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從生態攝影談無反相機與長焦鏡頭(1/2)

攝影

21160

感謝 #1dc5t90M (DSLR)整理了長鏡頭的資訊
個人同意未來專業相機的出路勢必只能往中長焦發展,但我會從生態攝影的觀點切入

先上人權:
- 2002開始用Nikon D100和Pentax底片機拍照,也差不多時間開始賞鳥
- 2005存錢買了AFS 300mm/f4,底片機大概用到2007-08年慢慢放棄底片
- 之後陸續用了D200 D300 D600 D810 D850,前兩年Z9沒貨還漲價所以跳M43
- 因為有在看各種動植物,所以60/90/105微距鏡頭也是一直有在用

先講結論:
- 智慧型手機消滅了相機(不分DC/DSLR)廣角(24-35mm)到標準鏡頭(35-70mm)的需求
- 高階智慧型手機也消滅了超廣角(16-18mm)以及小望遠(90-100mm)的需求
- 無反相機突破傳統F8才能對焦的限制,讓小光圈望遠鏡頭進到市場
- 智慧型手機培養的新攝影用戶,相較傳統攝影師更能接受小光圈與大景深的畫面
- 當代專業相機的未來發展方向,只能往智慧型手機無法取代的領域發展:微距與長焦

這邊先談相機,再談鏡頭,分兩篇好了


**DSLR 時代(2002-2015年)——數位單眼的黃金年代**

Canon 300D (2003)和Nikon D70(2004)的推出,雖然不是所謂的全片幅
由於其相對便宜的售價(1000美金),終於讓數位相機DSLR終於進到一般消費市場
數位單眼相機除了感光元件改數位外,其他都與傳統單眼相機相同,都利用OVF對焦

2003年Canon EOS 300D 和2004年Nikon D70 的推出,雖然都不是全片幅,
但憑藉其相對便宜的售價(約1000美元),終於讓數位單眼相機(DSLR)進入一般消費市場


**DSLR的對焦運作方式**

1. 取景與對焦過程
- 透過五稜鏡與反光鏡,使用者可以從光學觀景窗(OVF)看到畫面。
- 同時,一部分光線被分光給相位對焦模組(PDAF),進行自動對焦。
- 對焦完成後,按下快門時反光鏡升起,此時光線才完全進入感光元件,完成曝光。

2. 對焦系統的光圈限制
- 大多數 DSLR 的自動對焦系統只能在最大光圈F8以上正常運作
- 光圈更小時,對焦能力大幅下降甚至無法對焦
- 僅頂級相機(Canon 1D Nikon D5)能完整支援F8以上自動對焦
- 但一般機型通常僅支援F5.6或F6.3
- 如果使用 F8 或更小光圈的鏡頭觀看和對焦都成問題


**DSLR的對焦精度問題**

1. 對焦點準確度不佳
- 由於對焦模組與感光模組是分開的,在高畫素時代DSLR 容易出現對焦誤差(走焦)
- 高畫素機身(如C 5DII N D800)剛發行時有中央對焦點準確,但周圍對焦點不準的問題
- 傳統135底片時代畫素等效數位最多約20MP,而現今相機動輒 40MP+
- 使用者更容易在 1:1 放大檢視時發現對焦誤差
2. 機身和鏡頭長期使用後的機械磨損
- 由於DSLR 依賴機械反光鏡與對焦模組,使用時間長在機身和鏡頭都會產生機械磨損
- 承上,機身和鏡頭在長焦鏡頭和高畫素機身的配合下,使用者會更容易察覺對焦偏差
- Nikon直到D500/D850之後,才正式提供使用者自行微調對焦的功能


**你終究是要換無反相機的**

無反光鏡相機(Mirrorless)的關鍵優勢在於感光元件與對焦系統合而為一,就和手機一樣
手機的相機有對到焦就是有對到,不會有走焦/假合焦的問題
- 無反感光元件與 PDAF 整合對焦更準確,不再依賴額外的對焦模組,沒有走焦問題
- 無反機身對最小光圈相對不敏感。透過高ISO和軟體計算,在F11甚至以上對焦成為可能


**DSLR 技術巔峰**

2007年Canon 7D & Nikon D300問世。畫素達10-12MP連拍可達 6-8fps,
畫素相對300D 70D倍增,連拍速度比肩當時最強底片單眼Canon 1Vhs Nikon F5

Canon 7DII(2014)和Nikon D500(2016)讓DSLR 邁向巔峰。
這兩台畫素從 10-12MP 提升至 20-24MP,具備8-10fps連拍等更強的對焦系統。
我還有一些朋友還堅持使用這兩台傳奇機身至今,要等無反界的7DII D500出現


**無反相機的崛起(2012-2017年後)**

無反相機雖然早已存在,但早期因沒有PDAF導致對焦速度與準確度無法與 DSLR相比。
Sony NEX-5R(2012)和Olympus OM-D E-M1(2013)開始在感光元件上加入PDAF 技術
但對焦速度仍然無法與當代DSLR 匹敵
可以比肩DSLR的PDAF無反相機要等到2013-2016年開始才出現如下
A6000(2014) A7RII(2015) EM-1ii(2016)


**2017年Sony A9--無反時代的真正開始**

然後2017年Sony推出的A9改變了整個市場
-20fps連拍無黑屏、全畫面 PDAF 對焦點
-初代的AI對焦出現,停產的RX10m4就是A9I最後的遺跡QQ

雖然一直要到2019年A9II出來之後才有明確的動物對焦(貓狗)
但A9I自動抓畫面中非人類的焦點已經到實用層級了

配合A9出來的高性能無反長焦鏡頭,讓許多專業攝影師轉投Sony陣營。
Sony FE 400mm f/2.8 GM OSS(2018,2.9kg) 減重同級一公斤
Sony FE 600mm f/4 GM OSS(2019,3kg) 減重同級一公斤
最近剛出的Sony FE 300mm f/2.8 GM OSS (2024)1.47kg更是減重一半


**不講武德打破遊戲規則的Sony A1(2021)**

雖然Canon R5/R6(2020)也有實用層級的鳥類對焦,但市場贏家是深耕無反的Sony
2021年年初出的A1打破傳統DSLR的遊戲規則:高畫素和高連拍一起給你!
再送你真正的鳥類對焦!!就算目前2025年A1II出了,鳥類對焦都還是業界最強
同年年底出的Nikon Z9雖然也算第一時間跟上,但就是慢了一些
再者其他Z鏡頭都還沒有配合上,雖有龐大的F系統可以轉接,而且轉接就是麻煩
之後就是迎來中高階無反百家爭鳴的年代了:
R3(2021) OM-1(2022) R7(2022) G9III(2023) A9III(2023) Z8(2023) R1(2024)


**智慧型手機終結了數位相機年代**

還記得大學攝影社的老師和學長姊都說:要買一台隨身相機隨時拍照
拍照的機會總是一瞬之間就消失了,手邊有一台相機是最重要的

iPhone4(2010)除了是智慧型手機爆發的年代外,也是第一台有5MP的手機
iPhone6(2014)開始在手機裡面加上PDAF對焦系統和防手震
2018年開始有三個鏡頭的手機、2019年左右開始有各種計算攝影技術等等...

數位相機(DSLR&DC)的全球銷量在2010年達到顛峰,然後就一路往下持續探底
2023年的市場僅是2010年的5%左右,也難怪TG-7可以改個接頭就上市

我自己也是買了有長鏡頭的PIXEL Pro系列,從超廣角到100mm左右都用手機解決
配合計算攝影,數位放大2-3倍也還可以接受,等於是手機就有16-200mm的焦段可以用
雖然換系統之後也是在一年之內把所有焦段的鏡頭都買了,但實際上還是手機方便
除了長焦拍鳥和真正的微距以外都是用手機了

下一篇再談鏡頭 #1dcXoqVQ (DSL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3.118.43.92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38152729.A.421.html
ronbaker1樓好久不見 01/29 20:41
本人2樓長文會有人看嗎QQ 01/29 20:51
smallpig023樓推,手機世代會說這啥考古文xd 01/29 21:10
本人4樓我是大量利用ChatGPT確認記憶有沒有問題就是了… 01/29 21:18
lvlvlv2g5樓我這個人很簡單,大哥我就推 01/29 23:06
smena6樓其實手機攝影最沒辦法做到的是團隊出機,如果你有一個team 01/29 23:16
smena7樓不管是光質還是匹配焦段的問題都可以做到最極致,但問題是 01/29 23:17
smena8樓人力昂貴基層影像下降的時代你在攝影社學的那些現代親友 01/29 23:18
smena9樓(先不說案主)並沒辦法同理你花這麼多力氣得到的影像的價值 01/29 23:18
smena10樓但是望遠和微距本來就不是素人可以指手畫腳的領域,拍得到 01/29 23:20
smena11樓就是硬道理,這方面手機從來沒有興趣挑戰 01/29 23:20
本人12樓市場來說高階市場量很少,還是要靠中低價位的器材來盈利 01/29 23:37
本人13樓現在DC 無反真的被手機打趴惹 RX10也不出五代了我難過 01/29 23:38
本人14樓另外可以觀察到當代相機在侵蝕錄影專業器材市場 01/29 23:39
本人15樓如Z鏡都很醜 但很實用(可以規格化上錄影相關器材)看得出來 01/29 23:40
garraypierce16樓 01/30 00:06
shhs100024617樓 01/30 00:24
dnawars18樓手機沒那麼神 光是室內打機頂跳閃拍合照就輸慘 那個塗抹 01/30 00:35
dnawars19樓出來的HDR只會把人臉拍成大餅 而跳得好的閃光人臉會有層 01/30 00:35
dnawars20樓次的同時 投影布幕的內容還能拉回來 知道什麼原因合照 01/30 00:35
dnawars21樓尤其排排站合照 手機拍攝 每個人分到的有效畫素少得可憐 01/30 00:37
dnawars22樓至於人物寫真 以前我沒學攝影 看不出來 現在仔細看一下 01/30 00:43
dnawars23樓一定能從焦點、光影層次看出是否是單眼所攝 01/30 00:43
dnawars24樓相機這種器材的價格與專用性 帶來的儀式感 讓使用者會去 01/30 00:47
dnawars25樓耗費大量精力時間學習 運算曝光程度較低 拍攝時對光線強 01/30 00:47
dnawars26樓弱 走向更敏感 有無講究就能拍出與手機不同的人物攝影 01/30 00:47
本人27樓這十年相機市場就萎縮到剩下5叭不到…RX10/100不更新了QQ 01/30 06:13
ddd126428樓推,手機真的方便,但拿相機拍得比較開心哈哈 01/30 06:18
tweisun29樓不是話多就是你對 01/30 11:21
tweisun30樓專業相機往長焦發展是很奇怪的結論,三鏡頭就有長 01/30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