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本人是腸胃科主治醫師
胰臟癌其實是我們診間最讓患者擔心的疾病之一
藉這個機會也跟大家說明一下
因為專業的關係
我就用其他腸胃科癌症來說明
首先
一個癌症可不可怕
大概可以取決幾個因素
1.有沒有明確的高危險族群讓我們可以明確定義和防範?
2.有沒有實證的篩檢工具讓我們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3.有沒有明確的症狀讓患者可以早期自我發現和就醫
4.有沒有好的治療效果讓患者可以延長壽命?
在第一項裡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肝癌之於慢性B型肝炎患者
因為慢性B乾帶原者有明確高於一般人的肝癌盛行率
所以我們都會定期為B肝患者做抽肝癌指數和做超音波
這樣就可以早期診斷許多可以根治的肝癌
第二項最好的例子就是大腸癌
大腸鏡作為大腸癌篩檢的工具已經在有明確實證
因此在50歲以上成人我國也已經建議每兩年用糞便做大腸癌篩檢
糞便潛血陽性的患者便加做大腸鏡
這樣許多早期大腸癌也可以被診斷出來
第三個的例子
比如說是胃癌
早期的胃癌雖然不一定有症狀
但是進展到潰瘍或是慢性貧血都還是會有徵兆讓患者發現
而且重點是即便是有症狀的胃癌
通常都還是可以靠手術加上化療得到根治
第四項就像是大腸癌
因為對於細胞級別病理的詳細分類和了解
許多標拔治療都已經蓬勃發展
現在大腸癌的治療其實已經讓即使第四期大腸癌換著的存活率得到延長
反觀我們看胰臟癌
第一胰臟癌的高風險群其實一直不清楚
過去有研究提到抽菸的人或是糖尿病患者風險較高
但其實一個發生率不高的疾病要再去找出高風險群在公衛角度上本來就困難
所以目前我們其實也還沒有一個明確定義誰是更容易得到胰臟癌的人
第二就是沒有好的篩檢工具
胰臟在非侵襲性的檢查 像超音波 太容易被腸氣阻擋成為盲區
若要用侵襲性檢查 像內視鏡超音波
風險較高且費用也高 要做多少的檢查才能抓到一個早期胰臟癌其實沒有資料
同理 若要用電腦斷層做篩檢
誰要優先做? 多久做一次? 費用誰負擔? 做多少個人才會抓到一個早期胰臟癌?
這在癌症預防領域都是需要先回答的問題
第三是症狀
癌症的症狀很多取決於對其他器官的影響
比如說肝癌阻塞黃疸造成黃疸
大腸癌造成腸阻塞或出血等
但在解剖構造上來說
胰臟我們分為頭部 體部 和尾部
胰臟頭部的病灶因為緊鄰膽管 十二指腸和胰臟管
所以在病灶還小時就可能有黃疸或胰臟炎等症狀
還有點機會可以早期發現
但是源自胰臟體部或尾部的腫瘤
因為周遭沒有容易就會壓迫到的構造
所以往往要腫瘤很大了才會被發現
腫瘤大就代表轉移出去會大
自然就有一診斷就是末期的狀況產生
最後就是治療效果
病理上胰臟癌是一個細胞和血流都缺少的組織
更多都是纖維組織的構造
細胞和血管少 就表示化療藥物要進到腫瘤的比例比較少
治療效果自然就差
據我所知胰臟癌的治療進展其實相當有限
跟他組織的特性有很大的關係
講這麼多
各位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胰臟癌對醫師和患者來說都是可怕的問題
對患者來說
他不知道什麼症狀可以早期發現 也不知道自身風險有多高
對醫師來說
我們不知道有哪些沒症狀的人需要篩檢 也不知道該用多少資源去篩檢
聽起來很絕望
但我想胰臟癌最好的消息就是它終究是一個不那麼常見的癌症
而且在年輕人(小於60歲)身上更是罕見
所以絕大部分的狀況
我都會請大家不要太擔心
遇到再處理就好
醫學本來就有他的極限
胰臟癌就代表目前預防醫學和癌症治療還跨不過去的高山
要說有什麼建議
說來慚愧
對於胰臟癌
我更多時候都請大家珍惜生命善待周遭的人
與其擔心這個機率不高的疾病
不如好好把握可以運用的時間和資源去面對可以處理的問題
去預防可以預防的疾病
去篩檢值得篩檢的部位
去擔心我們有能力改變的事情
其實這樣就很踏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