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品名稱》Bell Race Star & Sena 50s
官方照片
https://i.imgur.com/bI5X4qi.png
帽體規格
https://i.imgur.com/5CN29uO.png
外觀
https://i.imgur.com/vNLSt9U.jpg
https://i.imgur.com/Gqq1KGL.jpg
https://i.imgur.com/pebHxYz.jpg
https://i.imgur.com/bIrvavr.jpg
https://i.imgur.com/OtCeXV1.jpg
https://i.imgur.com/AKuOhZV.jpg
https://i.imgur.com/s66rChs.jpg
額頭 logo
https://i.imgur.com/pryGqgV.jpg
https://i.imgur.com/vRBZWTu.jpg
帽子線條一路拉到鴨尾
https://i.imgur.com/mERKPQc.jpg
https://i.imgur.com/0ByDubZ.jpg
左右碳纖維跟 BELL 字樣
https://i.imgur.com/mF31pjd.jpg
https://i.imgur.com/VE3zHyO.jpg
https://i.imgur.com/w6OHhT0.jpg
https://i.imgur.com/zGng9Ay.jpg
鴨尾左側的型號
https://i.imgur.com/LsHxi0b.jpg
最後端,DOT 與 SENLL 字樣
https://i.imgur.com/AfqQf3j.jpg
進排氣口的部分,都是無段落的撥桿設計。
額頭進氣口
https://i.imgur.com/NjlQ8a7.jpg
https://i.imgur.com/OJixcCW.jpg
頭頂前方進氣口
https://i.imgur.com/zAHJFnk.jpg
https://i.imgur.com/vBYEQyb.jpg
頭頂後方排氣口
https://i.imgur.com/5WDQvia.jpg
https://i.imgur.com/fGWyTUo.jpg
下巴進氣口
https://i.imgur.com/DbjQiZv.jpg
https://i.imgur.com/Tnkq3EQ.jpg
下巴內部還有個矽膠塞,
可以選擇塞著讓下巴進氣往鏡片吹,或是抽起直接吹往嘴巴。
https://i.imgur.com/I9G2hiN.jpg
正面有個小鼻罩,然後兩頰 EPS 上有 BELL logo
https://i.imgur.com/bBSYG0Z.jpg
帽口,可以看到,兩頰是有做緊急快拆設計的,
但覺得 BELL 設計的拉取點位置太裡面了,有點微妙。
然後跟 Star 一樣是有頸圈的設計。
https://i.imgur.com/HciFPaq.jpg
下巴罩,整體性真的很棒
https://i.imgur.com/jJ51bco.jpg
https://i.imgur.com/WV3KKvb.jpg
https://i.imgur.com/Qr7jfX3.jpg
https://i.imgur.com/5BeGhJP.jpg
https://i.imgur.com/LLTzLTi.jpg
扣具則是賽事帽唯一選擇的雙 D 扣,尾端是磁吸設計。
D 環上有 BELL 的創立時間,1954 年。
https://i.imgur.com/Z14PEuC.jpg
https://i.imgur.com/fmENhMl.jpg
https://i.imgur.com/q23XsRQ.jpg
頭頂內襯
https://i.imgur.com/Uzrp9kv.jpg
https://i.imgur.com/J74Ipef.jpg
https://i.imgur.com/qON1PDK.jpg
正上方還有多一塊,看起來是可視使用者頭型決定是否要拿掉。
https://i.imgur.com/ACcxMdU.jpg
拆下後露出緩衝層, Bell Race Star 是採用 Flex 緩衝技術。
所以是有三層的,分別為 EPO、EPP、EPS 對應不同速度的衝擊。
https://i.imgur.com/t7jjm4O.png
最裡面黑色部分為 EPO ,中間紅色為 EPP,最外層則是 EPS。
https://i.imgur.com/I7ya2c4.jpg
這頂的氣道以歐美帽廠來講,蠻淺的。
https://i.imgur.com/CIKC4uJ.jpg
SNELL 貼紙也貼在這邊
https://i.imgur.com/bCzjCwu.jpg
兩頰的部分,三個點對應的是磁吸的頰襯。
這頂是較早期的版本,沒有預留耳機孔,後期版本就修正為有預留了。
https://i.imgur.com/adDBezs.jpg
頰襯
https://i.imgur.com/bYKAHpX.jpg
不過運氣不錯,
剛好頰襯裝完後有個凹槽處可以塞耳機,還很一敗。 ( 此耳機為 SENA 10C PRO )
https://i.imgur.com/uTwvTLa.jpg
https://i.imgur.com/JzzODcH.jpg
https://i.imgur.com/JPGCfIg.jpg
頤帶為可拆式
https://i.imgur.com/ZMFqqbM.jpg
頸圈
https://i.imgur.com/wQ4YI08.jpg
內襯一覽
https://i.imgur.com/z8PwUTj.jpg
順帶一提,RACE STAR 與 PRO STAR 除了束口袋型的帽袋外,還都有附贈手提帽袋。
https://i.imgur.com/L8Ai28t.jpg
最後快速開箱一下 SENA 50S
外盒
https://i.imgur.com/tTKppO6.jpg
https://i.imgur.com/K8d61mt.jpg
https://i.imgur.com/hbhJ0tG.jpg
https://i.imgur.com/fM2Yxjn.jpg
開箱
https://i.imgur.com/SMxCwOe.jpg
所有配件
https://i.imgur.com/gnrTvep.jpg
主機天線打開長這樣,但平常其實不會開就是。
https://i.imgur.com/YUK2BqZ.jpg
主機金屬接點
https://i.imgur.com/9ML0aQO.jpg
充電孔也改用 TYPE C 了
https://i.imgur.com/UhprABS.jpg
底座我是用夾式的,一樣有金屬接點,主機直接扣上即可。
https://i.imgur.com/L0xpNVl.jpg
主機扣上後要釋放主機的話,按壓旁邊銀色那顆紐就可以抽起。
https://i.imgur.com/ZZIljEW.jpg
底座下方有個溝通按鈕,使用後會直接切斷耳機所有訊號。
但很可惜不像以前玩耳機時,有些藍芽耳機按下去會用麥克風收音。
雖然 50S 機體上也沒麥克風可以收音就是。
https://i.imgur.com/rbUH0Xu.jpg
底座內側是直接連接耳機與麥克風,要更換麥克風要拿六角板手拆螺絲才能更換。
https://i.imgur.com/zToB6vX.jpg
裝上後,長這樣,原本想往後把 BELL LOGO 直接蓋掉,但頸圈卡點在那就作罷了。
https://i.imgur.com/rV0NM60.jpg
https://i.imgur.com/UzzBaFo.jpg
實際配戴,未裝 50S 前
https://i.imgur.com/7uUQZl6.jpg
裝了 50S 後
https://i.imgur.com/LQUe9ve.jpg
https://i.imgur.com/a6q7PD5.jpg
https://i.imgur.com/HGlrNFc.jpg
《體驗感想》
先來講帽子的部分,整體來說, Race Star 優於 Star 有感的地方。
1. 通風,不知道為什麼,明明額頭與頭頂進氣口根本一樣,但通風明顯強很多。
2. 下巴進氣口的手感,Star 是大滑塊,Race Star 則是撥桿,但撥桿手感很好也明確
。
3. 內襯材質,Race Star 的內襯材質超舒服... 雖然平常戴頭套的話感受度差別不大。
4. 頰襯磁吸,很潮、很好拆。
5. FLEX 緩衝技術,這是當時 BELL 自家研發的最頂級技術。
( 但目前在 Moto-10 有名叫 Spherical 的新技術就是 )
6. 不知道為什麼,Race Star 的鏡片扣很順手,Star 的話扣沒問題,但開要很大力。
再來講講 SENA 50S ,
會入手的原因,就... 想試試旗艦款加上配色很符合這頂帽子。
實際功能確實多到爆,但周圍沒人用 SENA 就廢一半了 QQ
改用 TPYE C 讓線可以少帶一條。
而底座跟機身的金屬接點的設計確實很棒,不用接線也減少線折到的機會對懶人而言是
加分的。
原本還有考慮 Sena 50R 和 Cardo Packtalk,
但前者主機不可拆的設計覺得不方便,雖厚度因此薄了一點,但最終還是放棄這選項。
後者則是因為當下沒看到特別甜的價格,最後就選擇 SENA 50S 了。
--
一個肥宅鍵盤騎士的個版,
主要記錄關於部品的所知所聞,偶爾記錄點生活雜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yboaRi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