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024.12 又過了約莫一年 回來更新心得
(說實在是並非生命週期投資法策略 但也是槓桿變形 就佔個版面給版友參考)
2024 台美股票大漲 但震盪加劇 甚至8月遇到台積 台指期跌停 身家待在市場好可怕
台美全年報酬 台股加權 30% ; 0050 50% ; SPY & QQQ 25% 真沒那麼容易取得
2024跟2023 一樣甚至過知無不及 股市大漲大跌掙扎 所幸年末又拉回
2025或許會比2024更刺激 畢竟位階更高了 人人都AI了 待在市場不動的難度更高了
幾年下來的心得 長期投資非常困難 不是"只要" 而是"需要" 待在市場 甚至持續買進
關於股債配 個人覺得 "債券 = 固定收益+股票負相關" 改用 "工作收入+房產出租"取代
2022至今非常熱門的各種美債 個人覺得是美麗的海妖 可以纏綿一晚 切莫久待
不推薦給有工作收入的年輕人 但短期(2年內)現金需求 停泊短債是不錯的(ex巴老?)
2022 ~ 2024 這三年的資產軌跡(NTD) 2024年度槓桿倍數約1.5 2025會再下調
資產: 3200 -> 5000 -> 7000
(淨值1400 -> 2400 -> 4000 負債 1800 -> 2600->3000)
現金流: 年收約 350~400
股票現值:1400 -> 2100 -> 3400 (1700 US大盤;1700 TW大盤)
房產: 600 負債2400 (無異動 慢慢還房貸)
2025 逐步降低槓桿 利用房產當作固定收益 準備從打工仔往下階段走了 還在思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