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真的她們把節目效果奉為圭臬當守則
: 諷刺的是小S私下對先生婆家都是傳統那一套
: 她也說過很怕老公,不敢惹他生氣
: 對她熟悉的粉絲應該要知道,沒去了解很危險
: 分不清綜藝和現實下場便是三十幾歲近半未婚
: 跟嚮往韓劇天降高富帥、中戲霸道總裁愛上你
: 台偶轉角撞到愛一樣可悲,就像Dcard幻想文
: 缺乏智慧判斷力、難搞又固執不改,冥頑不靈
: 被天擇淘汰掉是必然結果,嗚呼哀哉!
71年的老人用記憶聊一下,可能會有印象錯誤的地方請見諒
民國幾年出生代表幾年級也差不多是現在七年級生在10幾歲
也就是民國80幾年(90年代)那附近開始有的說法
那時候與之前世代的最大差別在於網路成為媒體
這說法與現在的網路媒體概念不同
在90年代那時的網路,還只是處於[接收資訊]的階段
也就是說跟電視廣播一樣
網路上有誰提供甚麼資訊,受眾就只能接受
並沒有[討論]的平台,即使有也沒有現在熱絡
是直到臉書在2004年成立後再過1~2年才在亞洲地區流行
可以互動討論的網路時代
更別提劃時代的智慧手機問世
所以在此之前,網路世界還是有資訊交流的侷限性
我只能被餵,而無法去思考接受的資訊是否合理或說現實等
說道這,可能有人會反駁
MSN、即時通或是PTT等,也可以互相討論啊
但是這討論用現代的說法就是無數多的舒適圈
透過這些平台,你可以認識的人還是基於自己周邊的世界
討論的內容差不多,價值觀也差不多
反而更加重彼此思辨上的侷限性
好簡單整理一下
那時候的人,別說台女,只要是在台灣的10幾歲年輕人(七年級生)
能接受的資訊仍然受限於當時[主流]的流行時尚
只是媒介平台從傳統報章雜誌電視廣告外
多了一個更容易接收資訊的網路
而且只能接受,再加上最多只能與價值觀相近的同儕討論
這樣會有甚麼結果!?
舒適圈變大了,更牢不可破
而那時候(1990~2000時代)的主流又是甚麼
在其他地方我不知道
但我印象中是以康熙為首開始的一系列談話性節目
在此之前綜藝節目仍為唱歌跳舞
可是康熙問世後,就開始朝向[人]的私生活
女星的、男星的、大嫂團、貴婦團、名媛等
美其言重視每個人的自主差異,說穿了就是出賣自己的私生活
一開始還好,有個準繩在,不會太誇張
可是後來就開始可以討論約泡、3P等(雖然有道德問題但我喜歡)
而要圓這些以當時社會氛圍還算傷風敗俗的議題
開始有人以[做自己]開始渲染這些概念
只要[做自己]甚麼都可以
好啦,這幾乎就是把捆龍鎖解除,任何以當時價值觀而言有點爭議的行為
就可以說這是[做自己]
同時在這社會氛圍下我認為有兩件事的存在更加深這種[做自己]的嚴重性
1. 林志玲改變了模特兒生態圈
2. 澳洲的打工遊學政策的開放(剛好也是2004年)
在林爆紅前,藝人就是藝人,模特兒不被視為藝人明星
沒有網紅、通告藝人、宅男女神之類的[職業別]
無名小站上一堆女神正妹就只是正妹
沒有演藝活動的話就是個有名的漂亮女生而已
但是林志玲的爆紅開始讓人注意,原來有的不是藝人的,但是也是靠美貌為職業的職業
也是林志玲把藝人與模特兒的界線打碎
後來的網紅正妹大有點是這樣演變而來
這現象讓不少女生開始了解,不一定要跟其他有容貌也有[才藝]的女生競爭
也可以受到鎂光燈的洗禮
如果前面屬於皮相的[做自己],那澳洲就算是內在的[做自己]了
2004之後的澳洲遊學打工度假幾乎是另一種自我加分的平台
在此之前台灣人說到[出國]、[留學]、[遊學]等
那都是屬於有錢人的事
你家要有錢你才有機會
可是打工度假則打開這隔閡,你可以在那邊一邊工作一邊旅遊,好棒呦
一開始去的人可能真的是為了體驗人生或賺錢或學英文
可是後來泛濫成去那邊沾的醬油就回國吧
有累積到錢還好,但是多的是英文沒學好,卻學了一堆高加索帥哥的審美觀
回台灣後甚麼都沒有,這話題很多這裡不多聊
所以整理上面的說法,並不是小S的節目怎樣
而是那個時代就是如此
康熙之類的節目是那時代下的精神鴉片,讓人成癮
1. 只能接受資訊,還不太能反思討論
2. 只能與價值觀相近的人反覆討論
3. 藝人的界線被打破,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
4. 出國原本是很奢侈的活動,結果變成菜市場買菜的一樣簡單
一個人主要的價值觀建構年紀10~20歲被上面這情況影響
那當30過後定型了,就難改了
與前陣子越南婚姻的事件為例
七年級的男生在20幾歲時,除了新鮮的肝之外,無法提供給同齡女性她們要的美好
而這些美好來自康熙啦、女人我最大啦、女王等那時候的KOL做的定義
我說你違憲就違憲,而你不能反質詢我
等大家都過30後,新鮮的肝開始需要保養了,大家都有壓力無法提供情緒價值了
那我一樣要[做自己],為何要委屈我跟男的一起吃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