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二會變成現在這樣,其實來歷有一點意外。
駁二,顧名思義就是接駁二號碼頭,以前是散裝碼頭,早期主要是上
卸青果、砂糖、穀物等農產品。但是因為海運愈來愈傾向貨櫃化,散
裝業務式微,而且更多跑去對面條件比較好的中島商港區,所以駁二
這邊就逐漸荒廢了下來。
我還記得我唸高中的時候(當時謝長廷剛剛選上市長),有一次段考
完去雄女送飲料,送完飲料,騎著腳踏車往鹽埕一直騎下去,下到高
雄港牌樓。那時候的一個感覺就是,這邊好荒涼,都是破敗的、大門
緊閉的倉庫,氣氛很可怕。
駁二這個地方被「發現」,是源自2000年的時候,那年阿扁剛當
選總統,決定國慶煙火移師高雄。那時候在高雄港附近場勘的時候,
有些別具慧眼的南部藝文界人士,發現這塊倉庫寶地。在一股熱情推
動之下,隔年就成立一個非營利的「駁二藝術發展協會」,著手籌備
港邊倉庫的改造事宜。
那時候謝長廷還在第一任,對駁二一帶還沒有很具體的規劃。市府還
在百廢待舉當中,沒什麼心思去做這種看不到方向的事。
你說要把空間重劃標出去換錢嘛,那時候房地產景氣正差,根本沒人
想開發。更不用說把空間像華山、松菸那樣BOT出去做「文創」,
因為高雄根本沒那個藝文市場。
所以駁二其實是在這種爹不疼、娘不愛的情況下一點一點成形的。公
部門不想管,重劃開發或BOT又沒門。於是駁二走了第三條路線-
交給NPO去搞,市府僅簡單地把廢棄空間整理一下、酌予資源、引
進一些文建會的補助,剩下的具體營運自己去想辦法。當時營運的主
力,是南部藝文界人士發起的駁二藝術發展協會,還有一直想要在文
創設計這一塊打下江山的樹德科大(也就是現在戰力很強的文化局長
尹立在教書的地方)。
但是很意外地是,正因為是民間自己低成本搞,也就沒什麼獲利或公
部門會面對到的壓力。結果駁二就這樣「野生」地長起來,以一種不
太寬裕但很強韌的方式存活下來,成為南台灣藝文圈必來朝聖的實驗
創作空間。
首先意識到這個現象的是2005年的代理市長陳其邁,所以他在公
部門的立場上幫了駁二一把,把愛河口兩邊的水岸空間都解放出來。
這其實是一件相當艱鉅的工作,因為對口的中央單位太多,且都在台
北;碼頭的部份是交通部(港務局,當時還沒有所謂港務公司);倉
庫的部份是台糖(駁二和大義主要都是台糖在用)、省屬三商銀(有
一部份的倉庫是他們的)。再來還要牽涉到台鐵(臨港線)、軍方(
光榮碼頭)與中油(光榮碼頭旁邊的那些油槽)。
要跟這些中央單位打交道,光跑公文就跑死你。所以陳其邁的協調力
與執行力是真的很夠,當然,謝長廷以行政院長的立場也幫了很大的
忙。
把這些空間解放出來,高雄港一(鹽埕)到二十號(苓雅寮)碼頭才
談得上整體規劃。現在的「大駁二」的觀念,是取決於把港邊空間還
諸市民這件事情的遠見。
駁二迎來的另一個大轉型期是2006年。這時駁二的基礎已經建立
,光靠非營利組織的力量已經不足以面對一些問題:是否要繼續整合
附近的閒置空間?是否要更改附近的都計來配合駁二的擴大發展?策
展能力也已經到頂,需要更大的人力物力來更上一層樓。
這時候的關鍵人物是第二個代理市長葉菊蘭,還有陳其邁留給她的文
化局長,大名鼎鼎的幫阿扁寫歌的路寒袖(王志誠)。他們投入市府
文化局的資源,讓駁二模式能夠順利地延續下去,而不是在NPO模
式到頂之後無以為繼。
陳菊2006年底上任,路寒袖留任,稍後則是史哲接手。在陳菊的
第一任任內,最大的貢獻就是強化駁二的策展與活動能力,推出了很
多叫好又叫座的展演,例如好漢玩字節、高雄設計節、貨櫃藝術節、
「高雄人」大公仔等等。有了這些實績,逐漸地,駁二的商業模式也
才有了眉目。一連把大義倉庫群也納入版圖當中。
駁二的發展史一路看過來,有兩件重要的事。第一,相對於政府主導
,或是交由資本主義去操作,「藝術家自治」才是奠定了駁二的起始
文創型態的關鍵因素。第二,當藝術家突破了第一步,政府部門適時
接手,才能給予文創園區繼續成長的資源。而政府部門是否有這份進
取心與遠見,非常重要。
相較於台北華山、松菸,駁二有一個比較獨特的優勢,就是它保留了
比較多的公共性。對於高雄市民而言,駁二像是三不五時都可以去走
走「搧海風」的地方。而對於台北市民而言,與華山的公共性好一點
,松菸則基本上就是個變相的百貨公司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