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前面有人分享回顧,年紀跟我差不多
也來分享下,拋磚引玉 不過真的太忙了,不再像年輕時可以花時間寫文章
下面內容我用 AI 生成部分內容,作文感太強的話請見諒
---
34 歲更新一下,這次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從 2014 到 2025 的資產成長歷程。
說實話,看到自己的總資產突破千萬,心裡還是覺得有點不真實,像夢一樣。
【起點回顧】
2014 年那陣子我剛退伍、剛從國立大學畢業,23 歲進入網路業寫程式,
距離正式工作也就四個月。當時月薪大概 37K(實領 35K),每月開銷約 1.8 萬,主要
包括:
上班餐費(大約 8,600 元左右,還有時候請家人吃飯)
網路+MOD 費用、手機費,再加上一些零星娛樂支出
那時候唯一的負債就是學生貸款 200K,隔年開始還款。還天真以為 40K 月薪就不錯,結
果出社會才發現,要存到一桶金真的是一條漫長的路。
當時我還在想,要怎麼在三年內達到 500K 資產,理財之路就這樣開始了
【2025 現況】
今年本業收入約 180 萬,從 23 歲月薪 37K 一路走到現在,這幾年的成長真讓人感慨
兼職每個月大概花 20 小時,時薪 1000,整年大概能額外賺 20 ~ 40 萬
,不過跟本業比起來也只是加分項而已,目前一年本業 + 兼職大概 200 萬
覺得本業收入差不多到頂了
資產部分:
房子一間,不過房貸還有 1000 萬多
一台汽車
一台機車
現金大約 50 萬
股票部位約 750 萬,都放美股 VOO / QQQM 為主
算起來房子(按市值計算)、車子、現金和股票投資總資產突破千萬
看到這數字真有點不敢相信
這十幾年下來竟然會有這樣的成果,這是當年 23 歲的我想不到的...
【兼職與生活平衡】
說實在的,從 2014 年開始還在努力存錢,到現在資產逐漸穩定。
兼職工作雖然能額外增加收入,但每月投入的 20 小時也讓我少了不少陪家人和自己耍廢
的時間。過度拼命賺錢也會讓生活品質受影響,所以現在正在思考要不要調整兼職比例,
讓生活更有質感。
【展望未來】
工作這麼多年我也越來越重視平衡,不只想追求財務自由,也要過得舒適自在
今年 34 歲,我第一次計劃去歐洲旅行,這不僅是慶祝出社會 11 年的里程碑
更是慶祝這幾年資產突破千萬的成果
總之,這一路走來從年輕氣盛到現在越發懂得生活的重要性。累積資產的同時也要懂得享
受生活,這點大家有沒有共鳴?期待大家也都能在自己的理財與生活中找到那個最佳平衡
,一起加油!
: 今年剛退伍 去年國立大學學士畢業 23歲
: 從事網路業 寫程式 邁入第四個月
: 月薪37K 實領35K (勞保健保)
: 每月固定支出:
: 宜蘭臺北每日通勤車費 :5,220 (每天220元)
: 吃飯: 8,659(這是上個月的餐費,內含中秋請家人吃飯1,600元)
: 網路+MOD: 1,242 (MOD辦給家人看,網路我自己需要)
: 手機費: 220
: 雜支娛樂治裝: 3,000
: --------------
: 總支出 18,341
: 負債:
: 學生貸款 200,000
: (明年七月開始償還,分八年償還,96期,每期2,200,八年下來利息總共11,000)
: 由於在信義區上班 中午午餐幾乎都吃一百元上下
: 早餐是母親的愛心早餐
: 晚餐則是在車站的小七買個49元超值早餐
: 假日偶爾吃吃大餐 不過很少就是
: 餐費主要都是支出午餐
: 公司每年調10% 滿一年後月薪達到40K 目前看來應該是能達成了
: 不過曾是學生的我曾天真的以為40K就很多
: 直到出社會後才發現,要存到一桶金要多久啊....
: 目前年薪約500K
: 預計這個月會在台北租屋 房租水電希望壓在每月10000元內
: 若每年調10%的薪水
: 預計第二年年薪560K 第三年616K
: 目前手上存款20K
: 若要在三年內達到500K的資產(定存+活存+股票) 需要如何規劃呢?
: 以及工作四個月的我目前沒什麼目標
: 請問該如何建立目標呢?
: 以及有什麼能給新鮮人的我建議
: 謝謝各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04.1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P/M.1742984967.A.71E.htmlpippen20021樓太神了! 03/26 22:33
kitten1232樓恭喜 03/27 01:40
→ peter983樓10年間從月薪37k到現在年薪可以180萬 不錯不錯 03/27 06:38
→ peter984樓我常說只要努力就能高薪,低薪其實都是自己不努力 03/27 06:38
→ peter985樓這篇文章就是個印證,恭喜原po 03/27 06:39
TrySoHard6樓3樓這個論點也是頗...如果在薪資天花板低的領域很努力 03/27 06:55
→ TrySoHard7樓的人怎麼說? 03/27 06:55
→ peter988樓努力跳領域阿 = = 不然捏? 03/27 07:01
→ peter989樓這也能問.....? 這不需要甚麼能力就能想到吧... 03/27 07:01
TrySoHard10樓沒有要問,我當然是指沒換領域又很努力的人,那你怎麼 03/27 07:15
→ TrySoHard11樓說 03/27 07:15
→ peter9812樓他可以很努力換領域 他有選擇 我感覺你來吵架的 = = 03/27 07:23
PttTW13樓只靠努力就能高薪...妥妥的倖存者偏差阿 03/27 09:27
「努力不一定保證成功,但不努力幾乎可以確定不會成功。」
我不否認我的經歷可能帶有倖存者偏差,畢竟每個人的背景、機運、產業環境都不同。但
這幾年下來,我的確是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到最好,盡可能提升自己的價值,才有機會拿到
現在的薪資。
我自己也常懷疑,真的配得上這樣的薪水嗎?這種「冒牌者症候群」的感覺一直都在。但
回頭看這一路的努力,從技能學習、換工作、投資決策到兼職
這些都是我一步步做出的選擇與累積的結果。
所以,或許結果有運氣的成分,但過程中的努力還是不可忽視的。畢竟,當機會來臨時,
準備好的人才能抓住它。
luke200714樓恭喜 繼續努力 03/27 11:11
dogalan15樓很厲害 很少人能做到你這樣的自律跟上進 03/27 11:18
TrySoHard16樓哈哈,沒有要吵架,只是覺得這是以偏概全的觀念..很多 03/27 12:11
→ TrySoHard17樓人的努力並不是以金錢為考量,所以他也不一定會換領域 03/27 12:11
→ TrySoHard18樓,在他的領域裡面他可能很努力.也許在該領域有成績, 03/27 12:11
→ TrySoHard19樓只是那可能是一個沒有產值的領域,自然就無法變富有。 03/27 12:11
→ TrySoHard20樓所以你要說這種人不努力? 03/27 12:11
LongTim21樓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在錯誤或沒前景的道路上奔跑,跑再快 03/27 12:28
→ LongTim22樓都沒用!!! 03/27 12:28
ohyailoveyou23樓努力很重要,選對賽道也很重要,加油 03/27 15:31
rul4ji3gp624樓好奇什麼兼職這麼賺1個小時1000 03/27 16:09
holebro25樓恭喜 03/27 19:31
lishiter26樓很不錯啊。資產破8位數心境會不太一樣。 03/27 19:40
消費習慣跟當初出社會變了不少
不過對於吃的部分更捨得吃,覺得花在吃的錢滿無感的
回頭剛當初戶頭 20K 每天來回通勤台北
三餐儘量壓在 $200 內
去麵店只點榨菜肉絲湯麵,有湯吃起來比較飽,不敢點小菜
有點同情當年的窮小子
現在 沒刻意對吃有預算限制,通常這些價位就很滿足了
早餐大概 $20元 隨便吃,無糖豆漿或不吃
午餐 $100元
晚餐 $100-300元
現在去麵店小菜拿個 3 盤+燙青菜結帳下來滿無感
只覺得麵店用現金結帳
時常錢包就見底,要領錢滿煩,我現在還是習慣一次領 $3000 元,跟當年一樣
持續努力在「財務自由」路上
現在的我可能已經先達到某個程度上的「吃飯自由」 XD
share11127樓好勵志! 03/28 07:02
gm80031328樓讚哦 03/28 08:44
transistor29樓有小孩嗎 03/29 13:47
→ transistor30樓有小孩資產增值速度會變慢 03/29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