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看看這個時間...好像應該要睡了XD
雖然一早還要去霞海城隍廟拜拜
但還是忍不住鄉民本色回一下文 >///<
原PO指的應該是電子媒體吧?
通常大家看到的新聞時段
都是由一般的每日新聞記者(daily reporter)所產製
通常上午1~2條 下午2~3條 然後一個月可能要輪值3~4次的小夜班
這是構成新聞台內容的主要生力軍
====================================================
而原PO所講的那種我們稱為「專題」
裡頭的新聞不像一般的每日新聞只有90~120秒
而是動輒數分鐘到數十分鐘 內容的深度也比較足夠的新聞專題
比方說新聞雜誌、一步一腳印、消失的國界、台灣亮起來、台灣演義等等
這些會由專題組的記者去執行
而專題組的記者「通常」來說會稍微資深一點,能力和耐力也要比較好一些
雖然稿量不像每日跑線的記者那麼多
但是企畫的功力和寫稿的功力要很強
當然也要忍受必須到外地出訪、不定時加班、費心思想題目的困境
(不過這並不代表每日跑線的記者就很弱啦 每人規劃不同
但不少記者做了幾年 會想轉專題 是真的想挑戰自己 也想獲獎肯定)_
通常來說
這些記者都是公司的既定成員 幾乎不會有外聘的狀況
(除非節目是外製外包 但這通常在談話節目或戲劇綜藝類比較常看到)
而且會有一個節目團隊進行整體規劃
包括每一集的題目、方向等等 都需要比較細膩而內部去討論
不太可能自己去決定報導的方向甚至是題目
公民記者這一塊在台灣來說
以網路媒體比較發達
(大家之前提到PNN公民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main/ )
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http://we-report.org/
還有獨立媒體等等都還算是蓬勃發展中
原PO可以去參加weReport的計畫)
這些平台有些記者就真的是靠接案
像是公民記者表率朱淑娟小姐
在被聯合報裁掉後 現在自己跑環境議題
接其他雜誌媒體刊稿的薪水還比原來的高呢
而一畢業就到韓國當公民記者的楊虔豪 年紀輕輕也做得有聲有色
成為不少媒體的專欄記者
不過我們看到的多半都是以網路這種新興媒體為主
有線新聞台之所以不引用公民記者的原因其實不外乎幾個
1. 影像的專業程度
會基本的剪接沒有問題,但是後製的電腦製圖和效果等等
在國內這個新聞台版面五花八門、注重視覺效果的環境來說還是很重要
2. 議題的軟硬程度
大埔怪手侵田畫面,其實就是由一位公民記者「大暴龍」所記錄下來的,這個新聞的震
撼力高、政治意味濃厚,所以當時一再被各家媒體引用。但似乎也僅只於此了,因為
接下來新聞台就會自己接手,派自家記者去,而公民記者的影像除了第一時間傳達給
公眾之外,或許還有可能上個談話性政論節目,但不太可能成為長期合作的對象。
況且有些議題不夠生活、不夠有趣不夠八卦,所以國土復育、海洋汙染之類的,根據
偉大的尼爾森告訴我們這些收視率都不討好,更遑論國際新聞了。各家電視台能有專
題組或是編譯記者、外派記者就已經很夠用了,要用配合的模式基本上很難,因為一
來什麼時候有議題都不見得可以掌控,再者新聞台花大錢購買的外電新聞都有涵蓋,
不需要再去花人力配置在這一塊上頭,這是很現實的。
所以即使是李惠仁(他之前待東森),想要完成心願、製造出能引起社會輿論的話題,
都得先自己砸錢,有足夠的理想和熱情與夠深的口袋、夠強大的心臟,還是可以走這個
模式。公民記者是現代新聞表率的新顯學,也是各種報導獎項的常勝軍,但是影響力有多
廣、能不能引起共鳴、獲得的鼓勵甚至薪資是不是符合比例,這真的很難去滿足所有人。
原PO如果有媒體經驗或是相關資歷背景的話,還是可以進入業界,成為節目專題小組一員
(但可能要從企劃開始做起,負責寫本啦、訂機票訂飯店約訪人等庶務,至於有沒有機會成
為能決定議題的決策者,這就要看造化了,當然,即使是決策者也是會被收視率綁架)
另外一種模式,則是因應新媒體發展而起的新契機。我有認識的年輕攝影後來離開業界
自己跟天下、商周接案。因為現在的深度雜誌也走跨媒體風潮,在自家記者寫的文章外,
影像紀錄的部分就會發包出去給別人做,對攝影來說這是一種新的方向喔
其實現在人人都可以是公民記者,但無奈的是,文章一PO上八卦、影片一放上水管,媒體
就可以直接取用,快速產製成現成的新聞,甚至不用過問或採訪原作者。所以如果您關心
的議題不希望被淺碟化地稀釋掉,或是不被斷章取義扭曲本意的話,建議您可以私下託付
給值得信賴的媒體從業人員,並要求做到拉背(不照臉)、變音處理等等保護措施,以我自
己的經驗,如果我收到鄉民來信,我轉交同仁後,自己也會去盯帶(關注新聞產製),讓
投訴者放心。只是台灣的新聞求新求快求獨家的見獵心喜程度,有時會對真相失衡,或是
忽略投宿者的要求。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現今新聞工作者的信用已經大不如前的原因了。
我常常到校園演講,有時我也會忍不住勸大家不要到電子媒體圈,因為工時長、起薪低,
社會經濟地位又不高,很多時候是市場和政商結構或是內部政策害了工作者,但工作者卻
得對外揹上罵名,對內也有獨家和交稿的壓力。但如果真的有興趣有熱情,當然還是非常
地歡迎,但商業媒體的殘酷,有時不要想說要去改變它,能夠不被改變而採取策略性的對
抗其實就已經很好囉。
PS. 還記得去年年底有一個下雨的早上,我上課遲到,拎著雨衣安全帽進教室。有外系的
同學很訝異:「妳自己騎機車來上學?」
還有很多時候看到大家說,唉呀,反正主播薪水很高啊,百萬來著不是嗎?月入應該都不
少吧?
我心中都只能科科笑( ′-`)po o O O。 o O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