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民主逾30年 香港民主黨通過解散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4日電)有超過30年歷史的香港民主黨終於逃不出解散的命運,各
黨員同意予以解散;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之後,港府實施國安法,泛民主黨派
在空前緊張的政治氛圍下紛紛自行解散,唯獨民主黨極力支撐,試圖尋找出路。
但多年下來,民主黨仍然找不到出路,終於在今年2月宣布展開解散程序。該黨昨天召開
特別會員大會,有超過100人出席(包括獲授權出席者),他們以絕大多數票通過授權中
央委員會跟進解散事宜。
黨主席羅健熙在會後向媒體表示,該黨正尋找法律和會計人士協助處理清盤事宜,並說將
會按照黨章規定處理黨產安排,若有剩餘黨產,將會捐給為香港努力工作的本地團體,不
會捐給海外團體。
對於何時才能完成清盤工作,他表示,可能是今年內,也有可能是明年。
民主黨於1994年成立,是首個帶領港人爭取民主的大型政黨。
港人爭取民主,始於中國與英國於1982年商談香港前途問題,當時香港人心浮動,既擔心
前景不明朗,也害怕失去自由和法治。這股憂慮的氛圍喚醒了部分人對民主的渴望,於是
社會上出現了爭取民主的聲音。
1990年,律師李柱銘和教師司徒華(已歿)等人組成了民主同盟,帶領港人爭取民主。4
年後,民主同盟與另一政治組織匯點組成民主黨。
1989年北京爆發學運及「六四」天安事件,令更多港人站出來爭取民主,從而衍生出更多
的政治組織,比如社會民主連線和公民黨等,形成龐大的泛民力量,當中又以民主黨最具
實力和代表性,擁有最多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
在很長的時間裡,民主進度一直是泛民與北京之間的矛盾,而泛民為了爭取民主,不時走
上街頭抗爭。
但儘管如此,民主黨與北京的關係似乎從未決裂過,彼此保持溝通,並曾就民主進度達成
重要協議。不過,香港主權轉移以後,雙方的矛盾逐漸變得複雜。
與此同時,泛民新冒起的年輕力量對爭取民主的耐性愈來愈低,大批年輕人參加並主導了
2014年底的「占領中環運動」,希望藉此逼使北京方面同意在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推行
普選。
在「占中」之後,泛民陣營中的年輕力量迅速崛起,他們一改過往以民主黨為首的傳統泛
民與北京溝通的立場。
這些年輕力量在政治立場上也有別於傳統泛民,有人主張本土自決,甚至有人提倡「港獨
」,比如青年新政、本土民主前線等。
本土力量的崛起,不但造成泛民內部分歧,也令香港與北京之間的矛盾更趨複雜,從原有
的民主改革滲進了分離思潮。(編輯:呂佳蓉)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504140036.aspx
--
袁爸爸袁弓夷先生美國國會外發言精華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OTxRYpzb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