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的作品中,如果要挑出一本最小品,最不可能流傳的,那麼獲選的應該會是這本,除
了格局不是毀天滅地,弒神滅魔外,故事裡也沒有愛的死去活來的男女主角,沒有崇高理
想需要犧牲奉獻,有的只是線上遊戲和生活。
在許多年以後回頭看這個作品,觀賞著重的不再是情節,而是那個天堂式的遊戲氛圍,只
屬於那個年代,遊戲本身被設計出的理念,就是要求高時數和高度精神的投入,這是輕度
玩家與非玩家的群體難以接受的,而那個年代或許已經過去了。
隨著魔獸世界的設計理念改變,隨著手遊的興起,這種生活與線上遊戲帳號綁在一起的狀
況應該是比較少了,新一代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對這故事有感觸,報出個” 娜希雅"
的帳號,就和拿出進口汔車的鑰匙一樣有身份地位的,這搞不好有人難以理解,這是題材
的時代性。
另一方面,網遊類的故事主角搏鬥的對象都是遊戲本身,類似的產品列舉二個,"玩家們
的NPC大爹"或者更知名的”琥珀之劍",寫的都是遊戲內容,跟工作賺錢沒一毛關係的
,但對職業玩家而言,遊戲就是職業是工作,工作就是為了賺錢,生活與遊戲的連結感,
是這類作品少有的。
故事架構十分單純,沒有英雄拋頭顱灑熱血,也沒有陰謀家想征服世界,沒有國仇家恨,
有的只有意氣面子,騙財騙色,這些都是實際發生過,或許還在發生中的事情,還能是多
大的事呢?
談錢是挺俗氣的一件事,所以這本書有種高級不起來的通俗感,現實中要經營工作室的產
業鏈,從BOT從找到可以營利的遊戲產品,控制遊戲通膨,回溯BUG造成的問題與補
償都是血淋淋的,直接和金錢掛鉤的利益,裝備等級跟可變現性就是推動故事的主軸,人
妖玩家與工會背叛的場景就是日常,遊戲管理員盜賣裝備,遊戲公司偷改機率,玩家間現
實生活談判,順手數來之事,還真是親切感油然而生。
猛獸記就是這樣的故事,這些事加加總總對圈外人來說,肯定沒什麼營養價值,畢竟強弱
終究只是一個數據,這數據還會改版過期,為了雞毛跟蒜皮在悲喜,沒什麼大道理,不是
挺愚蠢嗎?
智者困於所溺,擅泳者溺於水,意義價值價格,又有幾個人跳的出來?大家各找個位置,
你有斷尾,我有棄書,大家各有所趣就很好了。如果ㄧ個故事是這樣,跟現實生活一樣愚
蠢,跟上班一樣愚蠢,如同瘋狗追著郵差,如同事情本質就是這樣子。
網文的風格千變萬化,各有風情,爭王天下的有豪情,修仙的修到什麼風格的都有,種田
流什麼模版沒有發展過?都市有異能,偏搞笑偏言情,有詭秘有情慾,大家都有一席之地
。
不論是"全能大畫家"裡把美寫的多崇高,這運筆的境界有多強,有資格談藝術談涵養的
人終是少數,甚至零星接觸的經驗都少的人大有人在,這種跟社會底層永遠不會有交集的
事物,就算生活皆是美,萬物皆有其美,落花水面皆文章,這些都是真的,對於日子活的
比狗還不如的人而言,實在太過空泛。
我自己看了一輩子的yy文,那種男主角一摸女角就濕了的情節我還是忍不住會多啃幾下的
,或許這就是社會底層能擁有的東西,好或不好這屬於我們本身的,但總是有那麼些共鳴
。
這本書就像歌唱大師突然唱起了異色小曲,就這一點來看,不論他之前寫了什麼,之後寫
了什麼,我們都可以知道知秋有很凡俗的一面,不論是系統文在那加一加二加三,還是無
限穿越文的原著幻想線劇情,多殺伐多果斷,其實喊賣點時都比遊戲工作室美些,但這本
書就是不合諧地插在了作者的成品之中,不知道作者寫作時想的是什麼?
知秋的文筆是深刻的,反應在這本的是生活感,平凡的段子也能寫出的城市的喧囂味道。
時代會淹沒過古龍,也會淹沒過知秋,在那個曾有網文自稱第二,無人敢認第一的風情,
就算每一本書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總是瑕不掩瑜的,這世上又哪有什麼完美的作品呢
?
只是勇於嘗試不同的作品類型,東方寫到西式,古風寫到科幻,領先業界20年的才情,舍
之其誰呢?
終往已往俱往矣。
歷史終淪爲塵埃,猛獸難逃網陷,風雲中有道無道,異域行終究歸神州,知秋離於冬起,
縱一葉亦不可追,嘆大才之易逝,壯志之難成,古云:行文如刺錦繡者,稀矣。
哀緬於陳腐之詞,可惜豈有萬一,江水青山明月夕陽,東逝依舊在,照千夜幾度紅,古今
慨然一,人事豈有異同,一時一悼人所難逃爾。
知秋
1980年-2024年12月30日
男
四川省樂山市人,原名曾大秋
當代網路小說作家,代表作《歷史的塵埃》《猛獸記》《十州風雲志》《異域神州道》。
2024年12月30日,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年44歲。
猛獸記
類型:網遊
狀態:已完結。
平台:起點,不過章節是不是全的,原因不明
未完成作:環星,山巔之影
類型:末世科幻
平台:獨閱讀,不過儲值問題得自己想辦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