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沒錯
買雙B甚至名牌包
本來就只是買來滿足自己的情緒價值
結果一堆人在那用計算機算CP值跟負資產
就跟住台北不用買車87%像
完全不考慮下大雨,撐傘走去坐大眾運輸
跟直接坐電梯到地下室開車
帶來的情緒價值差異性
每個人追求的東西跟情緒價值都不同
那種億來億去開Toyota的
就單純車不是滿足他情緒價值的事物
我在平價品牌跟豪華品牌各待五年左右
還真的沒看過錢越賺越多的
是車越開越爛的
開平價品牌來換豪華品牌的倒是很多
但錢賺到億來億去的
如果原本就是開豪華品牌
還真的沒看過跑來換平價品牌的
只看過幫讀大學的小孩買的
怎麼感覺PTT跟我現實工作實務上
感受到的完全不同
就像偶爾會有一種文章
說自己去看Mazda、Honda、Toyota、Ford這種平價品牌
騎機車或是開報廢車沒人理
回家改開雙B,業務衝出來迎接
我心裡想見鬼了
在實務上遇到會買平價車的
不就是本來就開平價車、機車族首購汽車、舊車要報廢
如果真的看到雙B才迎接早就餓死了
一年根本遇不到五次
: 台灣雙B掛牌,一年有佔到8.8% (新車+外匯)
: 加上還在路上開的,對於某些城市來說,10台就有1台開雙B
: 住在雙北的或者是六都的,市中心到處都是雙B很常見,都快要不稀奇了
: 雙B其實是很不錯的車子啊,豪華感,夜店感,BMW還有操控感,買得起的話都很值得買
: 你去看各國電影,影集,或者是問國外同事,大家都會覺得雙B是好車
: 我去德國的雙B總部,也是一堆車迷朝聖
: 即使有品牌更可靠,有品牌更奢華,有品牌更保值
: 雙B兩個品牌是公認的好車,無庸置疑
: 台灣進口車真的是蠻貴的,我覺得現在雙B都漲了不少
: 這問題如果是四五年前來問,兩百出頭萬都可以買到BMW 5系列了
: 現在大概只能買3系列入門款,漲滿多的
: 只是要買主力房車,大概200-250就可以買到不錯的雙B主力房車休旅車
: 從機會成本來看
: 假設你投資七年可以翻倍(每年成長10%)
: 250萬本金就是漲到500萬
: 你不覺得這增加的250萬對你有差的時候
: 就是可以買車的時候啦
: 這邊還要考慮,你繼續存錢,老了再來開也沒這麼帥了
: 如果你現在還年輕,35歲存到1000萬,那七年250萬對你就差蠻多的
: 42歲開個雙B也還可以,那你就可以晚一點開
: 如果你現在40了,存到3000-4000萬,那250萬就算翻倍,好像也沒差,
: 如果繼續存,47歲才開雙B,
: 可能自己大半輩子都過了,帳戶裡多了250萬可以幹嘛?
: 250萬對於每個人來說,財富位階不一樣,意義也不一樣
: 對於有些人還年輕,250萬根本要存好幾年,他無法想像把這錢拿去買車的樣子
: 對於有些人,都三十後半了,錢賺夠了,多賺250萬也不會對生活發生什麼改變
: 想買的東西都買完了,買台雙B感受一下到底好在哪裡,也不是什麼問題
: 像我自己是開BMW 420i,以前完全無法想像為什麼有人可以持有兩台或者是好幾台車
: 養車不是很貴嗎?
: 今年雖然我股票沒賺多少,還微輸大盤,但是突然覺得年紀三字頭尾聲,
: 應該做些什麼紀念,我就去訂了Benz敞篷車
: 就是年紀到了,心態變了
: 年輕的時候在意實用性,年紀大改成在意我還開不開的到
: 一輩子開BMW,也想換換Benz
: 做這個決定前,每天都在想必不必要,保不保值,人體空氣清淨機什麼的
: 後來轉念一想,
: 每天都在想必要,那其實每天吃便當就好了
: 人生會有記憶的,就是那些不太有必要,但自己好想要的東西
: 這叫做記憶紅利,越早達成夢想,那些美好的記憶也會生利息,越來越爽
: 追求這些比起賬戶幾千萬重要多了
: 而等到你看懂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是可以買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