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是千字文 破陣子 涼州詞 明月幾時有之類的
: 真的能讓三國時期的古人虎軀一震嗎?
: 我至少看過 三部千字文被拿來當啟蒙讀物的穿越文了
:
作為本科碩士,也寫過上百首格律詩詞的業餘愛好者,
我也曾想過如果回到古代,究竟能不能抄詩抄到古人虎軀一震呢?
先說下結論──很難。
首先就如同前面版友推文說的,每個時代的審美不同。
譬如在兩漢時是漢賦盛行的年代,這個時代想要抄詩成功基本上是沒指望
的,抄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班固的《兩都賦》也毫不現實,裏頭太多展現
學問、生冷艱澀的典故和僻字了,有興趣的可以GOOGLE一下,那怕你能
硬背,當別人問你典故的時候也十分容易出洋相。
而魏晉南北朝十分有名、評論詩人風格的《詩品》,將陶淵明列為中品,
曹操列為下品。早已經成為文學家爭論不休的議題。然而可以肯定,鍾嶸的觀
點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那個時代的審美觀。
所以就像前面網友所詢問的涼州詞、破陣子能讓三國時代的文人虎軀一震嗎
,挺難的。連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曹操都只能
列為下品,風格類似的涼州詞和破陣子估計在當時也很難討好。
很多我們熟悉的古代大詩人,其實生前都不是很出名。
例如「詩聖」杜甫,根據目前蒐集杜甫資料最全的《古典文學資料彙編‧杜
甫卷》,在杜甫生前,只有七人詩文提及對杜甫的評論──李白、岑參、高適、
嚴武、韋迢、郭受、任華七人。
而且李白、岑參、高適三人的詩作都未提及對杜甫的詩歌評價,很像是同事或
朋友間的應和之作。李白的〈戲贈杜甫〉之前的推文版友也有提及,也是很多學者
質疑李杜之間關係的議題,加上《舊唐書》又說:
──白自負文格放達,譏甫齷齪,而有飯顆山之嘲誚。作為本科碩士,也寫過上百首格律詩詞的業餘愛好者,
我也曾想過如果回到古代,究竟能不能抄詩抄到古人虎軀一震呢?
先說下結論──很難。
首先就如同前面版友推文說的,每個時代的審美不同。
譬如在兩漢時是漢賦盛行的年代,這個時代想要抄詩成功基本上是沒指望
的,抄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班固的《兩都賦》也毫不現實,裏頭太多展現
學問、生冷艱澀的典故和僻字了,有興趣的可以GOOGLE一下,那怕你能
硬背,當別人問你典故的時候也十分容易出洋相。
而魏晉南北朝十分有名、評論詩人風格的《詩品》,將陶淵明列為中品,
曹操列為下品。早已經成為文學家爭論不休的議題。然而可以肯定,鍾嶸的觀
點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那個時代的審美觀。
所以就像前面網友所詢問的涼州詞、破陣子能讓三國時代的文人虎軀一震嗎
,挺難的。連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曹操都只能
列為下品,風格類似的涼州詞和破陣子估計在當時也很難討好。
很多我們熟悉的古代大詩人,其實生前都不是很出名。
例如「詩聖」杜甫,根據目前蒐集杜甫資料最全的《古典文學資料彙編‧杜
甫卷》,在杜甫生前,只有七人詩文提及對杜甫的評論──李白、岑參、高適、
嚴武、韋迢、郭受、任華七人。
而且李白、岑參、高適三人的詩作都未提及對杜甫的詩歌評價,很像是同事或
朋友間的應和之作。李白的〈戲贈杜甫〉之前的推文版友也有提及,也是很多學者
質疑李杜之間關係的議題,加上《舊唐書》又說:
杜甫真正有名的時候,要從中唐韓愈的大力鼓吹開始──「李杜文章在,光焰
萬丈長。」,到了宋代的嚴羽《滄浪詩話》才徹底確立他的詩壇地位。
而同樣的還有李商隱,舊唐書評價他說「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尤善為
誄奠之辭。」完全沒有提到李商隱的詩歌成就,李商隱詩歌有名的時候,是宋初楊
億、劉筠、錢惟演等人的大力推廣,甚至形成所謂的「西崑體」。
然後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至少
在目前的記載中,你完全找不到唐宋詩人對他的評語。
詩歌的評價是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起伏的,你說陶淵明「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
言」寫的不好嗎,然而在魏晉南北朝依然只能列為中品,畢竟那個時代所喜愛的,就
不是陶淵明這樣樸實無華的風格。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我至今仍可默背無誤,然
而唐宋都沒有任何評論記載。杜甫、李商隱生前都未以詩名著稱,鬱鬱而終。
既然杜甫、李商隱這些人生前都無法因為詩歌而功成名就,你怎麼會有把握自己
回到更早的時期,就能夠抄詩成功了呢?
所以回到過去想要成名,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文壇大佬吹捧──
為文,出《蜀道難》 以示之。讀未竟,稱歎者數四,號為「謫仙」。
軾以書見歐陽脩,脩語梅聖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李白、蘇軾都是所謂的天才人物,並且同樣獲得當時文壇領袖甚至皇帝的關注。
這才是回到過去抄詩最容易成名的方法。
你看崔顥的〈黃鶴樓〉,就只是因為李白曾經模仿寫成的〈登金陵鳳凰臺〉,加
上野史附會、不知真假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就讓很多人稱〈黃
鶴樓〉為唐詩七律第一。
但是那怕有大老助陣讚譽,讓你抄了一首千古名詩獲得大眾讚譽,但依然有不少
難關在等你,文人間的應和唱作,即興寫詩,都是文人之間的例行常事,你很難推脫
。甚至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歡在聊天時賣弄學問,運用一些艱澀的典故或出處,除非你
真的飽讀詩書,否則真的很容易被拆穿。
唐初宋之問的〈靈隱寺〉只不過有一對句「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寫的特別
出色,就被一大堆野史懷疑是駱賓王代筆。假如一個人回到古代,寫了很多首千古名
詩,卻表現不出相應的學問時,真的不要以為古人那麼好騙啊。
而且你抄詩的話,典故有時候也容易造成衝突問題,譬如破陣子這首辛棄疾的詞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八百里是《世說新語》的典故,借代成
「牛」的意思,先不論抄詞者知不知道「八百里」是牛的意思,若是你在西晉之前抄
這首詞卻一字不改的話,大概一大堆人會對這句「八百里分麾下炙」滿頭問號,不知
所云。
風格也是容易判斷的事情,很多詩人的風格都十分獨特,你若是抄的詩歌是分屬
不同的詩人,也是很容易引起懷疑的地方。
最後還有一點,由於儒家的觀念影響,古人也很喜歡用道德來評詩。簡單來說,
就是看你的儒家人設做的優不優秀,杜甫為何評價逐步上升,甚至開始反超李白,就
是因為他是儒家的理想典範,憂國憂民、愛國忠君。
假如回到過去的是溫文儒雅的文士類型,那應該沒問題,但若是網文小說中常見
滅人滿門、快意恩仇的典型主角,我覺得就算你抄了一首好詩又沒引起任何人懷疑,
也很容易被評價為「虛偽做作、詩不類人」之類的評語。
當然,若是你抄的是黃巢、抑或朱元璋之類風格的詩,就當我沒說吧。但我不覺
得他們的詩歌會讓古人虎軀一震XD
譬如我十分喜歡的一位南宋詞人,有詞仙之稱的朱敦儒,他寫了一闕詞讓我常常
回味再三──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真的寫得棒極了,在當時也是流傳極廣的
名作,甚至不少文人拿他跟李白相比,然而為什麼朱敦儒現在的名氣不顯呢?
很簡單,晚年的他投靠秦檜,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八天秦檜就病死了,然而也足以
讓史書詬病他「晚節不保」了。詩詞寫得再好,若是行為有汙點,也會被評論者以道
德層面貶低。
簡單來說,你在儒家思想盛行的古代中國想要抄詩成功,不僅要符合當時的審美,
還要有大佬吹捧以及不會被拆穿、可以修補漏洞的豐富學問,加上完美的儒家人設,大
概就可以成功了吧。
當然,你若是穿越成皇帝,那就不需要任何前提了。無論你寫什麼詩,都能保證讓
很多文人虎軀一震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