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施工太吵!台灣首個離岸風場被動聲學長期研究 證實魚類減少大合唱
2024年10月22日
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 袁慧妍報導
近年離岸風場急速發展,影響水下生態問題亦備受關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
船學系以及國立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團隊的長期研究顯示,離岸風場建設,
尤其是在打樁過程中產生的高強度噪音,令風場週遭石首魚科魚種減少「大合唱」。研究
結果刊登於知名國際期刊《海洋污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這也是台
灣首個在離岸風場進行的被動聲學長期研究。魚類專家邵廣昭則認為,魚類減少原因眾多
,需累積營運後幾年的較長期資料,或是和對照組資料比較才能證明。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068844103_ed646c7eb8_b.jpg
海洋風場位於苗栗外海,區域與極度瀕危物種白海豚的棲息地直接重疊。圖片來源︰海大
新聞稿、助理教授Shashidhar Siddagangaiah於2021年1月14日拍攝
海洋風電2019年商轉 海大團隊佈聲學監測站
台灣首座離岸風力發電廠、位於苗栗外海的海洋風電由22台渦輪機組成,發電量高達
128MW。首兩台風機在2016至2017年間商轉,其餘20台風機則於2019年開始商轉。
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現任特聘教授陳琪芳及博士後研究員胡惟鈞,自2014至
2019年間,在海洋風電風場邊界設被動聲學監測站,團隊將錄音機安置在海底18~20米深
處,距離風機200公尺到5公里不等、距離苗栗龍鳳漁港約5公里。錄音機採樣頻率為48和
96kHz,錄製時間為1小時;每年進行監測兩至三次,每次天數會受天氣條件、記錄器可用
性、船隻與人力等因素影響,每年總監測天數從109到226天不等。
研究發現,苗栗500~2500Hz頻率範圍的水下聲景,受兩種「大合唱」強烈影響,推測為
石首魚科的兩個物種,其中一種編號為「類型2」(Type 2)的物種是姑魚(學名:
Johnius taiwanensis),另一種編號「類型1」(Type 1)的物種則未被辨識。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068917904_f45fdd6ea4_b.jpg
相關水下噪音長期監測站(N1位置)設於海洋風電風場邊界。圖片來源︰擷取自海大離岸
風場水下噪音影響海洋生物長期研究論文
研究發現:石首魚科大合唱並沒有持續整個夏天
研究團隊說明,發聲魚類在魚群行為、領地防禦、覓食和產卵期間,會以合唱方式維持社
群凝聚力,而不少魚類依靠聲音進行交流及維持生存功能。而除了天然因素(比如月相、
潮汐、季節…等),過往已有研究指出,人為活動造成的水下噪音增加,或影響魚類發聲
、游泳速度、社群凝聚力與方向改變,甚至會令聽力與組織受損,嚴重恐造成死亡。
2014到2018年間,研究團隊曾在距離本次監測站90公里遠的彰化進行另一個水下聲景研究
,該水域當時尚未興建離岸風場,在沒有明顯人為干擾的自然氣候和天氣因素下,該次研
究記錄到類型1及類型2兩個物種,通常會在3~4月逐漸發出第一批聲音;6~8月則會表現
出一致合唱,合唱的強度與持續時間也將達高峰,持續時間約從晚上6時至清晨5時;隨後
歌聲會慢慢減少,至10月底左右結束;12~2月則不會合唱。
然而,這次苗栗海洋風場邊界的水下聲景研究則發現,即使在同一季節,不同年份的合唱
模式也不一致。2014年5~6月及2015年7~10月,研究團隊觀察到晚上6時至清晨5時,會
有一致的合唱,但2016年至2018年有連續幾天的凌晨零時至清晨5時,則沒有記錄到合唱
。此外,本來預計合唱會在3月上旬出現並持續整個夏季,但2019年3月至8月初並沒有相
關合唱模式,一直等到8月中旬才開始出現。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4068590646_ff151ddfbc_b.jpg
類型1(未知物種)和類型2(姑魚)的合唱時間與強度均減少。圖片來源︰擷取自海大離
岸風場水下噪音影響海洋生物長期研究論文
團隊進一步分析類型1(未知物種)和類型2(姑魚)的合唱時間與強度,發現2014年姑魚
在89%監察天數中有合唱,但至2019年則大幅下降至只剩22%;強度與持續時間亦下降。未
知物種的合唱比率亦有減少,從2014年監察天數中的98%,下降至2019年的82%;合唱的峰
值聲功率譜密度(PSD)也從112dB下降了15dB,持續時間亦從5個多小時,顯著縮短了3個
多小時。
有份撰寫研究報告的海大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助理教授Shashidhar Siddagangaiah強調,
不可忽視風場開發過程產生的噪音,並呼籲發展離岸風電須更加謹慎規劃,以減少噪音對
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不過研究團隊亦強調,本次研究並未考慮風場引起的其他海洋變化
。
魚類專家邵廣昭︰風機對魚類不一定有負面影響 岩礁棲性魚類逐漸增加
沒有參與此份研究的魚類專家、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譽及兼任研究員邵廣昭
則稱,風場建設對魚類影響最大是施工時打樁的噪音震動,會把附近魚類驅離,也會影響
發聲魚種的行為,且魚類發聲目的是否為了繁殖和產卵,目前尚有爭議。
但他亦強調魚類減少的原因眾多,過度捕撈仍是主因。
過去十年,邵廣昭在台灣海峽研究魚類資料發現,大多數石首魚的繁殖期很長,甚至橫跨
兩季,產卵地點範圍亦可橫跨三至六個縣市,故很難用管制施工時間或地點作為減輕措施
。至於成魚的長期監測資料,目前已知施工期的沙泥底棲性或中表層洄游性魚類數量可能
會減少,「但施工完畢後,應該會再回來」。邵廣昭強調,這需要累積營運後幾年的資料
或是和對照組資料比較作證明。
邵廣昭稱,離岸風機真正在打椿的時間並不長,也還未曾發現魚類大量死亡現象,認為造
成的影響應有限亦很難量化。風機開始營運後的20年期間,營運噪音的影響很小,目前還
未看到國外野外現場實地研究有相關負面報導。另一方面他也認為,風場內原本沒有岩礁
棲性魚類,但因風機具有人工魚礁及海洋保護區的效應,岩礁棲性魚種和數量也在逐漸增
加。
https://e-info.org.tw/node/24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