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TVBS
2.記者署名:黃宇辰
3.完整新聞標題:談反共立場轉變 區桂芝稱「看到中共改變」:展現自我糾錯能力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cc.tvbs.com.tw/img/upload/2025/03/27/20250327124647-72aba82e.jpg

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出面回應爭議。(圖/潘建樺攝)
台灣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近來成為兩岸輿論場「火線人物」。她在2023年12月4日出
席「蔡英文政府教育政策總體檢」記者會,一段5分鐘的發言影片在網上廣為流傳,其中
痛批蔡政府2019年施行的「108課綱」,國文科大為刪減文言文篇章,令學生「歷史碎片
化、國文淺碟化」,且「是非錯亂,價值混淆」,堪稱「缺德無恥課綱」。台灣文史課綱
爭議再度浮上檯面,同時也折射出了台灣社會藍綠統獨撕裂、史觀認同錯亂虛無、兩岸關
係錯綜複雜、政客利用教育牟取政治利益等種種問題。《香港01》在台灣專訪區桂芝老師
,藉由她的心路歷程,透視台灣社會思想與意識形態變遷背後的來龍去脈,本文為系列之
二。
因痛批民進黨「去中國化」的「108課綱」乃「無恥課綱」而成為媒體焦點,區桂芝坦言
在課堂上,她確實被學生質疑過受到中共「大外宣」的「洗腦」。如何理解和認知「洗腦
」,區桂芝有自己相當獨到的見解,這必須從她特殊的家庭經驗說起。
親眼見證大陸百姓生活提升
1963年在台灣基隆出生的區桂芝,父母均來自於廣東,原來遷居香港,後因父親遭受港英
殖民當局無理的政治迫害,一家人又輾轉落腳台灣。區桂芝有八個兄弟姊妹,散居於美國
、加拿大、香港、北京、台北,由於母親對家鄉廣東湛江的眷戀,年邁之後決定返鄉定居
。以上的背景,讓區桂芝經常往返兩岸三地,對西方世界的情況也多有了解。
https://cc.tvbs.com.tw/img/upload/2025/03/27/20250327124740-a9365b74.jpeg

台灣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圖/香港01)
幾乎年年都到大陸的區桂芝,親眼見證湛江這個連二線都排不上的城市之變化。最早去的
時候,湛江甚至比台灣的鄉下還落後,即便如此,還是能感受到當地百姓的善良。隨着湛
江一年一年變化速度之快,可以發現當地百姓生活越來越好,這跟台灣新聞報導裡的中國
大陸完全是兩個世界。
區桂芝經常跟學生說,全世界第一個「去中國化」的政黨就是共產黨,可是中共不是不要
做中國人,而是起初認為中國傳統有一些是導致落後、挨打的陳腐因素,所以要儘快的富
強壯大,才能抵禦西方的侵略。再往前追溯到五四時期,既有全盤西化派,也有保存傳統
派,例如錢穆、牟宗三、唐君毅等人,他們出到香港,後來又來到台灣,帶着中國文化種
子到處播種。
台灣還在用文革之眼看大陸
大陸在進行「文革」的時候,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為了分庭抗禮,因而推動起「中華文化復
興運動」。區桂芝不否認國民黨本質上也是主張「全盤西化」的,對中國傳統文化不見得
有信心,但他們為了要表示自己是「正統中國」、「文化正朔」,故而開始推動「中華文
化復興運動」。
固然「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帶有強烈的政治目的,但區桂芝認為這項運動切切實實地從生
活、教育各方面著手,因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抑或是學校教育,都接受到了傳統中國
文化。
區桂芝不避諱她是被國民黨「反共」教育「洗腦」長大,但促使她看待中國大陸態度的轉
變,在於「我看到了共產黨改變了,可是我們(台灣)還沒有改變」。區桂芝感嘆,台灣
仍然以「文革」時代的眼睛與記憶在看待今日的中國共產黨,可是中國大陸整個國家的狀
況是在提升。
「見鬼了,你去過大陸嗎」
「眼見為憑」、「就事論事」,這是區桂芝在談及她「中國觀」變化時,帶給人的兩個深
刻印象。她回憶起2020年12月,香港《亞洲週刊》曾以「民選獨裁」形容蔡英文,作為當
期的封面故事。在一場新書座談會上有位德國學者,他特別為蔡英文辯護:「台灣這麼民
主、這麼自由、這麼美好,他們(《亞洲週刊》)憑什麼把蔡英文說成這樣?」在台下聽
講的區桂芝心想,「見你的鬼了,你去過大陸嗎?」
「以前『反共』教育告訴我們,共產黨就是十惡不赦,讓老百姓啃樹皮、吃草根,『三反
五反』、『大躍進』餓死多少人等等。」區桂芝說,這些可能都是事實,但事實背後的原
因卻是我們在台灣不了解的,需要從各種複雜的歷史脈絡去認識是非對錯。
令區桂芝改變原來的「反共」想法,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她認為起碼從鄧小平到現在
,中國共產黨展現出自我糾錯的能力,包括改革開放之後對於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問題的
處理。「中國人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政府一直無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你講什麼
天花亂墜都沒有用。」
第二則是對於「六四」事件認知的轉折。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時,區桂芝大學剛畢業
,任職於一家出版社,她還記得當時自己相當氣憤,不明白中共怎麼可以用暴力鎮壓要求
政治改革、懲治貪腐的百姓和學生。不過,她後來聽了家人在北京的親身經歷,還看到了
台灣新聞從未報導過的一些影片,才開始逐漸反思到台灣所談論的「六四」,其實都帶有
相當程度的偏頗,不見得是事件的全貌。
當「反共」迷霧被吹散之後
當「反共」思想迷霧被親眼所見吹散之後,區桂芝的「中國觀」也發生了變化。她說年輕
的時代對「中華民國」有着非常深的感情,可是「現在我認同的就是中國文化,只要承認
自己是中國人,願意傳遞中國文化的價值,認可中國文化的特殊性,也能夠與時俱進吸納
新內涵去發揚,把我們帶往光明的好的方向,我就認可這樣的政府。」
在「台獨」意識形態高漲的今天,區桂芝的想法在台灣意識形態光譜中或被視為「異類」
,但她依然保持着樂觀:「我對政治沒有執著,反正我看的是整體趨勢,現在的趨勢是往
我認同的這邊靠近,我很高興!」
5.完整新聞連結: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2821340
6.備註:
北一女統派教師區桂芝,曾接受香港媒體採訪,談她從反共轉變為不反共的心路歷程
她說年輕時很反共,後來看到共產黨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且認同了中華傳統文化
讓她對中國共產黨轉變看法,她現在認為只要自認中國人、弘揚中華文化就是好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