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扭力板手校驗送去校驗都校驗超久的耶 這段時間都不能用」
「你不是有買兩支?」
「兩支都要校驗阿」
「阿你不會分開校驗 等一支回來再送另一支喔?」
「感覺電子式的比較專業耶」
「你只是想花錢吧= =」
------------------
錢錢不會不見 只會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https://i.imgur.com/XRBnIjr.jpg
JTC 1463 電子式扭力板手
非常廣的適用範圍 6.8Nm~135Nm
https://i.imgur.com/vNphzAo.jpg
稍微正常點的扭力板手都會附的校驗證明書(那種賣場399的扭力板手就算了)
機械式與電子式的最大差異就是電子式的可以擁有更高的精度
但機械式也不是沒有優點
機械式有跳脫設計 超過扭力就跳開 一定不會超過
電子式的就很吃手感
像我這種手殘黨的 每次震動警告 拿下來看 都是超過0.2Nm左右
https://i.imgur.com/jCnGi46.jpg
不同於以往使用的彈簧式扭力板手
JTC廠商特地打電話告知 說此產品永久不需要校驗
在每次開機時會自動校正歸零
所以開機時顯示0000的時候不可以施加壓力 否則扭力會出錯
另外廠商特別提醒 千萬不可以用於超過135Nm牛頓米的場合
若超過到148Nm會進入鎖機
鎖機就一定要送回廠解鎖 重新校驗
費用大概一千多= =
----------------------------------
https://i.imgur.com/eqc9opn.jpg
功能上蠻齊全的
C就是開關鍵 開機狀態下 每按一次就會重新歸零校正一次
長按就關機 2分鐘沒使用也會關機
U/S是單位切換 有Nm Kg.cm lb-in lb-ft 四種
另一個更貴的版本多了一個角度顯示 但我沒加購這功能
M是記憶功能 有30組常用記憶
機車常用就M6 M8 M10 M12 M18 之類的 就能記憶起來
因為每個廠家的扭力規範都不太一樣 實務上比較沒辦法邊看手冊邊鎖扭力
我個人以前學鎖扭力是用螺絲尺寸下去背 基本都八九不離十
除非一些特殊的螺絲 或特殊材質面 或特殊零件部位
像之前碰過某牌改裝的特殊前輪軸心M12 卻只能鎖25Nm 之類
旁邊有力量%數顯示 沒甚麼屁用
就假設你設定50Nm 那你轉到25Nm的時候 就會顯示50%
我不知道這要幹小
「接下來 我就用50%的力量對付你吧」
我不知道
然後有個貼心的電量提示
電子式的扭力板手最怕就是扭力鎖一半 突然沒電 裱爆你
這款低電量會閃爍提醒 螢幕會顯示 但鎖住不給你用
最後是有個F/K模式
Fxxk?
這功能是追隨力道模式/保持最高力道模式
追隨模式就是 假設我現在扭到25Nm 他就顯示25Nm
我放鬆一點到20Nm 他就顯示20Nm
保持模式就是 我扭到25Nm 它顯示25Nm
我放鬆到20Nm 他會在25Nm閃爍
基本上我是常駐在保持模式
每次都扭過頭= =
我總要看一下我剛剛扭過頭多少 如果超過太多 再來決定是要放鬆重鎖還是怎樣
不然引擎組裝上
水冷的比起空冷又更吃扭力均勻 不然超容易衝墊片
但我個人覺得衝墊片的原因也是挺多的
1.扭力不均勻 這是技師的鍋
2.過高的壓縮比設定 這是技師的鍋
3.天柱強度不足 這Y牌特別容易出現 這山葉的鍋
4.就真的墊片品質差 這是命
使用上 覺得最不方便的部分還是習慣問題
機械式扭力板手跳脫機制真的太懶人包 咖一聲就不用擔心
除非是那種太便宜的扭力板手 除了精度不佳外 手感也很差勁
常常跳脫了 使用者還是不知道 繼續催 就爆了
電子式的
90%力量的時候會震動 還會有音響
100%時會有連續音響與連續震動
雖然這款震動回饋不錯 但還是很容易聽到音響就來不及了
「幹 又超過= =」
之類
--------
要我重新選的話 我應該會選一支手感好一點的機械式扭力板手(笑
寧可勤勞校驗ㄏㄏ
不然就是乖乖練手感 克服目前的不習慣
總之
既買之 則用之
以前用過其他手感一級棒的扭力板手
STAHLWILLE 檔片式扭力板手
跳脫機制幅度夠大 手感非常明確 不需要像彈簧式的扭力板手使用完畢要歸零
用過手感最棒的扭力板手之一
Snap-on電子式扭力板手
我個人使用上還是會有一些力道上的問題
但Snap-on扭力到點的震動回饋很舒服 有種按摩棒的錯覺ㄏㄏ
價格也是頂的 沒有五萬帶不回家
金統立個人覺得普普
勘用 但扭力調整用轉的 個人就覺得很阿雜
刻度很近 眼睛容易脫窗 調錯扭力之類
我基本上一定選有視窗的扭力板手
大概就這樣
以上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