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電視比歐美貴超多?
這條是源自大約民國 54 年開辦的老舊稅法,名目叫做「彩色電視機」,
一起並列的重要項目還有:橡膠輪胎、水泥、清涼飲料品、平板玻璃等,
看這些類別就知道充滿年代感,而且大多是針對以前又厚又重的立方體電視「機」,
經過各種巧妙解釋、沿用,能播放影音的薄型液晶螢幕面板多被歸在此項目。
這算正常的加值型稅目,設計由
最終負擔(雖然名字有營業二字),
營業稅和貨物稅這兩筆,按照規定是在境內或境外都要付的,
不從海外進口、在當地自產自銷,也一樣要負擔(灌入售價)。
進口稅,抽 10%營業稅和貨物稅這兩筆,按照規定是在境內或境外都要付的,
不從海外進口、在當地自產自銷,也一樣要負擔(灌入售價)。
這筆就確實是要從境外引進才需要負擔,是跟上面兩筆一起、由海關抽取的「關稅」。
沒進口的話就不會產生了,但根據貿易統計,110 年電視進口量大約是台幣 22 億......
這幾筆認真算,其實都是「稅上稅」——
的概念,更像乘法:
先抽%之後、再用加過%的「總額」,
再去計算承下一道要抽的%先抽%之後、再用加過%的「總額」,
,
所以灌過進口稅之後,貨物稅會再打在它上面,營業稅再打......依此類推。
其實「液晶顯示器、LED 面板」不在這類別,
但認真的公務員會把這些東西「正確地」歸類在「電視機」,可能還跳 "C02" 代碼。
商品檢驗所以灌過進口稅之後,貨物稅會再打在它上面,營業稅再打......依此類推。
其實「液晶顯示器、LED 面板」不在這類別,
但認真的公務員會把這些東西「正確地」歸類在「電視機」,可能還跳 "C02" 代碼。
這就是 C02 代碼,歸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如果通關跳到、且需檢驗(非自用)的話,
相關單位大概會若無其事的說:
你就
兩台「樣本」,不排除「破壞檢驗」,每次規費大約 10 萬起,且不保證驗過,
對於有心從事的在地店家來說,可能光遵守這些規則就先燒掉一大筆資金,
最後通過的檢驗憑據,也不能沿用給其他公司或不同型號。
所以同樣的機型,由不同業者辦理,或者同樣業者要處理不同型號,都需要整套重搞。
檢驗本身是合理,但門檻是否應該這麼高,可能有待商榷,
這些成本不太可能由業者自行吸收,勢必會反映在最終售價。
價格歧視對於有心從事的在地店家來說,可能光遵守這些規則就先燒掉一大筆資金,
最後通過的檢驗憑據,也不能沿用給其他公司或不同型號。
所以同樣的機型,由不同業者辦理,或者同樣業者要處理不同型號,都需要整套重搞。
檢驗本身是合理,但門檻是否應該這麼高,可能有待商榷,
這些成本不太可能由業者自行吸收,勢必會反映在最終售價。
(Price discrimination)
這是一種經濟學定價策略。
簡單來說,就是賣方根據判斷,將同樣的商品,在不同地區給予不同訂價,
如果某地區的消費族群只能支付特定價格,那麼品牌商就會把該地價格控制在最高。
電器類商品在亞洲定價都比歐美昂貴極多,這是滿常見的現象,
基本上就是當地購買、加運費、加上面的稅金、加保險費......加完之後,
本地售價有時甚至可以買兩台有找這是一種經濟學定價策略。
簡單來說,就是賣方根據判斷,將同樣的商品,在不同地區給予不同訂價,
如果某地區的消費族群只能支付特定價格,那麼品牌商就會把該地價格控制在最高。
電器類商品在亞洲定價都比歐美昂貴極多,這是滿常見的現象,
基本上就是當地購買、加運費、加上面的稅金、加保險費......加完之後,
的程度。
市場需求歐美,尤其美國人的消費力是很驚人的,就算薪資水準普通的小家庭,
大房、大車、大冰箱、大電視,都算是家用基本配備,
就算財力負擔不起,大家往往也會分期刷卡買下去,而且經常換。
反觀亞洲華人,消費習慣可能是久久才買一次,而且精打細算認真比價,鮮少衝動消費。
如果市場「消費動能」不足,進貨「跑不快」,那麼整體成本就會高很多。
尤其像電器,如果一經改版迭代,那麼銷不掉的庫存大概只能賠本,
(倉庫還囤了一大堆高價舊款,新版卻已經出了,該怎辦?)
如果平常就「跑不動」的機型,勢必就要用更高的售價去反應此類成本,
所以有時售價不是只反映單純的生產成本而已。
這大概是一點經驗淺見,如果有誤還請不吝指正。
: 像是中國、日本等售價 都比台灣親民許多。
: 若把距離拉大來看,歐美國家的電視也相較台灣便宜不少,
: 導致有不少人願意花錢運回水貨來使用,其中還要賭螢幕破裂的風險等。
: 好像不只是電視,把類別擴大來看,似乎台灣的3C產品價格都偏高,
: 導致台灣水貨真的滿常見的,舉符合本版的產品來說:擴大機、掃地機器人等,
: 真的都很常在台灣看到水貨在流通 ~ 尤其是影音相關的擴大機,
: 真的很常在隔壁版兜售。
: 是因為台灣關稅太重?台灣人太有錢?代理商賺太多?
: 還是有其他因素,可以讓售價價差那麼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