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特別有要求的愛好者多半是 A7C 系列好,能帶出門永遠是首要考量,
但是 SONY 砍的東西對專業或有追求的人來說也還真是硬傷。
譬如一個好像無關緊要的僅電子前廉+最高1/4000快門,
就硬生生把白天F1.4鏡頭光圈全開封印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b4y147NP/
如果不在乎這些散景差異,那好像也不用買到F1.4甚至全畫幅了。
而且使用機會也沒想像中低,
找了上次拍人像的圖,夏天室外陰雨天早上十一點才開F1.8就已經有快門1/8000了。
列一些跟 A74 的主要特長,跟我作為非專業但有要求的用戶角度來看的簡評。
A7C2優點
。體積輕便
單單這個理由,即使 A7C 一代一堆鳥問題還是大賣
便攜能隨身帶就是很多人先決條件的門檻了
。七級防震
乍看之下是很令人心癢的升級
但是仔細一想,SONY 被罵防手震爛主要是錄影,通常拍照是夠用的
要嘛升級到 A7R5 那種錄影時有感的差距,要嘛像 M43 拍照可以手持一兩秒以上
如果升級只是提升0.x秒時拍照的成功率,那好像就還好
。AI對焦
其實...我不知道 A74 對焦哪裡不夠用了XD
對要拍特定主題的人比較重要吧?真要說我覺得 A73 就相當強了
只是我習慣用物件追蹤,所以還是要至少到 A7C 等級對焦才夠用
。套LUT顯示
專業用戶方便,但我目前還好,即使拍 log 監看灰一點感覺也沒啥問題
。介面更新與一些AI功能
沒用過,感覺有當然好,沒有也無妨
。對焦包圍?(不確定)
拍風光時有近前景時用得上,比手動拍方便,但我目前也沒在景深合成的
。延時直出影片?(不確定)
這功能我不清楚,不是 A74 也能用 S&Q 拍延時影片?我沒用過@@
A74優點
。雙卡槽/CFA
對專業用戶很重要,我目前沒壞過卡,V90也夠快,所以暫時覺得這不是剛需
。1/8000快門,純機械快門
有1.4光圈鏡頭或者白天戶外拍人像需求的話算是剛需,除非你不在乎散景
。EVF
雖然 A7C2 放大率有變大,但效果存疑,一代 EVF 我基本不能接受
你評估看看自己室外常不常用 EVF 就知道這有多重要了
。握持手感
A7C2 握把比起一代有改進,但還是沒有 A66/6700 那麼深
這也是一代我最無法理解的閹割,二代握持改進後希望能接受
。搖桿,多幾個按鍵
用起來挺爽,但沒有也能克服
。不過熱
對需要長時間錄影的專業用戶重要
。閃燈同步快門1/250
我的使用場景目前沒差
。全尺寸HDMI
對錄影專業用戶監看應該很重要,我用不上XD
對我而言嘛,
單機的話我多半還是選 A7C2,因為我相機主要是旅行用,
但最佳解我覺得可能是 A74 + A6700 這種搭配。
因為 A7C2 有些砍的點,譬如 F1.4+1/8000 的閹割,
衝全畫幅的理由,不就想要大光圈散景虛化跟更好的高感,
如果大光圈被限制那我好像沒必要硬要上全畫幅啊,APSC 不是更便攜?= =+
A7C 一代我最不爽的點就是握把跟 EVF 閹割到連自家 APSC 都不如,
不是閹割一點點,而是真的難握又難看,明明自家已經有成熟產品還負優化...
A7C2 握把跟 EVF 雖然有進步,但好像還是比 A66/6700 那種老模型差的樣子。
補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dECG149Ia4
看了這比較,比起 A66/A6700 手把應該還是比較垃圾,
這真的是從一代被砍得最不爽的點,EVF 還能勉強解釋成改全幅空間不夠,
握把明明有用好幾代的最優解,非得新設計一個(兩個!)爛握把,幹你 SO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