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這篇純粹是抒發心情跟想法,
歡迎討論,但如果要戰文就不必了
我沒有針對誰
====
前幾個月去了一趟東南亞觀察,
認識了幾個當地女性,閒聊之後的感想。
這些女生可能是在18到25之間,
從鄉下來首都工作,
他們自己的出生家庭已經很窮了,
父母生8到10個小孩,
鄉下沒什麼賺錢的機會,也沒有能力讓他們受教育,
所以高中畢業之後就來首都找工作,
希望能有好收入。
但是,要做白領工作至少都要大學學歷。
鄉下女孩嘗試的打工,
頂多就是超商結帳,或者是餐廳服務生,讓她覺得又苦又累錢又少。
在朋友的介紹之下,做了KTV陪唱服務生。
這工作,可以漂亮化妝,只要坐著陪客人聊天喝喝飲料,就有薪水可以拿,看起來是輕鬆
多了。
但女孩做了半年多之後才發現,
第一作息顛倒,都要早上4點才下班。
第二要一直沒吃飯喝酒,很傷身體。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薪水常常會被扣掉一些雜費,
最後拿到手的錢很少,僅僅吃飯就快用完了,還要寄錢回鄉下,根本入不敷出。
再這樣怎麼撐下去呢?
這女孩面前剩下的只有幾種選擇?
第一回鄉下,開個雜貨店賣椰子糖之類的。
第二,期望在工作中遇到男人願意養她,撈她上岸。
第三,向生活妥協降級去勾勾吧,
那是一個純粹性交易的地方,
但是月收入馬上可以五六倍。
年輕又缺乏知識的她,在首都徬徨無助,下一步該怎麼走呢?
$$$$
我們從上帝視角來看,
其實也許20年前或30年前的台灣,
也走過這一段路。
所以為什麼政府要推展教育,
我能理解,
因為女性才能有足夠的能力去賺取收入養活自己,
因為不管上面哪一條路,
最終都是要依附一個經濟能力強大的男人來拯救他。
我也能夠理解女權運動的興起,
是因為女性曾經有過一段黑暗期,
在他們看來,
不論是賣身或婚姻都一樣慘,
差別只在於一個是短期賣,一個是長期賣。
但是等到國家脫離那個貧困期之後,
女權似乎又發展的矯枉過正。
女性能夠自己賺取當然很好,
但又陷入另外一種偏差。
女人還是期待經濟強大的男人拯救他,
讓她脫離無聊的上班生活,
讓她可以沒有成本的享受吃喝玩樂的高品質人生,
或者是在情緒上無限制的包容她。
尋找一個李蓮英式的男人。
但這就讓我很訝異,
我們模擬成一個小家庭夫妻,
窮的時候大家一起努力奮鬥有共同目標,
變有錢之後,不是應該大家一起快樂,一起規劃怎麼讓生活更好,
反而是爭吵不斷呢?
就好像有錢人的後代,
常常陷入爭產,互相殘殺....
還是我看到的悲慘只是少數,
大多數富裕伴侶還是能夠和睦共處呢?
這讓我真的很疑惑,
我想了想這中間的差別可能在於,
當事人的智慧吧?
一個人的財富或能力如果提升了,
但他的格局見識跟智慧,還停留在窮人的時期,那肯定會不快樂的繼續跟別人爭奪利益,
而不是一起把餅做大。
回到開頭我為什麼說這是現代女性的兩難呢?
貧困的時候,沒有選擇固然不好,
但脫貧了之後,還是停留在貪婪的索取心態,這也不好。
難道就不能有中庸一點的平衡發展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