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有發現用RO水沖煮咖啡,風味會怪怪的,
在家就RO水過BWT濾水壺,在公司改用波爾水,就改善了,也沒多想什麼。
但是開始烘豆之後,發現有必要對客戶說明為什麼不要用RO水。
而且不能只是充滿自信的一句「RO水不好」,因此規劃此實驗。
每一組的實驗變因只有「水」,
第一組實驗:使用V60-01樹酯濾杯、10/15烘的亞妲玫 水洗。
20g粉(JS一圈)、注入滾水330g、3分鐘滴完。
1.波爾水:TDS 1.24
2.RO水:TDS 1.23
(PS:萃取率EXT是透過咖啡液濃度TDS與液重,計算反推回去,
不能用在咖啡液兌水,因此本篇都直接用TDS,TDS越大表示咖啡越濃)
實驗結果雙方的TDS數值接近,這也打破我原本的認知。
因為我上次的實驗結果是RO水萃取率會偏低 (下方連結是上次實驗)。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80757219.A.C9D.html
但是雙方TDS接近,也省去兌水調整TDS的麻煩,
因為兩杯必須相同TDS下比較其風味才有意義。
結論,不論高溫低溫,波爾水那杯喝起來比較圓潤連貫,
RO水那杯明顯少了甜感,導致酸苦突出,喝完喉嚨會留下苦尾。
第二組實驗:使用Switch 03玻璃濾杯、10/15烘的百花艷 日曬。
20g粉(JS一圈)、注入滾水330g再下粉攪拌、3分鐘開閥、5分鐘滴完。
1.波爾水:TDS 1.36
2.RO水:TDS 1.30
波爾水那一壺倒出160g咖啡液加入5g波爾水,調整成TDS 1.30。
這一鍋打樣的百花艷烘的有點過頭,導致出現焦苦味。
波爾水那一杯的風味比較豐富,但是有苦尾。
RO水那一杯則是風味比較呆版,但是比較不苦。
一直以來盡量避免在板上描述風味,因為風味很主觀,不好討論。
但是這種兩杯直接PK的測試,就比較容易比較出差異。
實驗也很容易在現,家裡有RO水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可能有人會認為兩杯的沖煮手法上還是會有落差,先沖的會先降溫。
但是「水」造成的差異,是滿顯著的。
剛好上週Icta大po了「咖啡萃取:風味的複雜協同系統」這篇文章,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96681407.A.065.html
裡面提到某些物質雖然無色無味,卻會影響風味。
受惠於Icta大的文章啟發,加上做RO水萃取實驗的思考,
小弟大膽提出以下的假設:
「萃取,除了萃取率以外,還有一項"萃取能力"必須被考慮」
請參考下示意圖說明,
https://imgur.com/ullnTId.jpg
圖中左邊座標中,當TDS 0.5時,表示萃取出SetA的組合成分,
SetA中包含5顆紅色的酸味物質、5顆藍色的苦味物質、6顆灰色的甜感物質。
此處的酸味物質,不只是限定該物質本身是酸味,
也有可能如Icta大文章中提到的,能增加酸味感知的化合物。
另外,圖中的畫斜線的顆粒,表示該物質具有光學可視性。
也就是畫斜線的顆粒,才會影響TDS的量測數值,沒畫斜線的量不到。
當濃度TDS由0.5增加為1時,咖啡液中的SetA增加為兩倍。
也就是此時有10顆紅色的酸、10顆藍色的苦、12顆灰色的甜。
TDS為1.5時,則為SetA*3倍。
https://imgur.com/ullnTId.jpg
圖中右邊座標,則是示意了與上述SetA不同的另一種「萃取能力」SetB,
在TDS 0.5時,SetB包含5顆紅色酸味、3顆藍色苦味、4顆灰色甜感。
而SetB的可視性顆粒數量剛好與SetA相同,都是7顆。
因此當可視性顆粒的數量7的時候,TDS量測出來是0.5。
可視性顆粒的數量是14的時候,TDS量測值為1。
以上使用了大量的簡化與假設,但是邏輯上應該是通順。
「萃取能力」可以解釋為什麼使用RO水與波爾水沖煮的咖啡,
雖然調整成相同TDS,但是喝起來風味差異這麼大。
PS:補充,由於組成不同,TDS的數值只在同一個組成比較有意義。
也就是說,一樣是SetA,我們可以說TDS 1的濃度是TDS 0.5的兩倍,
但是SetA的TDS 1與SetB的TDS 1,只能代表他們可視性顆粒的數量相同而已。
最後,延伸討論哪些沖煮條件會影響「萃取能力」?
也就是能讓SetA變成SetB甚至SetC,而非只是單純影響濃度TDS。
1.水質
2.水溫:低溫沖煮,某些成份應該會萃不出來。
3.沖煮方式:手沖、浸泡、虹吸,不過這一點可能與水溫有關。
4.濾杯材質:金屬、陶瓷、玻璃會吸熱,造成水溫下降。
哪些沖煮條件不會影響萃取能力,也就是只是TDS不同,在SetA的那條線上移動。
1.時間
2.手法:攪拌、spin等
3.粉徑:豆子裡面的成分是固定的
4.濾杯形狀:流速對於成分的影響應該是微乎其微
以上,如果您有做實驗,發現RO水沖煮比波爾水好喝的案例,
也請跟我分享,或許有某些烘豆手法或焙度,比較適合RO水,就滿值得再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