽媽、批評媽媽為什麼帶幼兒搭飛
: 機,評論一陣說小孩欠打。
: 捷運的電梯常常充斥跑過去搶的人而不禮讓娃娃車或是孕婦。
: 4. 環境汙染
: 空氣汙染嚴重,連大人的肺腺癌機率都升高,更何況對小孩的呼吸系統有影響。
: 5. 教育環境
: 雖然沒有中韓那般競爭,但技職教育選擇不夠多。小孩不但要唸書還要會才藝;不喜歡讀
: 書的小孩,選擇不多。
: 6. 父母普遍工時太長
: 台灣小孩普遍睡眠不足,因為父母工時較長,常常無法讓小孩九點前上床睡覺。
: 7.主要城市房價太高
: 居家活動空間太小、對年輕人來說負擔太高,很多人不敢生養小孩。
: 8.道路設計不佳
: 多數地方的無障礙空間設計很差:人行道不夠、騎樓滿是物品、機車。
----
Sent fr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