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開始前4-5年太貪心 想一步登天 玩權證 吃了兩次歸零膏
: 後來就轉存金融股跟價值投資 一半一半 分散打
: 以國內現股為主 績效就普通跟大盤差不多
: 這2-3年 似乎領悟了一些神秘力量
: 開始重壓派的價值投資
: 自認算有點選股能力加上運氣不錯
: 績效還不錯 翻了不少倍 大概在80m-90m台幣之間
: 最近自己提了離職 打算退休了
: 想說少了部份穩定的現金流 原本年薪1.5m
: 如果再次遇到下殺 不想心情震盪太大 過的舒適點
: 在太太的要求下 她希望抽出4成資金 約30-40m去做其他配置
: 其他我自己繼續台股主動操作
: 我也認同
: 太太年薪1m 還是會持續工作
: 目前打算拿個10m-15m去買好一點的自住房
: 其他還有約20-25m要配置
: 做點資產配置順便做點稅務規劃
: 海外投資我是第一次碰 所以來貴版請教
: 問題1:
: 打算每年我跟太太各匯幾十萬到2.4m給兩個小孩
: (看自己的每年績效為主 有賺就一直提撥)
: 目前還在思考幫小孩的配置 希望以被動ETF為主
: 打算只買不賣 放20年之類
: 不太考慮債券特別股之類的 希望是不配息來減少稅
: 希望長期累積預期的報酬率高一點 期間回檔深一點我也可以忍受
: 順便等小孩長大 有個實例 教他們複利的威力
: 不考慮台灣50等國內基金
: 因為自己主動選股已經在國內了 想分散點
: 目前想到有QQQ之類的 是否有更好的建議?
: 不考慮再平衡 或是太複雜的配置 頂多買兩支50%-50%
: 年初丟一筆錢 設定好每個月讓系統無腦扣
vwra是最合理的配置,不配息,稅務成本低又分散到全世界股市長期成長。
可能唯一缺點,就是英股複委託(或是用ib海外券商)目前還沒辦法作系統
自動扣款買入。還是需要自行買入,但其實建議,放20年的投資,
年初一次買入和每月扣其實差別非常小,如果要省事就是建議
一年一次投入買了就不管它就好。 對英股複委託來說一般這樣
也比較省手續費。 (另外,這麼大資產應該可以去談好些的手續費)
: 自己打算抽出約1000-2000萬
: 買些特別股或是債券之類的
: 目標是 平時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 假裝發薪水給自己 太太這樣才有安全感...
: 希望是殖利率有4-5% 崩盤的時候 貝他值很低
: 國內想到的是中華電信或是金融特別股?
: 但台灣系統性下殺的時候 海外不一定系統性崩盤 希望分散點風險
: 希望以海外為主
: 國外是否有類似或是更好的產品?比如更少的稅 風險差不多但殖利率更好商品?
雖然我自己並不支持要追求高殖利率(拿配息對財務沒有實質的幫助
不求配息率的 簡單股債配的 風報CP值一般更好)
但如果真的有需求,可以提供一些,能拿較高配息,但不致於太傷害到
報酬/風險 比例的可能選擇。
首先海外高股息股不太建議,因為高股息不代表高報酬,反而很多時候是
被拿更多的稅傷害報酬。對於崩盤時的保護也不足。(美國公用事業類股
大跌時會跌比較少,beta比較小,但還是有稅的問題,再來平均而言
配息率也沒這麼高,大概3%左右) 當然如果能找到適合的
像英國這類沒股息稅國家的 公用事業低beta高配息公司,
那還算是可能的合理選擇。
再來那種用衍伸商品「製造」高配息的例如QYLD之類也不推,
沒有什麼降低崩盤風險的效果,還多增加成本傷害報酬。
所以接著講到原po提到的債券或特別股。
首先,很幸運的是,現在債券比起去年,在下殺一波之後變便宜了,
所以要能到4-5%殖利率的解方變多了。
第一種是長期投資級公司債
以要符合「貝他值很低」的這個前提的標的來說。最好是投資等級的債券。
目前美元計價的 長期投資等級公司債 到期殖利率已經超過4%(到期殖利率
和配息率不同,更能反映預期報酬,一般也會和未來的預期配息率相差不遠)
例如splb這支長期公債ETF (同類型的vclt也類似,但spdr有每日數據更新)
目前的到期殖利率4.01%,配息率4.14%。
長期投資級公司債與 美國股市的月相關度大約在0.2-0.3左右,
相關性算不大,但遇到真正大跌(金融風暴或2020年疫情)
的時候還是會下跌,只是會明顯跌得少很多。
美國上市的長期公司債ETF的配息也會被課30%的稅,但選對券商第二年大約會把其中
80%-90%左右退回,所以相對而言稅務成本算比較合理。
(標的就是splb或vclt都是費用率低的好選擇)
第二種選擇是高收益債,現在美元高收益債的到期殖利率和配息大約會在5-6%上下
比長期投資級公司債高。
(高收債一般配息率會低於到期殖利率一些,因為要考慮較高的違約比例)
但同時它與股市的相關度高達0.6以上,在股市大跌時也會大跌(雖然還是會跌得少
一點) 所以還是需要考慮是否符合需求。
美國上市的高收債ETF的稅務也累似,會被課30%的稅,但選對券商也大概會退80-90%
相關標的美國較推ushy費用率比知名的hyg或jnk要低。
如果能用英股的xuhy也不錯,可以再把小小的稅也省下。
第三種是市政債CEF:
美國投資級市政債(地方政府債)
目前如果長天期大概可以到3%,中短天期是2字頭,非投資級
大概4%上下。
但以投資級市政債為主摻一些非投資級的CEF可以配4%多甚至5%多,
為什麼呢?因為使用槓桿,
也就是這些封閉式基金,用各種工具借錢去買更多的債券。
(所以也先想一下,想不想借錢投資,不想的話這就不符合需求)
投資級市政債與股市關係也差不多是0.2-0.3,
原本投資級市政債的風險程度還比長天期
公司債略低一點,但加上槓桿之後就不是了,在股市下跌時最大下跌
一般會比公司債還要多。
另外CEF不是被動操作,所以有較ETF高的費用(還有借貸成本)
以及主動操作風險,都是需要考慮的。(也因為每支操作方式都不同,
需要作較多功課去選標的)
市政債CEF的優點是,在大多的券商都不會扣30%的稅,
少數會扣的第二年也會全部退回。
第四種是 特別股(含ETD)
真正的特別股和ETD其實不太一樣,後者性質是債券,也就是沒違約一定要付息,
前者是公司不賺錢就可以不付息。 稅務上也有差別,對台灣人來說
ETD不扣稅,或ETF中扣的稅可以退,但特別股股息就要被扣稅。
這類資產目前平均殖利率約5%多,但因為會有特別股不發息的可能,
配息率在4-5%之間。
首先這類資產算是風險介在股債之間,和股市的相關度大概在0.5-0.6左右
看起來甚至比高收債還好一些。 但股市大跌時一樣也會跟著跌。
但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是這類資產發行者大多是金融業,因此與 前述
的兩類公司債相比,風險集中在單一產業,這會有什麼問題呢?
就是如果是一般的熊市,會比股市好,但當
當金融業特別糟的時候,它不僅會股市一起大跌,甚至跌更慘,
以這類資產的ETF PFF為例,在2008-2009的金融海嘯美股
整體大約最多跌近50%,但PFF的最大下跌竟然是65%,不僅
沒有保護作用,還更慘。 這個是持有這類資產必須先
認知到的風險。
這類資產如果買美國的ETF,會被扣30%的稅,會退回一部分
(屬etd債券部位配息)但比例不高 所以稅務成本不低
所以如果想要配置這類資產,比較推薦 英國上市的
prfd這支ETF,可省下不少稅務成本。(
prfd還是會被美國政府先扣15%股息稅,
但台灣人拿到配息就不扣稅)
但這支交易量比較小一些,有時候會遇到買賣價差大的狀況,要
儘量避開。
--------------------------
這四種資產都符合4%以上,而且我認為至少「配息」不是只是「假裝」而是
真的是資產本身的產出利息,而且風報比和成本還算合理的。
因為各自有優缺點,各配置一部分分散彼此的風險缺點也是很合理的作法。
然後我這邊都只講ETF,買個別債券或特別股當然也是一種作法,
但選債跟選股一樣,都是主動投資,有輸有贏,這部分我沒有研究,
也認為選債勝出並沒有這麼簡單(債券市場比起股市更是法人的天下)
,如果原po能找到合理的有效選債方式,能獲得更好的風報比,
再加上適度分散也是合理的作法。
但如果沒有的話,選擇省事且風險分散較佳
的ETF投入這些類資產,我認為仍然是合理的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