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什麼好訝異的。台灣至今仍有嚴重的重男輕女出生率,這是顯著事實。
一、 從20年前起,台灣就是全球數一數二出生率重男輕女的國家
衛生福利部101年的公告新聞。雖然時間已久,但有段內文很有意思。
https://reurl.cc/Re10Qg
節錄>>
依美國中央情報局(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網站公布之各國出生性別比來作國際排序,臺灣的排名由92年高居全球第三名,在100年已下降至第十二名!
也就是說,至少在這20年,台灣新生兒性別比的重男輕女程度一直獨步全球。最高紀錄是全球倒數第3名! (贏過98%以上國家)。努力了8年,進步到全球倒數第12名。可喜可賀..?
世界有幾個國家? 大約200個國家。
再看這個
https://reurl.cc/Re10Qx
節錄>>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於2019年發表了一篇文章,估計全球2017年(民國106年)只有12個國家有顯著的性別不平衡,台灣是其中一個,性別比例為1.08。其它榜上有名的「東亞鄰居」包括中國是1.14,為全球最高、香港1.08,南韓則為1.07。其他國家包含印度、越南、突尼西亞,以及一些中亞國家。
又再努力幾年,到民國106年了,台灣還在全球倒數12名內。相當堅挺。
二、衛福部總結這20年來性別比,就像打通膨一樣壓不下的高檔震盪
https://reurl.cc/7dorn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9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針對93年到109年的性別比來個統整敘述,挺多數字的,懶得看的人,可直接跳下段總結。
節錄>>
歷年活產新生兒性比例至103年止呈階段式下降趨勢。相較於93年之活產新生兒性比例110.76,94-97年介於109.12-109.77間,有微幅下降的現象;而98-99年則介於108.50-108.95間,較94-97年微幅下降;100-102 年則介於 107.38-107.87間,雖較98-99年下降,惟性比例仍在107以上。而103年之活產新生兒性比例為106.93,為近年新生兒性比 例首次低於107。然104年上升至 108.35,105-106年之活產新生兒性 比例則介於107.63-107.64間。107年再降至 106.90,為103年後新生兒性比例再次低於107。108年之活產新生兒性比例上升至107.73,109年再上升至107.98。
總結>>
大體就是,93年的性別比110,94-97年降一點到109,98-99年再降到108,100-102年再降到107,103年降到106,超難得的! 但已經降不下去了反彈復發,104年升回108。再之後幾年,就像通膨打不下來一樣高檔震盪。
最近幾年是這樣。
「109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性比例107.99
「110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性比例107.07
「111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 性比例107.59
就一樣,到現在都沒有好啊。
三、台灣至今仍重男輕女的出生率,承認就好
不要這種高血壓數字看了二十年,就自己給它合理化了。說什麼「一般人類正常性別比是105,大概台灣基因特異高一點吧」。怎麼? 台灣產變種人?
數字如此,生物定律如此,就承認就好啦。承認台灣很多地方仍然是重男輕女。
我等活在溫室的小民,怎知道「可操作的世界」是長什麼樣子的。誰知道你要有怎樣的門路管道或錢錢才可以篩選試管、早期墮胎,或那些人到底是用什麼方式順心如意的。
我只知道社會太複雜,我等平民不懂。但我懂數學和生物,不要去硬凹統計與生物學。事實就是如此。
四、想起幾句老生常談
我想到的是,大家一直說台灣有錢人很多。
能選生男胎的家庭通常會有點管道、有點資源。另外,通常家有皇位要繼承的,才更講究需要男丁來守護。
你我這等身無恆產光屁股出生的平民,一個弄不好,可能會成為「多一根苦一生」的魯男抗議者。但這在資產家庭,情況是完全相反的。我就聽過親戚長輩爭產時,男丁和自己姊妹放話「誰讓妳沒有那一根」。(客語我不會,就是語意如此)
那個大男丁長輩,他的兒子有四個,現在就有三個大齡沒女友。
想想就很想笑。這一根那一根的,放在這家就是好根,放在那家就是魯根。你會不會被你爸媽當寶根,但你憤恨自己被社會虧待了是魯根。我們的文化啊。
五、說完男人說女人
我也是小民出生,家無恆產,家裡都是女兒,我從來沒有被父母用重男輕女的觀念糟蹋過。但我看過親戚爭產重男輕女的嘴臉,我也間接受害,知道那是怎樣噁心的想法與體制,所以我對傳統是嘲諷多過理解的。其實行文應該看得出來。
故以女性角度,如果你像我,原本出生就享受過平等尊重待遇,那你要繼續待在「多一根苦一生」但你沒差的城市生活型態中,還是加入「誰讓妳沒有那一根」的傳統婚姻生活中去重新爭取地位?
所以很多已經被出生(沒有被選掉)的女性,她選擇她被原生家庭優待的現狀,不願意加入傳統的(很可能參與選胎)家庭中,以「媳婦」的角色重新從底層爬起來。
當然也有很多女性加入傳統家庭,為了不衝突故融入成為一員,也壯大延續了這個體制,從而取得她自己往後穩定生活。
這就是台灣的現狀。
女方怎麼選擇,當然先生也會是關鍵點。是出去住還是住婆家,是自己說了算還是我媽說我爸說,生孩子有沒有長輩壓力,有沒有太美味的千萬資產等金孫繼承…。
我的話,最終也是選擇了同樣靠白手存錢的伴侶,不住婆家,我們也都是長輩管不到的性子,家裡也都沒有金山可以繼承。所以我維持了和原生家庭差不多的良好的地位,這樣我就願意走入婚姻。
也有我這樣解決的。
但我掙扎到現在才就定位,已經錯過生孩子的最好年齡,同時我們也沒那麼多資產作為無畏的後援。
所以大概也像一些版友說的,順應傳統與大潮流的那些女人,她沒什麼掙扎對抗,所以生子的時間早、可能性大,於是孩子的性別也很有可能繼承傳統。就是這樣吧。
六、台灣人其實蠻自我感覺良好的
很多人不知道、甚至數據擺出來了還不相信台灣至今年的新生兒出生比例都還是重男輕女的。這讓我想到一些類似現象。
很多長輩自以為對外籍勞工很友善,但其實充滿歧視,從飲食、宗教到語言,完全不尊重對方。還有很多人對外國人很友善,但其實無意識的歧視,他們都不會注意到。
我覺得台灣人其實對自己的友善程度高估了,我們很多國民鄉愿起來,那是無法無天還不覺得自己哪裡有錯的。
至少在男女版,正視台灣今年的出生率都還在重男輕女,這蠻好的。總不要活在高等教育同溫層裡、「台灣人好友善」假象裡,以為我們社會已經文明平權了。
其實真是差遠了。友善和文明,還有差距的吧。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XQ-CT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