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好讀:
https://whydan-tw.blogspot.com/2024/05/topping-dx9-teardown.html
在得知有DX9這台DAC,第一時間我是有點訝異的,因為他用了AKM AK4499EQ
要知道AKM在2022年10月大火,隔年4月放棄修復宮崎晶圓廠,改用晶圓代工
到2022年9月才推出新的4499EX,也因為要降低外包成本,把die縮小
新的4499EX在功能面來說,把數位處理拆分成AK4191,然後類比輸出減半
簡單說AK4499EQ = AK4191+AK4499EX*2,這也就是這台DX9珍貴之處
小弟我曾經把市場上有點名氣的AK4499 DAC都拆過了,當然不會漏掉這台DX9
很久沒開箱新的DAC了,難得能從包裝膜開始拆
https://i.imgur.com/6n6PKf6.jpeg
DX9作為拓品15週年機種,連內裝比其他機種豪華,上蓋還刻了15週年紀念
https://i.imgur.com/nnr81AJ.jpeg
內容物,本體,感謝卡,鋁製遙控器,天線,6.3mm轉接頭,USB線跟六角起子
https://i.imgur.com/G1R9ekn.jpeg
這次連遙控器都是全鋁的,沉甸甸的手感不錯
https://i.imgur.com/JgrXB9g.jpeg
前面放的六角起子就是為了開這台遙控器
https://i.imgur.com/fZdzqmC.jpeg
前面板有開關/選擇鍵,兩片顯示面板,旋鈕,6.3mm單端,4.4mm/XLR平衡輸出
上殼做了壓克力+慨念性的block diagram
https://i.imgur.com/5TdA2a9.jpeg
上電後內部會有橘色LED燈條當裝置(可以關掉),前面板也有多種模式可以切換
不愧是紀念機種一堆跟音質無關的細節做了不少
https://i.imgur.com/nEMl8rx.jpeg
背面,XLR/RCA輸入輸出,I2S,同軸光纖*2,天線,USB,AES輸入,12Vtriiger
介面做滿外多加一組光纖同軸
https://i.imgur.com/gJ3own8.jpeg
底座,這次用鋁腳墊也很有水準了
https://i.imgur.com/lMz5Gmc.jpeg
內部一覽,左為電源,中上為數位輸入及控制,右邊為音量控器的繼電器陣列
耳擴是NCF模組及晶體,單端平衡拆開用了六組,有點像華碩的ESSENSE III
https://i.imgur.com/JZUy0io.jpeg
電源用了三顆隔離式交換電源,IRM-15-5 5V數位電,IRM-20-15*2疊成類比電
這次真的下了重本,因為以往最多用兩顆而已
https://i.imgur.com/K6mLPEs.jpeg
類比電由TPS7A4901跟TPS7A3001提供±14V給OPA,耳擴則直接吃±15V
雖然TPS7A4901/3001也不錯,沒能用上最頂的LT3045有點可惜,但可以理解
考慮到這台設計大約是疫情大缺貨的時間,LT3094那時候也缺貨缺一年多
https://i.imgur.com/OUF8iKD.jpeg
D2D TPS65131吃數位5V後提供正負電,正電轉成7V最後轉成DAC VREF
https://i.imgur.com/i8Rwj9q.jpeg
藍牙使用QCC5125 提供BT5.0 LDAC/aptX
https://i.imgur.com/4Z4IsOG.jpeg
USB使用XMOS XU316,SPDIF使用AK4118A,datasheet沒寫跟4118的差異
https://i.imgur.com/sxOImQd.jpeg
一樣使用Altera CPLD做數位資料重整,不過這次沒外掛45M/49M晶振
因為這次用AK4137EQ直接升頻,這我第一次看到拓品有加SRC升頻
https://i.imgur.com/tZIhOJD.jpeg
控制的MCU使用SYNWIT SWM34SVE16-50,中間藍色的模組用途不明,求科普
https://i.imgur.com/zYR3WsR.jpeg
再來是主角AK4499EQ,旁邊用了四顆OPA1612提供VREF(實測4.75V)
以往AK4499的VREF都會用上大電容(2200uF),這次改用OPA就沒辦法加大
下面是AKM的超低雜訊AK1118,提供AVDD5V,旁邊Microne的LDO提供3.3V
上面一直四顆OPA1612作為I/V,最上是交聯電容Rubycon YXJ 220uF25V
右上是轉單端的OPA1612
https://i.imgur.com/Rt1PMxX.jpeg
音控的繼電器陣列,spec寫hybird大慨有一部分是DAC的軟控一部分才用電阻
雖然測試的線性度很好,但做一半不免有點投機,但這很minner
耳擴輸入buffer一樣是OPA1612
https://i.imgur.com/58yMJpG.jpeg
Topping家自研NCFA模組,這次沒加遮罩跟灌膠應該是熱怕了
https://i.imgur.com/KQ8mlTT.jpeg
輸出的晶體是nexperia PBSS305NZ/PBSS305PZ
https://i.imgur.com/bUU8X2a.jpeg
輸出偵測直流是ST的OPA 072
https://i.imgur.com/iQVJp9B.jpeg
背面,這次殘留助焊劑少很多,除了部分手補焊的接頭,生產工藝有進步
https://i.imgur.com/WYqqOXl.jpeg
最後很難得的湊成一桌麻將,最上是D90MQA,中間是D90SE跟D90III
https://i.imgur.com/bo0L9sN.jpeg
測試的部分,用E1DA COSMOS ADC+RMAA快速測試,基本良好細節就不展開了
https://i.imgur.com/9Q2Ttd0.jpeg
聽感的部分:
1. 三頻分怖的蠻平衡的,相較於最早D90的薄聲,這次在厚度上有很好的提升
但我個人口味來說會希望高頻再多一點點,但現在也很不錯了
2. 分離度很好,速度感也很好,細節感也不錯但感覺可以再好一點
3. 音場不算很大,人聲伴奏約在同一個平面,因為分離度很好並不會搶戲
4. 人聲也不錯但女聲離所謂的女毒還有點距離,但算是個平衡點
5. 因為分離度不錯,對一堆爛錄音的曲目的忍受度就變的很低
改造的部分:
0. 其實我最想改的是類比穩壓,但沒空間固定
1. I/V LPF那幾顆OPA1612照慣例要說byebye
2. 耳擴輸入buffer那幾顆OPA1612我還在找,DFN-8又適合做buffer OPA選擇很少
3. 交聯電容一樣還在找,搞不好就不改了
沒了,完成度蠻高的一台一體機
以上,給有興趣的朋友做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