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Fujifilm 富士 X-M5 簡介+直出實拍。

攝影

40310

Fujifilm 富士 X-M5 直出實拍簡介

https://i.imgur.com/azKn45M.jpeg

一台可以放進口袋跟小包包的APSC 可換鏡相機。
富士 X-M5

此篇文章所有照片都是直出照片 (僅加框)
包含開箱照片都未有任何調整。都是手持拍攝。

phototrend在CP+訪問富士幾個問題,
其中問了關於X-M5是否是入門級產品。

以下是原文翻譯:
記者發問:
富士軟片推出了X-M5,再次回到了「入門級」市場,
而我們原本以為這個市場已經被放棄。
這個市場如今是否比高階市場更具前景?

富士回答:
渡邊純(June Watanabe):
我們認為這兩個市場同樣重要。
但這款設備(X-M5),我們並不視其為「入門級」,
對富士軟片來說,它對於吸引新用戶至關重要。

https://i.imgur.com/U8dTU35.jpeg


富士經由訪談正式說明X-M5並非入門級別,
富士想經由X-M5吸引更多新用戶。

至於會想新購買X-M5的人是為了什麼,
所以我有做過一份簡單問卷,
在調查80份有效投票中,
最高票就是小巧機身。
其次就是我害的 XD (我不認帳)

https://i.imgur.com/Xb17Uz0.jpeg

雖然投票的量底不大,但我想跟目前狀況差不多。
所以富士才會一頭把微單往小型化發展,
並積極用軟片模擬開啟社群的話題。

現在,可以更好好地回頭來看富士這一台巴掌機。
https://i.imgur.com/XTcJFEM.jpeg


說巴掌,也是要看鏡頭大小,
談機身不談鏡頭似乎也說不過去。
所以此篇會介紹幾顆適合的鏡頭
以及該鏡頭搭配後的直出實拍跟簡易心得。

幸好富士還有幾顆不錯的餅乾鏡跟小鏡頭可搭配。
搭上餅乾鏡就是強悍的巴掌機。
https://i.imgur.com/BuXzKib.jpeg

搭上XF 27mm

https://i.imgur.com/9DZWiFW.jpeg

與富士X100VI比較大小。

https://i.imgur.com/zp2l4le.jpeg

機頂上按鈕。

因為富士並未把X-M5定位為入門機,
所以機身旋鈕以及按鍵並未縮水。
包含軟片模擬都是給齊了20種。

包含6K open gate錄影,以及比X-S20更進階的觸控錄影模式。
首次搭載三麥克風系統。

https://i.imgur.com/NNUuZad.jpeg

軟片模擬旋鈕
這是一個不使用覺得無用,但一用上了就很愛的功能。

https://i.imgur.com/0xzKvhx.jpeg

後斜視圖

這裡就有三顆旋鈕。
加上五顆按鈕。
螢幕旁有五向鍵 + 二顆功能鍵
以其前旋鈕
上面還有麥克風接孔

旋鈕跟按鍵數量在小型機上都是很少看到的。

https://i.imgur.com/HaojUxk.jpeg

前旋鈕,可按壓

https://i.imgur.com/brLqb46.jpeg

富士多數鏡頭會有實體光圈環可供調整。

https://i.imgur.com/MUcWHsb.jpeg

可翻轉自拍觸控螢幕,旁邊還有五向鍵跟二顆功能鍵。
由於長期使用沒有觀景窗的無反,
是蠻習慣沒有觀景窗的機種。

https://i.imgur.com/cykITE6.jpeg

機身小型但功能多,按鈕就會偏小。
但我是蠻習慣的。
因為不管是過往的DC還是一些小型機身,
按鈕本身數量少但也都不大顆

https://i.imgur.com/oCexDKV.jpeg

單軸可翻轉自拍螢幕

https://i.imgur.com/KH7O99s.jpeg

外閃可以用支援TTL的原廠小閃燈。

https://i.imgur.com/COPuRGu.jpeg

EF-X8

https://i.imgur.com/hM4zBNz.jpeg

閃燈抬的角度夠高,使用大顆鏡頭比較不會被擋到拍出陰影。


= XC 15-45 KIT鏡頭 =

https://i.imgur.com/MTpAhx0.jpeg

首次購買我都會建議搭配原廠的KIT鏡,這顆有光學防手震,
加上焦段跟放大倍率都很合宜
是顆萬用的鏡頭。

https://i.imgur.com/48Ruf9U.jpeg


https://i.imgur.com/bkdQjBN.jpeg


https://i.imgur.com/0X0n4YZ.jpeg


https://i.imgur.com/OuD67QY.jpeg


https://i.imgur.com/H2MC0yG.jpeg


對焦上安靜快速。
蠻適合帶隻小腳架旅行自拍。

https://i.imgur.com/JJ21qbh.jpeg

(螢幕畫面經過模糊)

在應付任何場景時,色彩表現等都維持水準。
但這只是顆加價三千的鏡頭。

https://i.imgur.com/rMT5JXw.jpeg

蠻建議購買此套KIT鏡組。

https://i.imgur.com/oTXMoAC.jpeg

無論廣角拍攝

https://i.imgur.com/eyiQB7X.jpeg

還是遠距取景。

都是蠻適合X-M5當旅遊鏡使用的。

P.S.北海道照片不是我拍攝,
是由完全不會用相機的新手直接帶去北海道拍攝。
這是直出照片。
(照片使用已徵求同意)

= XF 16-50 F2.8 - 4.5 =

https://i.imgur.com/TOY5p5H.jpeg

這是一顆內對焦、內變焦、防滴防塵、
放大倍率不錯的輕量鏡頭。

可惜,這顆KIT必需搭配其他機身購買。

https://i.imgur.com/Oqhn0uY.jpeg


https://i.imgur.com/wUXDfSy.jpeg


https://i.imgur.com/VbCn2nL.jpeg


https://i.imgur.com/ePRdNmh.jpeg


https://i.imgur.com/qEFSmYV.jpeg


https://i.imgur.com/nwmiTdF.jpeg


https://i.imgur.com/jYXDFO0.jpeg


https://i.imgur.com/CeudPBj.jpeg


https://i.imgur.com/PNBRvGS.jpeg


https://i.imgur.com/75igRMX.jpeg

這組搭配雖然比較大,
但因為16-50鏡頭輕量,所以負擔也不會太大。

https://i.imgur.com/KU4OiAc.jpeg

在拍攝花朵時,可以感受到內變焦內對焦的好處。
鏡頭不會突出個長長的,近攝花朵就很方便。
因為我一直維持在50端(等效80mm)拍攝,
內變焦這樣感覺像在用定焦鏡一樣的感覺。

不過這是在陰雨天所拍攝的。
背景陰陰的。但整體色調感卻維持的不錯。
16-50的鏡頭發色也是蠻討喜的。

幸好16-50防滴防塵,
所以拍攝時我只要顧到小小XM5機身不要淋到雨就好。


最佳放大倍率在望遠端。
https://i.imgur.com/mEmY9AQ.jpeg


https://i.imgur.com/WPAl6jC.jpeg


https://i.imgur.com/d357xib.jpeg


https://i.imgur.com/OJ7n2Gg.jpeg


所以當有小蜜蜂來的時候,還是可以拍一下的。
https://i.imgur.com/AlpCjrN.jpeg


=XM-FL =

https://i.imgur.com/xR2CRpT.jpeg

這是一顆富士的玩具鏡頭,非常輕量小巧。
這顆是免錢的,當初是贈品。

超過45公分外都是泛焦,光圈F8
由於鏡頭特性,拍攝起照片會有復古的感覺。

因為泛焦,可以隨意盲拍。

https://i.imgur.com/64AfJWS.jpeg

所以也很適合黑白照片

https://i.imgur.com/6C5FTam.jpeg


https://i.imgur.com/ZHHyCuc.jpeg

在逆光的景色下,會有光線微暈開的感覺。

https://i.imgur.com/8lGu4SY.jpeg


https://i.imgur.com/BcNE2XS.jpeg


https://i.imgur.com/lFwsin4.jpeg


https://i.imgur.com/NziZzGY.jpeg


= XF 18 F2 =
https://i.imgur.com/bA5Hfnu.jpeg


一樣是餅乾鏡,但小廣角加上大光圈的特性,
夜晚穩定性更好。
而且這顆老鏡頭拍攝起來會有柔美感。

https://i.imgur.com/FWVrHMG.jpeg


https://i.imgur.com/0kx8Rwi.jpeg


https://i.imgur.com/Nhw6siD.jpeg


但這顆我比較常搭配X-T50使用.

=唯卓 28 F4.5 =
https://i.imgur.com/PX3X8Z9.jpeg

最薄的可對焦鏡頭,在日照強烈的環境,對焦迅速。
但一到暗光環境,對焦直線往下掉,
原廠鏡可以對焦上的,這顆對不上。

富士搭配副廠鏡問題特別多,建議能用原廠鏡就用原廠鏡。

搭配副廠鏡不僅對焦很容易出狀況,
色調也不如原廠鏡好看,這是軟片模擬都無法拯救的。
副廠鏡也沒支援機身修正。
還會有更嚴重的測光頻閃以及偶發的鏡頭錯誤。
幾乎問題都是搭配副廠鏡後出狀況。

X-M5很多人出現的對焦問題多半是搭配副廠鏡發生。
色調整體對比低,而且抗耀光極差,所以拍攝環境會受限。
但是二千多塊台幣,也沒什麼好要求的。


機身蓋可以對焦,可接受
鏡頭發色因為跟原廠鏡不同,
所以需要特別重新調配一組機身設定給這顆鏡頭用。
但這組配方並不適合原廠鏡頭。
而這顆鏡頭也並不能套用原廠鏡頭的機身配方。
這是比較麻煩的事情。

https://i.imgur.com/Zg2ed6F.jpeg


https://i.imgur.com/vXu1obp.jpeg


https://i.imgur.com/tDUOa7l.jpeg


https://i.imgur.com/7bFhgGC.jpeg


抗耀說明
https://i.imgur.com/qWmOMbY.jpeg

左邊唯卓28.右邊是富士玩具鏡頭XM-FL

https://i.imgur.com/GgKZiB6.jpeg

沒欺負唯卓28..我拿的是富士贈品玩具鏡頭去比較抗耀。

https://i.imgur.com/Bp9vkv1.jpeg

無論日拍還是夜拍,
唯卓28對比度低且抗耀差的表現是必須在拍攝上注意的。

=要有好看的富士色調,建議搭配原廠鏡拍攝=

簡單來個示範為什麼富士相機還是要搭配原廠鏡頭。
因為搭配副廠鏡頭的色調會有微妙的變化。

富士 X-M5 機身,手動固定曝光,
光圈/快門/ISO都固定一樣,配方也一樣
純粹就是馬上抽換鏡頭拍攝而已。

原廠XF27mm 跟唯卓 28mm的色調相比。
立體感會消失,部分有偏色,
這是很難只靠配方調回來的。

為求光源固定,採用室內拍攝讓變因減少。

但現實中環境光源是很亂的。
環境光源越亂,原廠鏡跟副廠鏡的色調會偏差越多。

所以如果追求富士直出色調的,
還是建議搭配原廠鏡頭。
這種微妙差距,會造成照片的立體感消失,
細節上部分色調也會有所不同。
會讓照片變得比較平凡。覺得反而失去軟片模擬的意義了。

題外話,
拍攝這組照片時,唯卓我對焦好幾次才成功,
副廠鏡的對焦上也跟原廠鏡有差距。

https://i.imgur.com/ghAlehZ.jpeg


https://i.imgur.com/gW0sysD.jpeg


副廠鏡便宜,所以消費者選購上是沒問題。
但如果一個大評測網站去評測富士相機卻用副廠鏡去評測,
則屬搞笑。
基本上參考價值不高。

選擇參考評測時,
還是注意一下這個評測接的鏡頭是不是原廠鏡比較妥當。

=XF 27 F2.8 =
https://i.imgur.com/wigSNZm.jpeg

一代鏡可能會有斷排線問題,
建議直接購買二代鏡,還有防滴防塵。

這顆對焦的速度比起XF18 F2會更快一點。
但放大倍率普普。
不過多一點體積,在抗耀上,暗部對焦,色彩濃度等等,
都會遠遠勝過唯卓28….
光圈也比唯卓28還大。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了。

https://i.imgur.com/6oy0d5d.jpeg


https://i.imgur.com/SaenMdi.jpeg


https://i.imgur.com/z0I3aMQ.jpeg


https://i.imgur.com/Y2ODsD7.jpeg


搶拍貓咪也很有效率,
直接切到AUTO相機都幫忙設定好。
夜間搶拍貓咪對焦的準準的。
27mm這顆鏡頭拿來拍貓咪距離恰到好處。

https://i.imgur.com/Z9Ld0rY.jpeg


https://i.imgur.com/mxjnVLU.jpeg


拍攝起霧的山區

https://i.imgur.com/C0EIEzC.jpeg


======

https://i.imgur.com/afAhu9R.jpeg


其實這台帶出去的時間會比X-T50以及X100VI高,
因為太小巧好帶了,我常常就塞在口袋裡面拿起來就拍,
包包如果東西太多,我也是只放X-M5.

很高興這次的小型機身,富士並沒有做入門機的閹割。
畢竟,富士對於這台的定位是小鋼炮,而不是入門機。

軟體上並沒有任何閹割,X-T50軟體有的,X-M5也都有。
而且X-M5也把X-S20的錄影功能再度強化。
硬體轉盤跟功能鍵能塞的都塞進去。

總共四個轉盤,裡面有二個自定義轉盤,
五向鍵外加七顆功能鍵,
還有實體快門跟觸控翻轉螢幕。
加上富士原廠鏡頭多數都有光圈環可控制,
操控上是蠻不錯的。
很多APSC機種還不見得給到這麼多。

軟片模擬給齊全二十種沒有閹割,
五代晶片的對焦系統也未有閹割。
強化錄影介面跟內建收音以及跟位置不錯的麥克風接孔。

2600萬像素感光元件在高ISO表現上也會比4000萬像素好一點。
佔據記憶卡空間也會省很多。

除了小型化必要性的拿掉觀景窗/IBIS/內閃以外,
X-M5的確沒有各家入門機的閹割手法在。

可能很多人也不曉得,
X-M5的人像柔膚是目前富士最新款的。
也就是X-T50跟X100VI都是比X-M5還舊款一點的。
X-M5拍攝人像上表現也更好更自然。
喜歡使用柔膚功能的,或許也該考慮這一點。

入門機最常見的就是處理器能辦到,
卻軟體閹割功能。

過往的X-M1是妥妥的入門機,當年被軟體閹割的很兇。
https://i.imgur.com/jKOol8G.png


其他品牌的入門機所做的軟體閹割就不多列出來了。
(處理器能辦到,但卻做出軟體閹割即是入門機)
其他品牌入門機的軟體閹割是割更兇的。

甚至也有機身體積足夠塞下旋鈕跟按鈕,
卻故意精簡按鈕跟旋鈕的入門機設計。

這些都是很簡單可以判斷是不是入門機。

我印象最深刻的入門機是Nikon D40的三點對焦系統...
(只有三個對焦點)

富士常見的入門機軟體閹割就是把軟片模擬數量砍掉。
(可以藉由網路查詢過往資料應該都很清楚)

目前富士實質在售的入門機應該是X-T30 II
(舊款對焦系統.已經不再更新的軟片模擬。)

我把我手指放進去握持X-M5上面拍好了。
這樣可能比較清楚XM5富士已經塞入多少操控旋鈕跟按鍵了。

https://i.imgur.com/mpm4Ng5.jpeg

背面其實拇指握持區握入後,
其他的滿滿都是旋鈕跟按鈕提供操控。

能塞的都塞下去了。

https://i.imgur.com/GVeZ7A9.jpeg

正面,應該也看得出閃光燈機構塞不下了。

拔掉IBIS讓長寬極度縮小。
https://i.imgur.com/6heshlq.jpeg

(IBIS增加厚度不多,
主要增加的是佔據面積給防手震用)

觀景窗,留給X-E5塞。但機身體積會大一點。

但也有保留實體快門。
不像很多入門機只剩電子快門。甚至有的還沒熱靴。

X-M5沒有做出任何軟體閹割,機身操控塞滿滿。
所以富士才會說明X-M5並非入門機。

富士微型化機身的走向是蠻明顯的,
富士寧可拔掉硬體也要去做微型化機身這件事情。
GFX100RF就是目前富士走向設計。

接下來今年還會推出X-E5,以富士目前產品規劃來看。
X-E5也是小型化機種。
X-E5將會是X-M5搭載旁軸觀景窗的機種。
其他規格估計就是跟X-M5一樣。

至於X-E5會不會有IBIS就不得而知,
畢竟富士想要做的應該是微型化優先。
而搭載2600萬像素的可能性蠻高的。

這個有簡單做過問卷,
X-E5在有效票76票中,
其實猜測有無IBIS各大約佔一半。

https://i.imgur.com/ZepODRS.jpeg


並且今年將會推出XF23mm的餅乾鏡,
估計是搭配X-E5成為該機種KIT鏡。
光圈多少不知道,但會是一顆23mm餅乾鏡頭。
這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有買到X100VI的用戶,應該就不用特別去搶X-E5了。
X-E5的規格估計不會打到X100VI

但將會是一台有觀景窗的極致巴掌機種。
對X-M5沒有觀景窗有怨念的,可以期待一下X-E5的推出了。

--

飄下的絲線.敲出叮咚的音符.圍繞著冷列的空氣.像是紛亂的情緒.

20070403

本文未經允許,禁止無斷轉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08.1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43015936.A.0F3.html
heavenbeyond1樓感謝介紹。可是...這台就真的是入門機啊... 03/27 06:38
signm2樓問題是買不到 03/27 07:15
QmaxQ3樓期貨型商品,剛上的時候在bic 有看到現貨 03/27 07:23
lingling05224樓無敵的色調,這次Xm5 的推出,可以讓人期待之後xs 03/27 07:31
lingling05225樓30的改款了。 03/27 07:31
devin03296樓規格相當的入門 03/27 08:31
sjclivelo7樓沒有觀景窗硬傷 03/27 09:01
ddd12648樓感謝用心測試 03/27 09:06
lyphard1219樓感謝分享 03/27 09:06
murmur3810樓這台現在也不想排隊了 等看看有沒有X-E5再第一時間去排 03/27 09:08
LoveNote11樓買不到阿,預購排隊也可以就沒有店可以排 03/27 10:00
nathan200012樓富士有富士的玩法,拍照永不退流行,近年新機種強調 03/27 10:09
nathan200013樓的都是錄影,玩法不同. 03/27 10:09
ericno15314樓我朋友上禮拜去排1000多號 給各位參考XD 03/27 10:50
polarfox15樓很漂亮 03/27 10:59
hydra7816樓我等X-E5 03/27 11:03
okay556617樓買不到 結案 03/27 11:33
wbenjin18樓聽說X-S系列以後沒有了 03/27 12:57
smileahpain19樓等明年看看X-PRO4會不會上... 03/27 13:07
kalmia20樓產線都在做美容健康補給品了 相機加減賺 03/27 14:07
dashonyu21樓富士的色調真的讚 03/27 14:44
schweamen22樓讚讚 03/27 15:46
jhs71004123樓小鋼砲入門機,已賣,繼續用XT30II就好 03/27 15:53
sam35230624樓靠腰1000多號 03/27 16:14
callmelanpa25樓說入門的可能不知道這台出機率可能比x100系列高呵呵 03/27 17:12
callmelanpa26樓 03/27 17:12
n6120827樓建議浮水印稍微改一下 03/27 17:31
n6120828樓四五種字體看得亂又累 03/27 17:31
alwayshigh29樓二月初就破千了...只能等也不知道啥時,學到教訓打算 03/27 18:45
alwayshigh30樓XE5公佈先下再說 囧 03/27 18:45
更多開箱
[開箱] K&F Concept KF13.176 10L 單肩相機包
[開箱] Lumix S9 銀橘版入手與心得
[開箱] Compagnon Backpack Gen III
[開箱] Leica 28/2 ASPH v.3
[開箱] Fujifilm X-M5 簡單開箱
[開箱] Panasonic 100-400mm II
[開箱] Pentax 17:底片和我,有時還有一點光
[開箱] 銘匠光學膠卷造型補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