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7315/8629794
影/科技執法讓「錢包破洞」?交通罰鍰收入創新高 罰單申訴暴增149倍
2025-03-25 09:10 聯合報/ 記者
陳煜彬、何柔嫺/台北即時報導
「前方為科技執法路段,請小心駕駛。」您發現了嗎?行駛在道路上,測速照相警示軟體
通知變得更多更頻繁了?全台各地持續新增科技執法設備,政府交通罰鍰收入成長創新高
,全台罰單數量火力全開飆升當中。
科技執法持續擴大設置 罰單申訴件成長高達149倍
台北科技執法從108年正式上路,根據台北市交通大隊統計,罰單申訴件數從25件逐年增
長來到至今3,730件,成長高達149倍!科技執法執行,仰賴AI系統進行初步篩選,當系統
偵測到違規行為後,透過系統自動拍照截圖後,仍需仰賴人工進行二次審核過濾;然而,
當案件數量龐大時,仍可能發生疏漏,導致部分民眾接獲錯誤罰單。
遭開罰民眾怨聲載道提出質疑,濫開的烏龍罰單是否有績效檢討制度?民眾的錢包誰來把
關,科技執法是否成了罰單業績一把抓,「先開單,後申訴」?網友抱怨事隔多日,無預
期收到罰單後,對於開罰事由感到一頭霧水,「原來那天我禮讓救護車被開罰?」「牽著
無法發動的機車去維修,等32秒紅綠燈走斑馬線過馬路也被罰......」
申訴過程耗時耗力,民眾須想方設法為自己跑流程,蒐證舉證自清,有時選擇「花錢消災
」。科技執法告發最長可以拖到2個月之久,一般行車記錄器,1個多月後即可能系統自動
資料清理,被舉發用路人難舉證;也有許多民眾遭多次開罰後,依然無法確實理解違規事
由,只能迴避相關路段以避免受罰;身為科技執法開罰常客的民眾楊先生表示,「聽說現
在整個桃園市都是科技執法!嚇死人了就不要去,或是抄小路去它拍不到的地方啊。」
根據台北市交通大隊與新聞統計,主要分為以下六大申訴理由:禮讓救護車、迴避事故車
或障礙物、車輛發生事故與故障、執行公務車輛、設備數據異常誤判、行人停留中央分隔
島,駕駛遭系統誤判未禮讓。
盼申訴流程整合與透明化 保障民眾權益
北市交通警察大隊中隊長謝睿騰表示,科技執法設備是採AI應用技術,系統整合違規車輛
自動偵測、車牌辨識及後端作業管理平台等,架設點均配置全景智慧事件分析攝影機、車
牌辨識攝影機,全天候自動蒐證違規行為,保障用路人安全,還可撙節警力。警方強調,
科技執法目的不在取締,而是希望嚇阻違規行為,減少肇事風險和人命傷亡。
對於收到違規罰單的民眾,申訴機制成為關鍵的救濟途徑。根據警方表示,以往的申訴流
程主要透過書面來回往返,如今已簡化為先行電話通知,若經審核確認為錯誤舉發,將主
動撤銷罰單。但是,申訴的過程中,民眾仍需提出合理證據,例如行車記錄器畫面、醫療
證明或其他相關文件,來佐證自身的情況。例如,若民眾因聽到救護車鳴笛而違規行駛,
則可調閱當時的監視錄影畫面進行比對。警方強調,錄影功能的引入,正是為了提高舉發
準確性,避免單憑靜態照片導致誤罰。
道路路況難掌握 民眾更討厭交通法規「未充分宣導」更迭頻繁
科技執法是交通執法新趨勢,自108年執行以來,警方認為依數據資料顯示,科技執法幫
助違規件數減少、車流趨於穩定及事故件數下降,但民眾無所適從地表示,舉發項目包括
未依規定行駛車道、違規停車、超速等,皆標示「科技執法」,然而道路複雜,各縣市取
締內容不一,讓駕駛人看到「科技執法」標示感到戰戰兢兢,進退不得。即使駕駛人在左
轉車道,原可以依循引導線預備左轉,卻擔心被開罰不敢超越路口,導致左轉車道回堵。
超速遭吊扣牌照的民眾陳先生表示,「我覺得科技執法有它存在必要,但最擾民的是我想
知道這些法規更新,例如路段速限修改,有沒有方式確保全國民眾即時知道?」守護路口
及行人安全的共識已逐漸建立,民眾並非反對科技執法,盼公部門最好能找出有效宣導,
以教育民眾守法為目的,懲罰應為最後防線。交通部這兩年大幅修改交通設施,包括路口
偏心設置、行人斑馬線退縮等,雖然為改革交通立意良善,但五花八門的執法內容,讓民
眾上路提心吊膽,多日未預警收到罰單後,才能自行猜測違規原因。
科技執法助警力重新分配 降低交通執法成本
科技執法提升了違規取締效率,也為警力調配帶來變革。過去警方需在外站崗巡邏開單,
如今則分配部分人力進行科技執法審核。雖然申訴案件有所增加,但警方表示整體成本並
未大幅提升,相比過往手開抄寫,以及面對人情施壓,科技執法反而讓執法過程更為嚴謹
。此外,警方每月針對各轄區進行交通事故分析,找出違規熱點與高發生率的違規類型,
以作為科技執法設備部署的依據。例如,若某區域闖紅燈事故頻繁,則可能增設監視設備
,以提升道路安全。
針對科技執法的未來發展,警方透露,將強化審核機制,除了現有的人工審查外,未來可
能增設多重審核關卡,以確保罰單準確無誤。此外,也將持續優化民眾申訴流程,讓申訴
更為便捷,降低民眾因誤罰而產生的不便。科技執法已成為現代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如
何在提升執法效率的同時,兼顧公平性與民眾權益,科技執法的優先順序,仍以車流量大
、車速快、易有車禍等路段為重要考量。
根據統計,台北市自108年至113年違規舉發數量合計76,842件,申訴案件7,051件,其中
成功撤銷的案例695件。以去年最新年度統計,民眾對罰單申訴2,048件來看,成功撤銷為
222件;而今年申訴已來到3,730件。隨著科技執法擴大設置,申訴件數也持續上升,其中
尚未包含懶得申訴的黑數。警方表示隨著審核機制的強化,未來將進一步降低錯誤率。
心得:
各地科技執法好像裝上癮了, 可是紅線尤其是路口違停
為何不也科技執法??路口都有現成監視器..法規修正一下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