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只想看開箱可直接往下):
為了驗證Atrium Closed究竟是不是推不夠好,帶著耳機去試聽了幾台純耳擴
Cayin HA-3A、XI AUDIO Broadway S、iFi Audio iCAN PHANTOM、Chord Alto
本來也想去聽Austrian Audio Full Score One,但時間不足作罷
耳墊用的是Caldera麂皮Top Perf
Cayin HA-3A用的DAC是ONIX Miracle,然後其他的都是TEAC UD-507
首先是HA-3A,開聲覺得真的有比原本的華克6922分離度還要好一些,
至少有稍微聽出每個部件的層次感出來,
但再繼續聽後發現,好像沒什麼管擴的包圍感及韻味,或者說,密度依然不太足夠,
跟店員討論後,店員是說畢竟這支耳機是快接近超旗艦價位,不會那麼好搞,
嗯好吧,先離開店家前往下一間店
移動的路上,在想到底真的是這支耳機要蛋雕了(X)還是其實還有希望呢
想著想著就抵達了店家
首先先試聽Broadway S跟PHANTOM
Broadway S:雖然價位是這天當中最低的,但意外還不錯,比上台3A還要好,
人聲有感的距離被拉近,不會好像隔著一層紗,然後低頻的質感也有上升,
密度也有比3A好一點點,這時候突然覺得好像有一點希望
PHANTOM:雖然是ifi家旗艦耳擴,但我覺得好像糊成一團,
這時候問店家說這台有三種模式可以調,晶/管/管晶
原本的是純管,切換成管晶好像又清晰一些,然後再切換成純晶後又更加清晰
這時候我有在猜想該不會是AC根本不適合管機
Chord Alto:剛開聲就知道這聲音對了,聲音的乾淨程度非常不可思議,
原本的幾台都覺得有雜質,但這台是清澈如水
然後也第一次聽到AC的音場完全被打開的聲音,原來這個價位的耳機能有這樣的聲音
低頻表現出了生物振膜那種兼具量感及力道
中頻不算特別厚實但也不算是薄聲,人聲距離維持一個剛剛好的位置
然後高頻有點偏亮,但程度上我覺得還能透過周邊調整,可能是麂皮耳罩的關係,
又或是DAC搭配問題,這天有試了TT2、Ferrum ERCO當DAC,高頻亮的程度不太一樣
整體來說都蠻滿意就是覺得整體可以再偏中下盤,這時想到自己系統暖聲系周邊蠻多的
DAC也是中性微暖,抱持這樣的想法下於是乎...
就直接帶了Alto回來,啊不過因為覺得箱子有點大還是請店家用寄的,
所以是在家門口踢到了箱子w
這邊再閒聊一下,據店家表示Alto面對Susvara這種強敵也算是游刃有餘
然後我就在想,AC的300歐/96靈敏度有難推成這樣嗎
這時店家就說,因為ZMF是手工少量製作,可能也不會用上多高級的數據測量設備,
所以參考即可,嗯..透過這天一整天的經驗我是信了w
開箱:
紙箱正面,大大的Chord標誌
https://i.imgur.com/Y1rWOa6.jpg

紙箱背面,有一些基本資訊
https://i.imgur.com/pGh97kM.jpg

打開後,原來剛才的是外箱
https://i.imgur.com/wWNvaV5.jpg

還有一個內箱
https://i.imgur.com/sd58KhC.jpg

繼續打開,被一個厚紙板蓋著
https://i.imgur.com/rthhzOQ.jpg

拿開後,看到機器本體跟配件
https://i.imgur.com/I9u3JMM.jpg

全部的東西都拿出來
https://i.imgur.com/KBJUZ0m.jpg

先來看配件,首先是遙控器跟電池
https://i.imgur.com/JxVnl3Q.jpg

電池居然也有印商標..
https://i.imgur.com/vHhtS1J.jpg

再來是白色盒子的內容物,有變壓器、說明書、QR Code操作手冊、一張有各種燈號的貼紙
https://i.imgur.com/df6TmMk.jpg

變壓器
https://i.imgur.com/8CzBwMP.jpg

貼紙,因為是祖傳球球,方便用家貼在周圍記得燈號XD
https://i.imgur.com/rOdzRTs.jpg

再來看機器本體
https://i.imgur.com/4jeVFb8.jpg

正面
https://i.imgur.com/8LcRRu6.jpg

背面
https://i.imgur.com/TacB6uJ.jpg

底部
https://i.imgur.com/O1jDRua.jpg

其他角度
https://i.imgur.com/AM22lBo.jpg

看起來推喇叭可能有注意事項
https://i.imgur.com/2uzAOL2.jpg

這箱裡面真多紙類物..而且摸得出來品質是好的紙
https://i.imgur.com/cMUhWcx.jpg

大致功能說明:這台如果沒有要接喇叭或當前級其實功能超級單純
看起來很多孔但耳機系統也只會用到電源4pin、類比XLR/RCA輸入、耳機輸出
電源左邊的球球是類比XLR/RCA輸入選擇,綠色是XLR,紅色是RCA
右邊的球球是輸出選擇,耳機系統一律綠色就對了
https://i.imgur.com/Obq2cXs.jpg

題外話,我覺得球球真的愈看愈療癒,雖然對某些人來說不直觀就是ww
上系統初聽:
電供:Sonic Scientific Atlas-Analysis Plus Oval 10(Fi-46)-Swisscables Ref排插
Windows筆電-Luna Cable Gris-Idoen 3R(華克線電[Swisscables Diamond])-FTA Callisto
-Spec RMP-DAC3EX(Organic Ref)-FTA Thebe RCA-Chord Alto
-ZMF Atrium Closed LTD(Toxic BWXL)
原本Swisscables要放在擴,不過還沒弄Alto線電就先暫放USB處理那邊
另外耳墊改成Caldera打孔羊皮,感覺包圍感比較好,同時也降低高頻亮度補了一些下盤,
人聲厚度也比較好,
原本都用麂皮聽的,換這台後大概都改羊皮了
整體來說跟店內聽到的很像,聲音非常乾淨,但不會說乾淨到很解析這樣
然後這台本身染色幾乎沒有,所以想調音可以盡情透過周邊,癖性不太容易有衝突
另外可能是全新的關係,覺得高低兩端延伸還可以再更好,音場好像還有擴大空間,
一些小細節例如流暢感之類的也都還可以再更好,
再來這台的三頻分布我覺得大概是這樣,
原本5:5:5的話,會變成是4:5:6,也就是下盤會稍微少一點跑去高頻,
所以我覺得不太適合搭的DAC是例如Adi-2或是拓品等等,
而搭配耳機的話Z1R、ZMF家、Audeze LCD-3這種原本下盤量感都很足夠的都相對適合
未來等上線電後發揮出Swisscables超適合放在擴的特性,聲音應該能再變得更自然寬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