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谷垂降,簡稱溪降或瀑降
結合了登山、攀岩、溯溪及繩索技術
不論在台灣或世界上都是屬於小眾的極限運動
除了操作的危險性以外
野外的蜂螫蛇咬跟崎嶇的山路都是溪降者的考驗
我自己就曾發生一架完繩,結果被不知道從哪邊竄出的赤尾青竹絲咬上,果斷拿扁帶加壓
撤退到醫院打血清,結果必須住院觀察的經驗
但是但是但是
台灣溪谷的壯觀與精緻,是屬於世界級的美景;歸功於台灣地形陡峭狹長,世界上很少有
適合長天數溪降行程的地形,台灣却多不勝數。目前台灣的溪谷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被探
勘中,同時也吸引著世界級的頂尖溪降好手來台探勘朝聖
這是連住在台灣的我們
都不曉得的寶藏
溪谷的攝影手非常稀少
跟來自日本的壓縮機差不多
我沒有那些高手那麼厲害
頂多走一些稍微進階的路線
分享幾張中南部的溪谷照片
https://i.imgur.com/3KNaKYQ.jpg
https://i.imgur.com/rUueeU6.jpg
https://i.imgur.com/ZHaFeSh.jpg
https://i.imgur.com/LEvtYXE.jpg
https://i.imgur.com/SgCNLCn.jpg
https://i.imgur.com/eITAbvH.jpg
https://i.imgur.com/mmgzVfD.jpg
https://i.imgur.com/YKcHk0w.jpg
https://i.imgur.com/gGWN8S6.jpg
https://i.imgur.com/XImA8M5.jpg
https://i.imgur.com/AGRLhkE.jpg
機身鏡頭:
Olympus EM5 iii +12-40mm PRO
這個組合是我心目中的唯一選了
機身鏡頭都有防滴防塵,水花飛濺的場合都不用怕,這組合機身還可以直接進行2倍數位
裁切,應該是通用組合最佳解
我帶相機進溪谷時其實也沒作什麼保護,頂多用毛巾或衣物把相機包起來,起一點緩衝作
用。不過有些地形逼不得已需要跳水的時候,相機在包包裡經歷了什麼我也不知道,果然
非常愛護相機的人才不會帶相機進溪谷啊
技巧解說:
其實好像也沒什麼技巧,我都是拍完就進LR了,拍溪谷跟拍運動煙火蠻像的,自己要想辦
法找到適合的位置抓拍,好的時機通常猶豫一下就沒了
有時候為了想拍多一點好畫面,會必須充當隊伍的攻擊手去架繩及垂降,可能需要的溪降
技術還比攝影技術含量高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