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四面環海
: 但是海鮮的價格貴
: 三餐要吃到魚類海鮮的機會
: 其實不多
: 早餐的鮪魚罐頭
: 中餐的炸魚排 土魠魚 吻仔魚
: 晚餐吃虱目魚片 白帶魚
: 如果要吃海鮮
: 大多都要去海鮮餐廳
: 普通店家只有炸魚
: 是不是很奇怪
: 跟日本韓國差很多欸
: 有沒有卦
先說結論
海鮮貴是事實
但其背後原因是外食人口占多數
以及資訊落差或取得方式不同造成
以台灣海域捕獲的經濟魚種來說
船家靠岸卸漁獲給代賣(拍賣場)
有牌的承銷人競標漁獲
承銷人將漁獲轉賣給通路
如傳統市場、超市、餐廳
其中的冷鏈、處理、包裝、運輸、儲存
輾轉多層最後就是消費者付出的代價
一個業界默認的成數
拍賣公斤計價
零售台斤計價
餐飲台兩計價
換算一下更方便理解
拍賣價1公斤500的魚
到了零售就是1台斤500
此等級的海鮮到了餐飲業
大致是1台兩50
就是1台斤800,1公斤1300
以上所講為近海作業的野生漁獲
也就是常說的現流、現撈、生猛、尚青
養殖、進口、甚至科技與狠活的
就不多談了
畢竟講了可能要發不自殺聲明
常有人說海鮮水很深是真的
然而真正懂行吃海鮮的
其實有另一種算是新興的取得管道
隨著技術進步
處理技法、真空包裝、超低溫急速冷凍
現流漁獲直接處理冷凍保存
退冰後料理其實比傳統市場鋪冰的
超市冷藏的那些海鮮,鮮度來的更好
所以開始有船家、承銷人做此項服務
剛上岸的漁獲直接處理好寄給消費者
良心的話,就是拍賣的價格
加個處理包裝費而已,這部分沒多少
像我今天半夜3點就在馬公漁港
https://i.imgur.com/swgx7ye.jpeg海鮮貴是事實
但其背後原因是外食人口占多數
以及資訊落差或取得方式不同造成
以台灣海域捕獲的經濟魚種來說
船家靠岸卸漁獲給代賣(拍賣場)
有牌的承銷人競標漁獲
承銷人將漁獲轉賣給通路
如傳統市場、超市、餐廳
其中的冷鏈、處理、包裝、運輸、儲存
輾轉多層最後就是消費者付出的代價
一個業界默認的成數
拍賣公斤計價
零售台斤計價
餐飲台兩計價
換算一下更方便理解
拍賣價1公斤500的魚
到了零售就是1台斤500
此等級的海鮮到了餐飲業
大致是1台兩50
就是1台斤800,1公斤1300
以上所講為近海作業的野生漁獲
也就是常說的現流、現撈、生猛、尚青
養殖、進口、甚至科技與狠活的
就不多談了
畢竟講了可能要發不自殺聲明
常有人說海鮮水很深是真的
然而真正懂行吃海鮮的
其實有另一種算是新興的取得管道
隨著技術進步
處理技法、真空包裝、超低溫急速冷凍
現流漁獲直接處理冷凍保存
退冰後料理其實比傳統市場鋪冰的
超市冷藏的那些海鮮,鮮度來的更好
所以開始有船家、承銷人做此項服務
剛上岸的漁獲直接處理好寄給消費者
良心的話,就是拍賣的價格
加個處理包裝費而已,這部分沒多少
像我今天半夜3點就在馬公漁港

比如弄了這些

這是嘉臘,又叫真鯛
就是神前刀工對決
烈冰真鯛山的那隻真鯛
如果在超市或傳統市場買
1隻1斤大小的話,賣你600-800吧
餐廳吃那是絕對破千
那如果直接找有服務的船家或承銷人
400有找吧
還幫你整尾處理乾乾靜靜
退冰後直接煮就好也不用殺
甚至箱子打海水寄活魚也可以
一次買多條,運費攤下來還是划算
前陣子澎湖土魠季
以10公斤級土魠來說
輪切一片約400-500克

傳統市場買這樣一片基本千元左右
一尾土魠大約可輪切20片
如果是找我們船家直接取得
整尾處理好大概也就10000左右



而土魠季一天殺個上百條土魠寄出
對很多船家來說習以為常,甚至供不應求
代表台灣吃魚人口還是有一定數量

有門道的海鮮愛好者
已經是這樣在取得漁獲
一隻1斤的嘉臘,4-6人家庭一餐足夠
如果是同份量的牛肉
不見得比較便宜
更別說和牛1公斤是2500-3000
只是這管道的曝光率不大
畢竟很少有年輕人願意接手
冬天寒流半夜三點每天漁港尻風
夏天熱死滿身魚味、魚鱗
船牌現在也難申請
老一輩船家沒有閒情在那邊做行銷
台灣海魚真的貴嗎?
完全看如何取得來看待
多數人外食的社會
那聲音就絕對會是倒向貴的那邊
背後多少作業成本
是一般人不了解的
怕的是,有句話叫魚金魚土
同樣的魚
根據捕獲方式、天數、捕獲海域
處理保存方式不同
其拍出的價格可以天差地遠
很多不肖業者就是用這種資訊落差
用最低價格入手爛魚
用這隻魚最頂的價格賣出
在我眼裡,這才是真正敲盤子
前面還有一篇討論自助餐肉魚很貴的文章
不誇張的說
澎湖捕獲的現流肉魚
上個月在台中漁市拍出1公斤2000的價格
印尼進口冷凍肉魚,1公斤200吧
問題多少人分辨的出來?
你是業者又會怎麼賣?
中國的海鮮市場近幾年壯大
也是海鮮變貴的一個原因
台灣漁民一直跟中國漁船有海上交易的習慣
以前是台灣跟中國漁民買魚
現在是台灣賣給中國,因為價格更好
比如紅條,也就是東星斑

台灣拍賣價1公斤1200-1400
中國那邊1公斤3000
船家有更多錢賺幹嘛不賺
也不用進拍賣場了
船出海抓到,直接海上對接賣中國船
市場沒有萎縮,魚量變少
價格自然高
儘管台灣四面環海
但海洋文化、海鮮文化、食魚文化
都是相當落後
小弟家裡靠老一輩捕魚起家
本來在外浪流連
疫情受影響於是海歸
回到澎湖發展家業
從過去只供餐廳
現在也做起宅配給一般消費者的服務
應該多少有資格與大家分享
小弟玻璃心,煩請理性看待討論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