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就從義大利渡假及日報的民調報導開始。
說真的難怪引來本尊們的反感,因為就真的是把話往人口裡塞。
但說啊,找D.W來演查爾斯真的是太美化了,可是也傳達了那種想但是又不太敢,被母親與
職責給壓死,但又想要找破口的感覺。
而到此讓人印象最深又不捨的居然是法耶德-多迪父子的段落。
而對應的則是黛安娜想要為自己發聲卻被打壓,還傷及無辜的部分。
老法耶德自年輕起,因為自己低微的出身於身為殖民地人民的自卑感,讓他立志一定要出
人頭地,能與英國王室平起平坐的想望似乎注定了最後的悲劇。
而也感覺他最後反倒成了另一個王冠的囚徒,而且賠上了太多。
至於王室在這前半段,感覺就是利用自己名望予取予求,占便宜的一群。
從布列塔尼亞號的維修問題到討回溫莎公爵私人物件...等等都是。
喔,老法耶德與老貼身助理間的互動與後來的相知相惜也很感人。
兩人間從原本的存有隔閡、猜戒,到最後發現原來彼此間的共通之處遠超出自己的了解。
到最後成為十分知心、如密友般的關係。
接下來鏡頭又轉回女王與家人的身上,而再度證明了或許歷史與悲劇總是會重演,人唯一
能做且該做的,就是從中學習到教訓,不讓同樣的遺憾再度上演。
這一段的主角應該就是兩代公主了,長公主瑪格麗特曾有過的那段刻骨銘心、不受祝福的
珍愛戀情,雖然好不容易與舊愛重逢,卻發現早已時不我予。
而公主安妮、王子安德魯甚至是查爾斯也碰上了類似的難題,同樣被王家視為禁忌的D字給
束縛,眼看著就會步上與阿姨同樣的宿命悲劇。
但或許安妮是幸運的,一來沒有承繼王位的天職重擔,二來有個同病相憐的阿姨為她抱不
平,讓她終於能與真愛共結連理。
雖不圓滿,至少終於有人能跳脫悲劇重演的窠臼,找到新生。
可是,等劇情走到查爾斯跟黛安娜形同水火,最後在女王允許、梅傑的協調下終於離婚的
部分,給人的感覺就是...還是很給當今英王查III面子。
編劇在這部分給予了查爾斯與卡蜜拉兩人更多的轉圜空間,鋪陳了很多兩人相互扶持度過
這段風雨,還彰顯這位當今的英國王后為人是多麼的低調、謹慎、得體,十足具有擔任王
者配偶的絕佳風範。
至於查爾斯則是被描述為有心推動改革,但卻礙於身分限制所以有點有志難伸的人物。
就連想要多了解人民、想接個地氣都會被唸個幾句、被賞臉色。
所以說是值得可憐的、同情的一枚。
至於D的部分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然後把她對於弱勢的關懷等,讓她贏得人心的部分草草帶
過,甚至有點暗示她開始這樣做是有點私人(心)的,就是一個需要找地方殺時間的貴婦那
樣。至於被騙接受專訪的部分就是想說其為人有點沒腦袋,沒有顧及大局吧?
因此也多少描繪了威廉對自己母親的作為也有為難、無法接受的感覺。
(個人看法)
但想這多半是因為本劇的焦點是溫莎這家人,所以D明顯的就只能當個襯托主角群聖光的配
角,絕不能搶去光芒。
然後是用羅曼諾夫家族的悲劇做引子來講述女王與親王間的歧異與相處之道。
(包括對親王親密女性友人的默許)
從喬治五世夫妻因各種公私因素不願意向自己的表親伸出援手,而讓羅曼諾夫一家慘死來
影射親王在這段婚姻中所被迫做出的各種忍讓犧牲,以及相處間的矛盾。
可是身為公眾與王權的象徵者,無論內心有多麼的澎派洶湧,也不能太過流露情感而誤事
/示弱是女王為人處世的準則。
再者就是,雙方儘管有許多地方沒有交集,甚至是南轅北轍,但不過度干涉或是不會為對
方刻意改變自己去迎合,或許才是能長遠走下去的要素。
本季的開頭與最後均是以女王所鍾愛的海上行宮布列顛尼亞號的下水儀式與退役來呼應,
似乎也是在暗喻時代的浪潮是無法阻止的,終究得要接受與放下,才能迎向未來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