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著這個標題,慢慢想到由新手時期買入的四部公路車與背景
1. Fuji SPORTIF 2.3 2x8 claris 與 sora 混搭,C夾,入門的公路鋁車。
那時沒想那麼多,純粹就是外派時養成了騎車到處逛的習慣,回到台灣後想再買部車
來騎,本來想買美利達勇士系列,結果車行老闆說現在不流行登山車了,建議我直上
公路車。再完全還沒搞清楚的狀況下,就選了一部價格不會讓太座白眼的車子。
那時,家人(包含我)都問,為什麼公路車這麼貴?是的,那時定價一萬五的公路車
就讓我覺得非常貴了...
這部車騎三年,第一次參加的活動是KHS桃園辦的繞圈賽,第一次一日北高,宇老、
西濱兩百...很多活動都是在這部車上開始有經驗的。也在當時認識PTT的單車板,因
為查問題時google常常給的建議網頁都是PTT的單車板,透過ptt爬文,開始慢慢了解
單車的世界
對這部車的感想是,就是很可靠的入門車,很適合當入門車,後來換碳車時就賣出了。
2. Aster speeder 105變速,挖地瓜C夾,二手,碳纖公路車
SPORTIF 2.3 騎了三年多後,想升級了,也會想試試碳纖車,2015時看到的碳纖車價,
其實還不是很敢下手,畢竟有房貸、小朋友正會花錢的時候,所以決定上網找一部二
線品牌的二手車,就找到 Aster speeder(Aster好像停止營業了),全套105以上配備
看起來也可以,size也對,就買了。
不過這部車騎得不舒服,一直到我認識一位離家不遠Fuji車行老闆後,在他那裡保養、
買輪組,後來有天和他聊到為什麼騎起來不舒服,他突然把我的車架到練習台上,讓我
上去騎了一下,看完我的姿勢,幫我調整椅子的高度前後,換上一顆短一點點的龍頭...
騎乘感受大幅改善。
這時完全體會車行的重要了,也認為新車友入坑時找一個好車行,買一部適當的車,把
車調整好才是最重要的事,可以少花很多冤枉錢,也能騎得比較舒服。
第一次武嶺就是騎這部車上去的,弱弱的五小時多,也繼續參與各地的活動,認識台灣
著名的單車路線,也第一次參加TWB,正式完成一日北高。
收到太座送的車以後,在適當的時機售出了這部車。
3. Fuji SL LE 碳纖車架、全套挖地瓜,7.8kg
2017年生日前,太座問我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其實不缺什麼!所以一直沒搭腔。
太座很有誠意提了:你可以買一台你喜歡的公路車,她付錢...這個建議真是讓人難
以拒絕啊,就開始看車。
看了G牌、美利達、閃電牌...都沒有一眼就喜歡的,也到熟識的Fuji的車行那裡看看,
本來也沒看到想要的車,但回家瀏覽網路時注意到 Fuji SL LE這個型號,又跑回去
Fuji車行看,才注意到這部車,被老闆掛在後面牆上沒注意到。
一眼就對上了,就是它了。車價比預算低很多,而且是可以信賴的車行與老闆
塗裝、價格、配備都打中目標區...就是它了。
那時買車,正是碟剎公路車開始出來的時候,但選擇很少,還不成氣候,也不知道會不
會成氣候,加上遇見這部對眼的車,所以還是選了傳統C夾。
這部車,因為是太座送的,除非騎壞,不然應該是沒機會換車了。但這部車確實給我很
讚的騎乘感受,完全符合我的理想,後來也買了Mavic Ksyrium Elite UST輪組,主
因是原車輪組在三個月內斷了兩次鋼絲,所以想換可靠的輪組騎雙塔,選來選去,選了
承重120公斤的全地形鋁輪組,也使用了無內胎,那個騎乘感受一下子拉高了。
這樣的組合還不到80000,但確實完全符合我的需求的車子。
騎了快五年了,雖然還是C夾,最常跑的路線是北橫週邊,但完全不會想換碟剎車,
除了是太座的心意,另外這部車真的是很合我的調性,加上還沒遇上需要碟剎的環境,
可能也是我騎車比較溫和保守...
換到第三部車就找到合拍的車,合拍的車行,調整得好好的,搞到換車欲望都沒有了,
幸還是不幸呢???
4. Giant TCR ADV 3 Tiagra全套,C夾
沒想換車,怎麼又買一台?因為被外派了,那時還在大covid封鎖期,想了很久,最後沒
帶車子一起到駐地。太座也准我在駐地再買一台車,控制一下預算就好。
那時本來考慮捷安特鋁車+105+碟剎,TCR SL2 disc這部入門碟剎車,標價8000rmb,不
過實在不喜歡車把上凸出來的煞車油壺,其次還是覺得C夾車比較簡單順眼,所以選了
C夾碳車TCR ADV 3。這時智慧練習台也成熟流行了,就順便買選邁金T300,甚至後來還
上了功率計,在駐地保持著騎車健身的習慣,任務完成後健康返台。
TCR ADV 3真的是中規中矩的好車,現在回頭看入門車款,最推薦這一台,Tiagra很可
靠,碳車好騎,C夾簡單好維護,價格適中!
沒選碟剎版?那時看了很多討論,總結感受與這一集"舒說迷"的評論相近。
https://youtu.be/m0tmmynhPCg
很討厭下雨天騎車,所以出門騎車一定是挑好天氣,騎車前氣象預報會再三研究。除了
第一次自己騎一日北高時遇到的鳥天氣,最多只遇過西北雨,那些狀況用原來的C夾
也應對得好好的,碟剎標榜的惡劣氣候下的好處,沒有太強烈的感受,其次個性喜歡
簡練好維護的設計,所以最後一次買車,雖然可以選碟剎,但還是選了C夾。也可以講,
很確認自己喜歡什麼類型的車,在有限預算下做了平衡的選擇。
結束了外派,這部車與練習台也回來到台灣,主要架在練習台上,偶而也外騎。情感上
會覺得沒有騎出門好像對不起它。單車就是要在藍天底下馳騁,不是嗎?
拉拉雜雜寫了一堆,主要是看了前面的討論,想起了自己入坑買車換車的過程。
新手入坑,常會問:
一次封頂對不對?
先選一台入門車,確定喜歡騎再往上升級?
一定選碟煞?
C夾不能選了嗎?
還考慮輪組嗎?
哪些配件需要呢?
配件車衣什麼品牌比較好?選好穿?選好看?
預算要走到哪裡才是恰當呢?
...........................
這些問題對一個剛要入坑的車友,真的太難了,每一個人的經驗也很難複製給另一個人。
每次有車友要入坑問買車,就會推RCSTD03大大的置底文,R大這篇文章真的是提醒新進
車友:"因什麼動機騎車,再依動機做什麼樣的選擇"。其次,個人會覺得找有口碑的
店家對新手是重要的,店家對新進車友至少要能建議適當的車與裝備,把車調整到適合
車手騎,這會讓車手喜歡騎,沒事騎,週一就想著週末放假出門騎,年初就安排著今年
的挑戰賽與北高雙塔...
這樣一來,相信可以少很多摸索的冤枉路,也就少花錢,也拉進來更多愛騎車的車友。
騎著騎著,入門車友變成老鳥車友,對上面的問題就會有自己的體認了,再換車多半會
換到自己喜歡而且合適的車,到達人車一體的境界。
最後,單車實在是太讚的運動了,真遺憾沒早點認識這個運動,也遺憾太座還沒完
全入坑...
希望每個入坑的車友都繼續把坑挖大,挖得更舒服,也待得更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