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STERDAM141樓那個 你們可以私聊 這題我不是很在乎 09/28 16:18
不在乎就不要看
你不在乎是你家的事
我們marcus176很在乎阿
facebookig2樓國產車都有保護吧!又不只有和泰。 09/28 16:22
MeeToo3樓自己google 09/28 16:28
所以呢?
marcus176,我等你回答
我知道你一定很知道所謂的"保護"
你暢所欲言的機會來了
推文沒講完的,這次可以好好說了
L78G4樓保護政策起頭的是裕隆,護衛隊總是可以混淆是非 09/28 16:29
allencc5樓保護裕隆幾年就保護和泰幾年啊 雙標仔 09/28 16:38
所以裕隆汽車廠民國幾年成立的?
"和泰汽車廠"民國幾年成立的?
你能告訴我一下嗎?
不要不講話哦
chigo5206樓google 寫1947年不知道對不對 09/28 16:51
讓那幾個放炮的來回答阿
他們這麼猛,一定知道的很多
KBchen7樓幫補血 09/28 17:02
→ poco09608樓阿和泰就沒整車廠啊?豐田入股國瑞還是來擦屁股的 09/28 17:07
→ poco09609樓和泰也不是沒玩過品牌,只是不是汽車就是了 09/28 17:08
當年有一家汽車廠吹"發動機救國",吹"幫中國人裝輪子"
不過這家車廠的發動機從來就沒有救過國
1980年代,政府成立華同重車
希望藉由生產重車來培植軍用車輛的實力
不過"發動機救國"的車廠並沒興趣參加
而當華同重車失敗時,廢棄廠房及失業員工無人認領
"發動機救國"正忙著當日奴代工奴
無法承接這批人
最後政府找上了日本人豐田汽車
豐田汽車答應接濟這個車廠,接收這批失業員工
並改名為國瑞
sted010110樓所以? 09/28 17:31
→ sted010111樓什麼時候會追上韓國咧? 09/28 17:32
klementhsu12樓笑死 河粉腦羞 最喜歡看國慘擁護者內鬥了 09/28 17:47
bbjackson13樓現在就是每家車廠都關稅保護賺爽爽 沒有人會要廢除 09/28 17:53
→ lijim14樓扶不起的阿斗? 09/28 18:38
幾個護衛隊似乎有個特性
下午五點之後到上班日前都會消失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先研究一下台灣目前的汽車關稅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00617700082-430503
福特六和汽車總裁邴兆齊16日呼籲,政府應透過支持汽車汰舊換新補助延長,及進口零件
關稅調降案,藉此表達挺台灣汽車業的立場,增加說服國外車廠繼續投資台灣的籌碼,提
升國產車自製率,培養更多優秀台灣零組件協力廠進入國際車廠採購供應鏈。
去年汽車業爭取進口汽車零件關稅調降案,最終功虧一簣,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補助延長
請求也遭財政部打回票,讓國內汽車製造業相當氣餒。邴兆齊認為,調降的進口零件關稅
每車成本僅下降約1、2千元,對降低國產車成本的效益是杯水車薪,但這是一種「表態」
,政府可藉此向台灣汽車製造業,甚至向國外原廠傳達政府支持台灣汽車業的立場
https://www.ctee.com.tw/news/20191129700629-439803
國內汽車業憂心忡忡,中華民國車輛委員會29日再度呼籲行政院與綠委能幫幫忙,讓汽車
零件進口規稅調降案,能趕立院本會期內完成三讀,搶救台灣汽車產業與多達30萬相關從
業人員的工作權。
https://www.ctee.com.tw/news/20191015700133-430503
進口車低價搶市,台灣汽車產業瀕臨生存危機,經部、車業取得共識,希望爭取引擎等九
項關鍵零組件進口關稅稅率,從與整車相同的17.5%降至10%,換取國產車與進口車公平
競爭的機會
王千秋認為,惟有稅制合理調整、調降進口汽車零件關稅,才能把台灣汽車業的餅作大,
所以根據六和等"國產業者"看法
17.5%的關稅基本上沒有保護產業的作用
因為某些進口零件的關稅最高也會到17.5%
讓業者沒有站在"公平"的起跑點上
至少進口零件的關稅要降到10%,越低越好
他們才會有競爭的機會
大家可以看一下1989年左右
台灣國產汽車的狀況
最多時一年可以賣40萬台
1989年關稅:50%
大家可以看看在關稅50%時
誰的佔有率最高:
福特跟裕隆
所以在關稅50%時
保護最多的是福特跟裕隆,中華汽車不差
當年其實政府有規定國產車的自製率是50%
所以這些國產車理論上是符合50%的自製率
台灣關稅在1972年時為75%
而在更早之前
進口汽車除了關稅問題外
還受到政府專案配額控制
不是你想進多少台就能進多少台
是整府核准你進多少台,你才能進多少台
而在關稅超過50%的狀況時
就是裕隆獨走了
而現在汽車關稅是17.5%
我們可以看到
一但沒有了50%關稅的保護
當年反對大汽車廠的車廠
裕隆,三富,羽田,三陽,六和
都沒有當年的風光了
六和跟中華可以從年產量10萬台
變成腰斬
六和更曾經變成一萬台的小廠
裕隆變成2.5萬台的車廠
有些人說降關稅車商根本不會降價
那為什麼關稅從75%變到17.5%
裕隆福特會從一個10萬的大廠變成兩萬的小廠?
當然又有人會說那是因為台灣人崇洋媚外
喜歡開進口車裝逼
可是台灣明明就有40萬國產車年銷量的事實
年銷40萬台國產車難道是因為崇洋媚外的關係?
所以說事實不就證明
關稅降低,進口車的確就會增加競爭力
而消費者買車跟愛國心沒半毛錢關係
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進口車關稅重,售價高
就會買國產車
而降關稅,進口車就會有價格競爭力
就會打趴沒競爭力的國產車
至於說關稅降到0%
可能就會再倒個一兩間車廠吧
其實和泰是一個賣車的經銷商
本來就是賣進口車的
關稅降到0%,才是真正的保護和泰
它的進口車馬上就會打趴所有國產車
國瑞汽車是1989年開始生產豐田Corona轎車
而台灣的汽車關稅是從2002年開始變成17.5%
也就是說國瑞從生產第一台小轎車開始
到了第13年就進入了17.5%這個在"六和"汽車口中
關稅沒有保護力的時代
所以我很好奇,既然國瑞只享受了13年的保護
那真正享受關稅,而且是重稅保護的車廠是哪幾間啊?
最後,讓大家看一下所謂發動機救國的公司所用進口零件的比例:
其實本來這個零件比例裕隆年報裡面會有
我應該提出的是裕隆的資料
可是自2017年後
裕隆就不寫進年報了
看到福特六和一直靠北進口零件要降關稅
那我就很好奇啦
你他媽逼福特要進口零件降關稅
那國產零件製造商怎麼辦?
你他媽逼福特不會多用點國產零件嗎?
→ poco096015樓幫補血,等一下換三星粉出來崩潰 09/28 20:30
→ boyutsai16樓嗯嗯錢去大陸失敗,現在搞百貨科科,讓我們繼續看 09/29 09:41
→ boyutsai17樓下去 09/29 09:41
Ankh18樓裕隆不幫政府很正常,那是有新仇舊恨。當年為推大汽 09/29 10:30
→ Ankh19樓車廠,趙耀東非常兇狠,直接在行政院院會上嗆裕隆的 09/29 10:31
→ Ankh20樓車是垃圾,吳舜文應該把裕隆“讓”給國家XD 09/29 10:31
我幫你還原一下當時情況
民國71年12月29號
我們民族工業代工教母又出來嗆政府了
![](https://i.imgur.com/DMwhtAW.jpg)
![](https://i.imgur.com/JpQnsZ3.jpg)
![](https://i.imgur.com/7aPtDbE.jpg)
![](https://i.imgur.com/7eQrgyv.jpg)
我給大家複習一下這次對談:
教母:裕隆已經鉅額投資工程研究中心
培養了許多人才,將來若全靠豐田,這些人才怎麼辦?
---教母,你也是全靠日產阿
趙耀東有說目前資訊業人才也很缺,如果裕隆人才可以讓給政府的話
政府求之不得
--其實就是請裕隆退出,政府接手的意思
趙耀東早就想請他們把裕隆讓出來了
--趙耀東就是看到裕隆沒救了,日產只是想吸血而已
所以只好找豐田,豐田當時正被美國限制進口
也想找個海外基地生產出口到美國
而台灣當時還沒被美國盯上,很適合作美規車的生產基地
--趙耀東當時不僅想向豐田學習生產技術,零件採購銷售也要像豐田學習
接下來趙說:
經濟政策不是靜態的,台灣這個小島,不能再自我競爭
大汽車廠的目的不在外銷汽車,而在帶動國內工業升級
未來11年內不可能再成立新汽車廠
教母開始耍嘴皮子:部長才說大汽車廠以外銷為主,現在怎又說不為外銷?
趙:不外銷則不能達到經濟生產規模,國內汽車生產達到國際水準時,
經濟政策會再改變
--趙的頭腦很清楚,未來是資訊業的時代了
大汽車廠只有這一次的機會了,他甚至連11年都講出來了
他也很清楚台灣資源有限,車廠不聯合就是死路一條
很遺憾的,這次車廠聯合,是聯合反對他們最後一次的機會
事實證明,趙耀東是對的
--趙的頭腦很清楚,經濟政策是動態的,外銷是手段
提升產業升級是目的,產品要有競爭力,就要經濟規模,就要外銷
要外銷,就要有個好靠山,豐田需要我們銷美
我們需要經濟規模提升產業
--趙一手辦起了中鋼,但是鋼鐵就只是鋼鐵而已
趙說過,只要能把鋼鐵加工,變成汽車,附加的價值根本比賣鐵好太多倍
但是這六家腦殘還怕中鋼會賣給他們破銅爛鐵
之後教母就開始瞎扯設計
趙的意思是,設計也是必要的,但是目前不是時候
目前國內的量太少,不適合設計
趙說:汽車發展設計,必須在一定的量以上,或者你想做高級車種,那是毫無問題
如果是為了在國內市場競爭,那就不行
我為何發展1300-1500CC的車種?
因為把其他的車型留給你們發展
教母:為何不給我做?
趙:因為1300-1500CC的車,在國際上有大市場,才可以有發展30萬的車廠
--趙的思考跟韓國類似,韓國政府當初也是按車廠生產車種
趙的觀念就是國內車廠要全部聯合
不可再互相競爭了,要想辦法出口,創造經濟規模後再談設計
但是如果你想堅持自己設計,只剩下做高級車一途才有前途
那就請便,這的確很有道理
既然教母堅持自己要設計,趙認為教母就去做1300-1500CC以外的車吧
最後教母又耍嘴皮子:
那我們能發展的有限,對不起
我要當小董事長去開會去了,先向大董事長你告退
說完就甩態走人,會沒開完就走了
裕隆的工程中心後來變成華創
華創如今變成怎樣了?
裕隆當年占著人才不放,現在不但賠了台灣的產業,
還把人裁光光
趙耀東早看出裕隆的設計中心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https://i.imgur.com/rlIOwTJ.jpg)
![](https://i.imgur.com/kK4P7GL.jpg)
這樣的品質,拿得出去呀?
然後下場呢?
2007年起,靠北母廠技術牽制
到了2017年,還在靠北母廠牽制
你他媽的不是自主品牌行銷全球
怎麼又來母廠牽制?
政府當年就是看到裕隆代工日產代工了20年還搞不出個鳥
才會想換豐田試試
所以當我們略為研究韓國汽車產業跟台灣汽車產業之後
我們可以得知,正是因為台灣政府過度保護
我們裕隆才會現在一副烙賽樣
前面有人問我們何時超越韓國
我告訴你
從這一刻起韓國跟泰國就已經註定要超越台灣了
因為當韓國人來台灣考察之後
發現它們不可以培養出裕隆這種禍國公司
他們對於本國汽車產業只有一個原則
體質不好的必須被譏笑好的公司吞併
裕隆要感謝政府沒像韓國人一樣
依照韓國人個性
現在只會有和泰併購裕隆的和泰集團
還好趙耀東之後去發展電子資訊業
不然我們現在還要被裕隆這間公司勒索
我們本來可以變成又有電子業
又有重工業
也有汽車業的國家
不過汽車業失敗了
電子業成功了
就這樣
ZengMaktub21樓汽車業超級失敗 09/29 15:51
汽車業超級失敗
但是江浙財閥,東山嚴家超級成功
當年江浙財閥的樞紐人物宋子文介紹了一個年輕人給蔣介石
那個人叫嚴家淦
嚴家淦跟他族兄弟嚴慶齡就是蔣介石國民黨財團治國的代表
東山嚴家一門最後還當上了中華民國總統
祖墳青煙都不知道冒了幾丈高了
嚴慶齡兒子嚴凱泰
嚴家淦兒子嚴雋泰
嚴雋泰做到唐榮老總
中華工程榮譽董事長
跟他的兄弟嚴凱泰掌管裕隆比起來
已經算很客氣了
嚴家出身家江浙財閥搞紡織
其實趙耀東也是紡織業起家的
只不過趙耀東是領薪水的
當專業經理人的
當然鬥不過權勢沖天的江浙財閥
蔣經國當年太子都鬥不過孔宋家族江浙財閥的勢力了
區區一個趙耀東,又怎鬥得過當年可以扳倒太子的勢力
→ windlll22樓當年韓國記得是讓一堆人互咬,最強的留下,就是現 09/29 17:41
→ windlll23樓代 09/29 17:41
GyroZep24樓打死支那劫 09/30 01:01
viki070825樓一間裕隆讓全台的人 要多付出多少血汗薪去加關稅貨 09/30 02:48
SSSONIC26樓辛苦了 端正國人視聽 10/01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