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自川巴子FB
https://bit.ly/43PuLfc
好久沒發文了
今天來就我所知道台灣火鍋50年來的
變化,文比較長,有興趣的請耐心的看完,贊同的幫忙轉發,謝謝囉
台灣第一間麻辣火鍋的祖師爺是寧記,當時開在安和路一條小巷子的小公園對面,蔣老闆永
遠看到的都是穿個白色汗衫,親力親為的打理一切,
在我這個4年6班,
那時才20啷噹歲,吃趟寧記是很奢侈的一件事,寧記火紅後,陸陸續續開了李記,沈記,盧
記,藍記,,,,
那時在信義路上的太和殿是港星來台灣必朝聖之地,
在東豐街的黑武士是當時高級酒店小姐帶客人吃宵夜首選,太和殿,黑武士的消費,更是一
般人望塵莫及的,
當年沒有鴛鴦鍋,就是麻辣鍋,而且火鍋料最多也就10~15樣
第一間麻辣鴛鴦鍋
是藝人胡錦和新聞主播顧安生在大安路巷子開的天辣子火鍋,那是台灣影視界人的聚集地,
另外石頭火鍋的代表店家是南京東路的韓香村,沙茶火鍋的代表店是西門町的清香沙茶火鍋
,銅製的涮羊肉鍋則屬在和平東路老電力公司餐廳最出名,台式的火鍋在榮星花園旁的羊雞
城是一位難求,圓環旁的天喜石頭小火鍋和在民生社區的茜茜涮涮鍋是當時小火鍋的名店,
我在2001年在上海外灘開了全上海第一間台灣風味石頭火鍋,但飲食習慣不同,又增加川味
火鍋併行,我沒有像有些火鍋業者是去拜師學藝,當時我店裏廚房都是四川人,我問主廚願
不願意教,不教就走人,強逼學會的,2003年3/29因SARS回台灣,一時回不去上海,在4/30
號頂讓下復興南路的店開了川巴子火鍋,當時鍋有17種,四川的酸菜魚,水煮年,陽郎雞,
啤酒鴨,,,等等,還有東北的大骨頭鍋,雲貴流行的酸湯魚(店裏的蕃茄魚片鍋,因我覺
得,酸湯名稱不雅而改的)上海流行的香辣蟹一鍋兩吃,
川巴子剛開幕時,我是沿習了單點方式,殊不知那時台灣在我離開的那兩年,竟然已經歷了
一場大革命,
由公館汀州路開始了,299火鍋吃到飽,飛天,天外天,亨記,麻辣王,,,,從公館到東
區,台北市遍地開花,火鍋的代名詞就是299吃到飽,火鍋料不勝枚舉,但我的成本高,也
順應潮流,將單點改為395吃到飽,我再去探訪那些麻辣火鍋前輩,已經收的收,擋不住大
勢所趨,
川巴子在SARS疫情最嚴重時開幕(2003/5/18)
好在當時疫情只短短3個月就結束
那年代吃火鍋就是聚餐首選,大陸口味火鍋天香回味,小肥羊,譚魚頭曾來台灣採點,但最
終只剩天香回味南京店尚村在,2006年,汀州路上突然冒出一間“馬辣”
又掀起了台灣火鍋第二次革命,
哈根達士冰淇淋含火鍋395吃到飽
可知當時哈根達士冰淇淋非一般人吃的起的奢侈品牌,
每人都想去馬辣多吃幾球冰淇淋就夠本了,
馬辣一出來,就將那些299吃到飽打個措手不及,唯有天外天挺了下來,
川巴子開幕同期,老四川,鼎王,各在中南部開始,這兩間顛覆了火鍋店平民化裝璜風,改
為時尚和復古風格,鼎王更是以
服務人員的90度鞠躬特立風格,那時和川巴子走的是特殊鍋底(17種)小菜(17種),最引
人的麻餅,乾拌麵,
和馬辣相庭抗禮,
2008年滿堂紅出現了,將較昂貴的火鍋肉,整塊放在玻璃櫥展示,漸入頭角,也將台灣的火
鍋消費者慢慢將注意力瞄向了肉品,
小火鍋也如雨後春筍般的開,在雙城街,民生社區開的“好食多”小火鍋,主打的是大盤肉
,
帶動了吃肉吃過癮的風潮,隨之而起的,肉多多,多多肉,大盤肉,,,
台灣人摹仿趕流行開店速度之快喔
在大安路上的橘色
號稱火鍋界的LV,出入都政商名流,
橘色帶動了海鮮火鍋的新潮流,因橘色消費大概2500/人太昂貴,因應而起的一些較平價
介於700~1000的海鮮小火鍋應運而生,在海鮮火鍋後又出來了和牛吃到飽,龍蝦海鮮吃到飽
,現在火鍋是吃食材,吃裝璜,吃擺盤,口味已經在其次了,
在20幾,30年前吃火鍋是吃味道,吃氛圍,吃熱鬧已經不同了,
火鍋又稱圍爐,打邊爐,朋友家人相聚,把酒言歡,麻麻燙燙,隨性喝著高梁,不拘小節才
是暢快的,從以前看港片,不論是古惑仔片還是劇情片,場景是用餐的
幾乎都是吃火鍋,在眾多的餐飲項目中,火鍋的店家數是最多的,是士農工商,最接受的餐
飲,
以上是我經營餐飲業40年,看著台灣火鍋的一些重要的改革,敬請各位餐飲前輩,餐飲同業
的指教,川巴子在2020年又經歷了,第二次疫情的洗禮,
我依舊靠著支持川巴子的老朋友撐下來了,
非常感念常常來了鼓勵我,火鍋不能少了我這一味
感謝再感謝
那圖是2003年5月18川巴子在復興南路開幕時所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