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我從一開始就只以最後面的王座為目標,
盯著目標往前衝,沒想到被城門夾了一下落馬了。
到現在還有點錯愕,但坐在地上思考,反而得到更多。
前幾天開著載著小一的女兒去買早餐,
車上跟她檢討比賽,本來只是想讓她知道,跌倒也要抓一把沙子起來。
我描述比賽當天的狀況,烘豆機溫度拉不上去,
上場前天超黑,我很擔心下雨,因為我下雨天不烘豆。
結果雖然沒下雨,但上場時濕度是60%。
我練習的10幾鍋都是在濕度40%以下,
不確定濕度是不是溫度拉不上來的原因。
練習的時候遇到溫度拉不上去,如果不追趕,任由時間拉長會苦。
所以此時就只剩下催火,追上溫度這一個選項。
升溫已經慢了,更不敢抽取樣棒,因為抽開會跑冷空氣進去。
而且我本來就是偏向數據派,沒有抽取樣棒的習慣。
因此下豆時機明顯晚了,我練習的鍋次最黑也就80,比賽這一鍋居然70。
女兒就說,你之前應該也要找下雨天、濕度很高的時候去練習啊。
這就點破我的盲點,因為出貨對品質很要求,烘不好就打掉,
因此會避免在天氣不穩定的時候烘豆,降低失敗率。
比賽則是一把定勝負,不論天氣如何,機台狀況如何,都要繳出不錯的成品。
參賽的收穫:
1.試著在烘豆過程中抽取樣棒,前幾天烘了四鍋,一爆後靠著聞味道,
抓到的下豆時間,跟我之前透過杯測抓出來的DTR都很接近。
我以前覺得聞起來都差不多,其實仔細聞是能聞出變化。
而且也比只盯著曲線有趣多了。
2.我喜歡前段大風大火,但這種手法比較適合順風場,
天氣好的時候,這種手法烘起來比較爽快。
而大風大火的換氣量大,所以受環境影響也會比較明顯。
比賽時,必須準備另一套比較謹慎的手法,作為雨天備案。
3.比賽當下發現升溫慢了,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項就是出掉重來。
因為我入豆量定為490g,就是為了能有第二次的機會。
但是實際比賽的時候,要把鍋內的豆子放棄,需要勇氣與果斷。
4.不要做不擅長的事情,我討厭挑豆,所以平常都交給色選機。
去練習的時候發現有人挑熟豆,有人連生豆都挑,我就都學起來。
下次不挑生豆了,挑得慢又挑得少。
乾脆先烘一鍋,烘完OK,熟豆再慢慢挑。
烘完不OK,還有時間再烘第二鍋。
5.備賽的時候,為了克服40分鐘杯測風味出不來的問題,
我原本的烘豆方式,用賽車來描述很像起步先大腳油門,
終點前面是懸崖,必須沿路減速,最後精準煞車,剛好停在懸崖邊。
我練習方向都是在抓減速、煞車的時機點,希望車輛越接近懸崖越好。
分析數據得到的方向居然是一爆後催火,
我原先覺得這個方向不合理,但還是嘗試了。
大腳油門起步之後,稍微減速調整方向,接近懸崖再加速衝過去,
順利的話,車子會飛起來,飛過月亮,像奇巧計程車那樣。
當然實際比賽的時候,車子沿路一直打滑,
打滑又加速,最後撞護欄就沒什麼好說嘴的 XD
以上,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很重要,供後續想參賽的朋友們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