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Chord Dave開箱與心得

耳機

2011611

**********
* 前前言 *
**********

最近ASR給予Chord Dave非常差的評價
甚至還說頑皮豹都去菜園拔雜草了,所以這篇評測看不到頑皮豹
意思是這個產品爛到連斷頭頑皮豹都不值?

不管怎麼樣,剛好我最近也入手Dave
除了寫我自己的Dave使用心得之外
順便説說我對ASR的看法

本來我的文章是沒在寫什麼前前言的
這一段是我心得寫到一半,ASR的評價剛好出來,我才加上去的
免得跟我原本寫的前言搞混在一起

********
* 前言 *
********

"太陽系內量產第一DAC Chord Dave買一買,一台就夠用了
其他廠商連車尾燈都看不到,正確無誤 正確無誤"
-- gameguy

自從來ptt耳機板之後,上面這句話不知道看過幾遍了 XD
也讓我對Chord Dave非常好奇,一直很想聽看看
可惜的是我常去的幾家店都沒有展示
只能在音響展聽到Dave搭配喇叭的聲音
可是音響展那種環境也很難聽出什麼來
再加上價格實在是太高,就一直這麼拖著

我這個人是屬於換耳機派,認為耳機才是影響聲音最大的要素
三大件裡面,DAC和耳擴我是覺得夠用就好了
當然也不能買太差,至少也要有個水準
於是D90 + HDVA 600 + 006t這個組合我用了很久都沒換
錢都花在買新耳機上面
至於訊號線、電源線之類的我就暫時不管這些了

直到我買了X9000之後,再上去的HE-1已經買不起了
於是開始把心思轉回另外兩大件
換DAC可以讓全部的耳機都能受惠
換耳擴的話必須犧牲靜電或是動圈/平板其中一邊
所以最後我決定先換DAC

其實在買新耳機的過程
我有順便試聽過許多DAC、一體機、內建DAC的串流機器...等
畢竟不太可能每次都剛好可以用同一台DAC
我有聽過ADI-2、Benchmark DAC3、Hugo 2、AURALiC Altair G1、iFi Pro iDSD、
Violetric V5902 PRO、T+A HA200、Dave、Esoteric N-05 XD、Mola Mola Tambaqui、
Playback Design MPD-8 (D90價位以下的就不寫了)
可惜的是每次聽的耳機和耳擴都不一樣,甚至有的是聽喇叭
缺乏一個統一的比較基準
可以說幾乎沒有一台DAC我可以記得它們的聲音長怎樣
只有DAC3和翻車魚因為都有用HD800s仔細聽過
才對他們的聲音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
所以底下的聽感大部分都是跟這兩台做比較

老實說,這次買Dave幾乎等於半盲狙
我從來沒有聽過Dave接耳機的聲音
我曾經在音響展聽過HD800接在Hugo 2上面的聲音
當時只留下聲音很母湯的印象,後來就不了了之
雖然聽過Dave接喇叭,但是也是在音響展,很難聽出個所以然
其實我本來還有考慮其他DAC像是翻車魚、Holo May、Terminator Plus
翻車魚是少數我有實際接耳機來聽過,算是比較熟悉它的聲音
只是平常看到ptt、head-fi、還有其他地方對於Chord的推崇
(聽說後來演變成對岸網友只要看到Chord就要踩幾腳的慘況?)
還有好幾個我比較信服的youtuber描述的Dave聽感
(Currawong、The Hans Beekhuyzen Channel、GoldenSound...等)
尤其是關於Dave帶來的細節度和空間感提升的描述讓我非常心動
而細節度和空間感剛好也是我追求的目標
就我之前聽過的DAC來說,它們對於空間感的描述都不是很讓我滿意
這也讓我比較傾向選擇Dave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前一陣子掀起的漲價潮
Chord全系列產品一次漲15%
其實那時候傳出漲價消息的不只有Chord的產品
可以說市面上大多數高階DAC都喊漲
考慮了幾天,我決定趁還沒漲價之前就先下手Dave了
雖然說提前下手,但是因為缺貨,還是等了快兩個月才拿到
不過這比起X9000等了五個多月已經好很多了
聽說最近ADX5000和LCD-5也都缺貨
看來最近各種hi-fi產品缺貨的狀況真的很嚴重

********
* 開箱 *
********

外箱
https://i.imgur.com/tO7ZNmD.jpg


其實外箱有兩層紙箱
內箱打開之後可以看到機器、說明書、配件紙盒
https://i.imgur.com/t9P5ZNg.jpg


配件有spdif線、usb線、遙控器、電源線
https://i.imgur.com/onB3uSJ.jpg


正面
https://i.imgur.com/XxHADQn.jpg


背面,本來以為各個接頭都沒有標示文字,其實是有
https://i.imgur.com/CVgnw4z.jpg


********
* 做工 *
********

Dave的做工沒話說
看起來非常厚實又堅固
中間一個大大的LCD螢幕
所有操作都由4個按鈕完成
當然還有遙控器可以操作
不過有的動作只能靠機器上的按鈕完成

關於Dave的外觀我個人是很喜歡
不過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
我猜應該也會有人覺得Dave看起來很醜的吧? XD

關於操作方面,Dave並沒有像一般chi-fi那麼直覺
像是Preamp模式切換到DAC模式
只能用機器上面的按鍵做切換
沒辦法用遙控器切換
還有解碼可以在PCM+與DSD+之間切換
Headphone模式可以用遙控器設定
如果是在DAC模式做PCM+/DSD+切換
則是只能在機器上面按按鍵才能做切換
不能用遙控器做切換

這對於原本使用chi-fi機器遙控器隨便亂按就能用的人會覺得很不習慣
會覺得為什麼遙控器沒辦法做所有的動作
而是要到機器上面操作
廠商可能有他的原因吧,我也不清楚
或許Dave本來就不能做太過頻繁的切換模式
太過頻繁會導致機器出問題之類的?

******************
* 音樂測試環境 *
******************

訊源:M1 Macbook Air 2020
DAC :Chord Dave、Topping D90
耳擴:Chord Dave內建耳擴、Sennheiser HDVA 600、STAX SRM-006t

MacBook Air -> Dave -> 006t -> 009s/X9000
MacBook Air -> Dave -> 動圈/平板耳機
MacBook Air -> D90/Dave -> HDVA 600 -> 動圈/平板耳機

這次心得包含Dave的DAC和內擴兩個部分

DAC的部分我不會只單獨寫Dave的聽感
而是會加入Dave跟D90的比較,還有幾支耳機的聲音變化
只單獨寫Dave的聽感,觀看這篇文章的人可能會比較不容易感受到我在寫什麼
加入跟D90的比較,還有換DAC之後幾支耳機的聲音變化
相信這樣觀看的人應該會比較容易感受到Dave到底好在哪裡

做為曾經霸佔ASR網站排名好一陣子的科學機代表D90
相信板上應該也有不少人很好奇D90的聲音到底行不行吧?
(目前排行第一名的是D90se)
尤其是前一陣子ASR對Dave的差評,相信大家更好奇了
以ASR的科學觀點來說
SINAD 120的D90應該可以直接把SINAD 110的Dave給碾壓過去吧?
看不到人家車尾燈的其實是Dave對吧?

第二部分的測試則是Dave的內建耳擴表現
比較的對象是HDVA 600
話說它的後繼機種HDV 820被ASR給了斷頭頑皮豹的評價
一方面是我想要知道Dave的內建耳擴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另一方面我也想知道HDVA 600到底行不行
是不是真的像ASR說的那麼爛

至於789,雖然它的推力也很大,但是控制力不好
我聽起來是明顯不如HDVA 600
就不加入這次的測試了

底下我會寫出多支耳機在D90和Dave的聽感有何不同
也會順便提一下Dave直推這支耳機的聲音如何
還有這些耳機在Dave直推和HDVA 600底下的聲音差異
最後再做個總結,分析D90和Dave的聲音差在哪裡

為求公平,靜電耳機之外所有耳機都用單端接頭

訊號線是萬隆NEI-3001 III(XLR接頭)
USB和電源線都用原廠小黑線

****************
* Dave簡單聽感 *
****************

Dave的XLR輸出有6Vrms,D90則是4Vrms
同樣接在006t上面時,Dave需要把音量調低

D90屬於細節很高,聲音很樸素的類型

DAC3的走向基本上很接近D90
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D90再多加一些東西
可能是結像更清晰或是其他原因,讓他的細節略勝D90一點點
兩者最主要的差異在於,DAC3多了許多水份
讓聲音聽起來更動聽了

我一開始聽DAC3的時候心裡是這樣想的:
呃,這聲音跟D90有什麼不一樣?感覺好像差不多
可是當我聽習慣DAC3之後再換回D90
瞬間覺得聲音怎麼變素這麼多,比較沒那麼動聽

接下來是Mola Mola Tambaqui,簡稱翻車魚
翻車魚的音場並沒有更大
形體比DAC3再更加強,細節又再多一點點
最重要的是,水份又再多一點
中高頻更為驚人,聲音明亮卻又耐聽,也給我一種華麗的感覺
低頻當然也不差,質感比起D90強的蠻明顯的
翻車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讓HD800s的人聲聽起來像ADX5000
雖然翻車魚不屬於Delta-Sigma的範疇
但是大方向我覺得還是跟D90和DAC3比較接近

就我個人的觀感
我是覺得D90、DAC3、翻車魚或許最後的走向有些不同
但是基本大方向是一致的
只是細節度、水份、好聽程度一直再增加
但是這三者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對於空間感並沒有明顯的著墨之處

Dave則是完全不同的走向
基本上我是聽不出它有加了什麼音染
他就像是D90那樣,非常基本的聲音,什麼都沒加
HD800s的音色在Dave聽起來跟D90聽到的沒有很大的差異
但是它在這個基礎點上面把HD800s的音場盡量的往外推(尤其是縱深)
然後在這個龐大的空間裡面到處塞滿了細節
而且這些並不是無意義的細節
我感覺我可以聽到聲音在空間裡面傳遞的感覺
還有聲音碰撞到障礙物之後反彈的感覺
還有不同樂器聲音遇到之後所引起的化學變化
這些空間細節大幅提升了活生感,就像聲音突然活了過來一樣
讓我有種當初第一次聽到HE-1的那種感覺

雖然受限於HD800s本身的素質限制,不可能有HE-1幾乎像是有真人在我旁邊演奏的感覺
但是Dave那種空間感讓我嚇了一跳
以前聽過的獨立DAC從來都沒有讓我感受過那種空間感
Dave算是第二個
至於響樂那次聽到的HE-1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那次用的DAC是CDP還是HE-1本身的DAC

Dave並沒有像翻車魚那樣讓聲音充滿了水份
我猜喜歡韻味、水份的網友可能會比較不喜歡Dave的聲音吧
但是對於我這種細節黨來說
Dave那種超高的細節和空間真實感確實讓我很滿足

簡單來說,Dave與其他我聽過的DAC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

"空間感"

Dave讓我感覺這個空間是真實存在的

至於Dave比較沒有水份的問題
我手中不乏擁有水份的耳機
而且後續還有耳擴、線材可以做調整
這方面我倒是不覺得是什麼很嚴重的問題

******************
* Dave的解碼模式 *
******************

Dave有兩個解碼模式:PCM+和DSD+
顧名思義兩者分別對應PCM與DSD檔案的撥放
我自己試了一下確實有差
用PCM+撥放DSD檔案的時候,空間裡面有些細節不見了
也因為這些細節不見了,我覺得聲音好像變得有點薄聲
而且空間感也必較沒那麼好,或者說有點失去3D立體感
改用DSD+撥放DSD檔案,聲音變得比較飽滿,空間感也變得更好

那麼如果我用DSD+撥放PCM檔案會有什麼狀況呢?
我個人感覺也是跟上面描述的一樣
聲音會比較不飽滿,空間感也會變差

PCM+也有類似的狀況
PCM+用來撥放PCM檔案,聲音比較飽滿,空間感也會更有3D立體感
用PCM+撥放DSD則是聲音會變薄一點,空間立體感會降低

這就讓我很好奇了
Dave一直是把DSD轉成PCM之後再撥放的
那麼為什麼還會分成PCM+和DSD+模式?
不是都共用一個PCM+模式就可以了?
本來以為既然都是轉成PCM,這樣的話兩種模式聽起來應該沒差吧?
可是偏偏聽起來是有差的
可能DSD+有加了什麼功能來讓DSD轉PCM更好聽?

還有解碼分成兩種模式也帶來一個壞處(應該算壞處吧?)
那就是PCM和DSD檔案必須事先分類好
Flac/WAV/串流就用PCM+模式來撥放
DSD檔案就用DSD+來撥放
盡量不要混在一起,這樣才能得到最佳音質
這算是一個比較不方便的地方
可是為了最佳音質也只好這樣做

可能有些人會想,隨時切換模式不就好了
我個人是不建議啦
上面的"做工"那一段文章有提到Dave操作上不方便的地方
或許廠商這樣設計是有原因的
頻繁切換撥放/解碼模式或許對機器真的不好

****************
* HD800s/HD800 *
****************

第一次聽到Dave接HD800s的聲音,我心中的想法是:
媽啊~我終於在HD800s聽到縱深感了

D90上的HD800s不太有縱深感
雖然偶爾會有樂器在前方比較遠的位置
但是大部分前方的樂器是往上跑的,而不是往前推出去
整個空間聽起來是比較偏平面的
再加上聲音有點素,還有聲音塞不滿空間
讓我一度以為HD800s是一支沒有縱深、聽起來有些無聊的耳機
有好一陣子都不想拿出來聽

拿到Dave之後,把HD800s直接接上耳機孔
一瞬間正直與善良都回來了
呃...不是,是我發現原來HD800s是有很好的縱深的
Dave把HD800s的音場往外推
不只是左右而已,是連前方和上下都有推開來
整個音場變得比D90還要大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

空間裡面塞滿了細節
空間裡面塞滿了細節
空間裡面塞滿了細節

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了三次
也因為塞滿了細節,所以聲音不再假大空
聲音聽起來也更豐滿,更有活生感
還有人聲(偏歌劇範疇)一點也不輸ADX5000
原本在D90之下,HD800s的人聲是慘輸ADX5000的
沒想到在Dave之下,兩者是不分軒輊的

原本在D90之下我覺得ADX5000的素質是比HD800s高的
(請參考我的ADX5000心得#1Xx3CS4R)
沒想到在DAVE之下,情況剛好相反過來
原來HD800s還是很強的,上限其實比ADX5000還要高
只是提升的代價也很高就是了

Dave對HD800s帶來的另一個很大的改變是低頻質感變好了
鼓聲力道雖然沒有變得更強(這個可能比較偏耳擴的表現?)
但是bass的那個線條變得更清晰
低頻樂器感覺更有彈性
不像D90有點軟軟糊糊的

Dave帶來的還有空間方面的細節
也就是樂器發出聲音之後,聲音在空間中傳遞、或是互動的細節
這一點也是D90所缺乏的細節
可能也是造成D90聽起來比較沒有活生感的原因

HD800是我在買完Dave之後才入手的
基本上聲音從D90換到Dave的改變過程跟HD800s差不多
唯一比較不一樣的是,HD800+D90比起HD800s+D90還要搭
HD800在D90的表現不會像HD800s那麼慘
其他的改變則是大同小異,這邊就不再贅述

用Dave直推HD800、HD800s,平常大概開-20dB就夠了
遇到古典大編制的話會需要再加個4~6dB

我在直推HD800的時候遇到6K量感比較突出的狀況
用HDVA 600的時候則是不會
我的猜測是直推的時候音場比較小、聲音也比較沒那麼飽滿
所以6K的能量比較集中,所以會覺得比較突出
用HDVA 600的話可以把音場拉大,6K能量比較分散
再加上聲音比較飽滿,讓6K聽起來比較不會那麼明顯

雖然Dave直推HD800/800s的聲音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上了HDVA 600之後還會更好
尤其是聲音的飽滿度還有音場的大小有明顯差異

**********
* T1 2nd *
**********

T1 2nd也是一支換了DAC之後聲音差異很大的耳機

之前我一直覺得T1 2nd的中頻怎麼悶悶的,施展不開
音場也沒有我想像中的大
聲音也不通透,總感覺音場裡面好像有障礙物
整體聽起來就是會讓人有一種不爽的感覺

換成Dave之後,好像變成了另外一支耳機

中頻雖然還是不夠突出,但是有變的清晰許多
那種悶悶的感覺大幅降低

音場變的很大,如果不是樂器音色跟HD800s不一樣
有時候我會覺得好像在聽HD800s

氣勢也有明顯變強,規模也有變比較龐大
我猜這跟音場上下撐開有關

聲音變的通透許多,不再有那種存在障礙物的感覺
細節也感覺有變多

有時候我會想
到底是因為聲音變通透,所以才會覺得可以聽到比較多的細節?
還是因為空間裡面細節變多了,才會覺得聲音變通透?
到底哪個是因,哪個是果,我也搞不清楚了

用Dave直推T1 2nd讓我有點意外
原本我還擔心T1 2nd的阻抗有600Ω,Dave可能會推不動
不過可能是他的靈敏度還蠻高的
音量大概跟HD800s一樣開-20dB就夠了,古典的話再多加一點

直推T1 2nd聲音基本上也算ok
聲音依舊是厚聲底,低頻下潛的去,鼓聲很有力道
重點是音場也很大
不過他跟HD800有同樣的狀況
直推的情況之下可以感覺9K比較突出
換上HDVA 600之後聲音會更飽滿,音場在更大一點
9K突出的狀況也會降低

********
* K812 *
********

K812跟HD800/800s一樣
在D90和Dave的表現是差異非常大的一支耳機

原本用D90的時候,K812的線條很剛硬,音場也不大
也因為線條很剛硬,他的4K和6K突峰會很明顯,整體聲音會很不耐聽
那時候我其實並不喜歡K812的聲音
反而是比較喜歡後來聽到的K872
因為K872聲音聽起來溫和許多,也比較厚實

使用D90的時候,音場除了不大之外
前方樂器有些會往前延伸,有些則是往上跑
左前和右前的情況更慘,大部分都被卡住出不去
特殊的音場形狀會讓我覺得怎麼好像變成筒音的感覺

換了Dave之後,那種線條剛硬的感覺就消失了
聲音變得有些寬鬆,但是依舊保持很高的密度
空間塞滿了細節,音場也變大許多,感覺不會輸給HD800s
音場往前整個推開,右前和左前也不再有被卡住的感覺
整個音場變成一個完成體
不再有某些樂器往上跑的問題

Dave直推K812大概開-30dB就夠了,古典再多加幾dB
重點是聲音真的很讚
不知道是不是Dave內建耳擴控制力很好
K812原本很明顯、甚至偶爾會刺耳的4K和6K突峰都不見了
聲音飽滿又溫順,音場又超大
之前那種粗糙感都不見了,變得很耐聽
不過上了HDVA 600之後聲音會在上一層樓就是了
光是音場的提升,還有那種聲音擴散所造成的深邃感
都讓K812的聲音聽起來更讚

我覺得K812跟HD800/HD800s一樣
比較吃DAC的表現,耳擴反而排在DAC後面

************
* HE6se V2 *
************

HE6se V2用D90和Dave也是有明顯的差距

當初用D90接HE6se V2的時候覺得:
誒,這支耳機的縱深表現還真不錯
可是當我聽完Dave之後再回去聽D90
就會感覺怎麼HE6se V2的縱深怎麼好像卡在一層膜那邊
一直無法突破,把音場真正往前推出去
就會越聽越不爽,怎麼就是差這一口氣

而且Dave的縱深和音場寬都是整合為一體的
不會有D90那種有些地方感覺是獨立的

Dave的樂器之間充滿了細節
讓我覺得不同樂器之間有了互動的感覺
也給我聲音在空間裡面傳遞的感覺
樂器充滿了活生感,不像D90聽起來死死的

HE6se V2是一支靈敏度比HEDDPhone還低的耳機(83.5dB)
測試結果Dave直推只要開-12dB就夠了
遇到音量低的古典樂有的會需要開到-6dB
讓我很意外的是,直推的聲音居然還蠻不錯的
不會像HEDDPhone那樣有低頻沒力的問題
當然外接耳擴的音場還有氣勢表現會更好就是了
還有直推的headroom剩下不多
萬一遇到音量更小的音樂,或是使用者習慣聆聽更大的音量
這時候Dave直推的音量就不夠用了

*************
* HEDDPhone *
*************

HEDDPhone由於本身縱深感就蠻強的
再加上他的聲音也會自然擴散
他用D90當DAC其實聽起來並不差
本身優異的縱深和聲音擴散感可以很好的掩蓋掉D90的缺點

只是上了Dave之後,升級感依舊非常明顯
除了縱深拉得更遠之外,音場變成一個完整的整體
D90會讓我覺得只有正前方有往外延伸,右前/左前則是被卡住出不去的感覺
Dave讓我覺得我的前方有一個完整的音場
前方樂器都有各自的位置,而且彼此是有互動的,也都有明顯的遠近感

Dave也讓我覺得聲音比較通透
樂器的細節也比較多
低頻的質感也更好
當初用D90的時候我還沒發現什麼問題
直到我換了Dave之後,再回去用D90
才突然覺得D90聲音怎麼糊糊的,有種悶住的感覺

至於HEDDPhone雖然阻抗低,但是靈敏度也低,只有87dB
讓我很驚訝,也是跟HD800s差不多一樣開-20dB,古典也是加的差不多

雖然Dave直推HEDDPhone音量是夠大的
可是鼓聲的力道我覺得不怎麼不夠力
而且亞低音的量感也少很多
原本很容易感受到低頻的震動感都不見了
聲音也變得沒那麼厚實
我個人認為Dave直推HEDDPhone應該是不太行

改用HDVA 600來推的話,聲音會比較厚,也更飽滿
低頻量感也更多,耳罩更容易感受到亞低音帶來的震動
音場也比較大,震撼力和氣勢也會好許多

************
* HE1000se *
************

HE1000se算是一支很好推的耳機
即使是用三星的手機直推,也能夠有不錯的聲音

HE1000se用Dave直推也是大概開-30dB就夠了
古典音樂則是再多加幾dB
可以說Dave直推HE1000se聲音真的很不錯
音色漂亮、聲音細膩、音場大、氣勢也很足
HE1000se是一支很適合用Dave直推的耳機
就算之後不想買獨立耳擴,應該也是ok

不過以我個人的喜好來說,我還是會比較想外接耳擴
因為換上HDVA 600之後,HE1000se音場和氣勢會更龐大
目前HE1000se應該是我手上聲音氣勢最龐大的一支耳機了

不得不說,HE1000se算是對D90很寬容
即使用D90,聲音也很不錯
HE1000se優異的表現很好的掩蓋了D90的一些缺點
只是上了Dave之後,聲音還是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樂器細節、空間感都比D90好很多
不管是樂器還是人聲,聽起來都更讚
空間感也更為真實,聽起來更有活生感

原本D90的右前和左前音場常常會有推不出去的感覺
有些樂器會跑到右上和左上去
上了Dave之後,右前和左前就推出去了
前方縱深音場變成一個完整體

用Dave+HDVA 600推HE1000se
聲音只有一個爽字能形容

************
* D8000pro *
************

D8000pro跟HD800s一樣
都是在D90和Dave表現差異非常大的耳機

我先聽兩天的D8000pro+PW Audio 1960s耳機線,用Dave直推
然後我把耳機接到D90 + HDVA 600
結果出現非常明顯的耳機降級感
聽了一晚,心中疑惑不停,為什麼聲音會降級?
這時候我想說,好吧,或許是HDVA 600比內擴差?
畢竟ASR給予HDV 820(耳擴與HDVA 600相同)斷頭頑皮豹的評價
或許HDVA 600真的不行?
隔天我把Dave接到HDVA 600上面再聽一次D8000pro+1960s
一開聲就忍不住罵髒話,這也差太多了吧...
原來之前耳機明顯降級感是D90的關係

接D90的時候,聲音通透度大幅降低
細節度也大幅降低,音場的規模大幅縮水
雖然音場還是有縱深,但是缺乏層次感
我的推測是因為丟失大量空間細節才造成這種降級感

改接Dave的時候,聲音通透度大幅提升
樂器紋理材質、各種細節度大幅上升
音場縱深大幅往前,音場規模大幅提升
而且音場有往外擴散的感覺
也就是我在D8000pro聽到009s和X9000才有的那種音場表現
D90的音場就像是各個樂器有各自的平面
單獨聽的時候還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可是一旦跟Dave做比較,會讓我覺得D90樂器像是各自演各自的
而Dave的音場是完全融合在一起,聽起來非常有立體感
Dave的聲音密度並沒有因為音場擴大擴散而有所降低
反而聲音密度並沒有變差,甚至結像變得更明顯
Dave的聲音似乎跟音場有互動,我似乎可以感受到聲音在空間中傳遞的感覺
兩台DAC相比之下,Dave聲音聽起來更有活生感
似乎樂器都活了起來的感覺

D8000pro的阻抗60Ω,靈敏度98dB/mW
基本上不算是難推的耳機
Dave直推D8000pro的話音量大概開-30dB
遇到古典大編制的話會需要再加個4~6dB

雖然上面說D8000pro不算難推
其實指的是想要有足夠的音量很簡單
但是真正想要推好卻不容易
這一點跟HE1000se不太一樣
HE1000se是連手機都能有不錯的聲音
D8000pro只要前端不適合,聽起來都很無感
沒辦法留下什麼印象

我覺得Dave直推D8000pro的聲音真的很不錯
細節高、音場大,聲音又飽滿
雖說如此,上了HDVA 600之後聲音還可以再上層樓
尤其是音場和聲音飽滿度的表現會更好
甚至讓我覺得D8000pro+1960s有跟009S和X9000一拼的實力
我是覺得DAC對D8000pro的影響比耳擴來得大

********
* 009s *
********

0099s和X9000可能是因為聲音本身會往外擴散的關係
給我一種音場有自我修正的能力
即使是在使用D90的時候,也能夠有很明顯的縱深
當初聽到的時候還很驚艷

可是當我聽了Dave的聲音之後
我才知道D90的縱深根本是靠009s和X9000自身優異的空間感撐出來的
Dave才真的能夠推出完整的縱深感
那種差異真的一聽就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差距

而且接了Dave之後細節度大幅增加,通透感也大幅增加
推出縱深之後,遠方樂器到我這邊的空間塞滿了細節
讓我好像聽到聲音是從遠方傳遞到我這邊的感覺
而不像D90只是覺得那邊有聲音,就單純一種認知而已
給我一種很2D的感覺
而Dave的細節度+空間感,卻給我一種3D的感覺
似乎所有的音符都活了過來一樣
那種感覺真的很難形容
但是兩台DAC的差距確實是非常明顯的

還有兩台DAC的樂器的紋理材質細節差異真的很大
接了Dave之後,樂器的聲音聽起來真的很過癮

*********
* X9000 *
*********

從D90轉到Dave,可以明顯感受到細節度差很多
這種感覺跟上面幾支耳機的狀況是類似的
增加的都是聲音在空間中互動的細節,還有樂器紋理材質的細節
而且通透感也是大幅提升
相比之下D90聽起來感覺好像是糊的

另外一個最大的差別是,音場更大了
D90是一個對動圈耳機很不友善的DAC
幾乎所有動圈耳機在D90上面都沒有縱深可言
我個人覺得X9000其實對前端容忍度蠻高的
即使X9000接的是D90,都可以有很深的縱深感
我常常感覺音場可以延伸到頭前1.5公尺

接上Dave,X9000的縱深更恐怖了
我甚至覺得音場可以延伸到頭前2公尺
而且由於空間細節大幅增加
整個音場不管是左右寬度還是前後縱深都完整融合在一起
之前D90的時候還是有的分離感,有點各自表演的感覺
用Dave的時候,所有樂器都在前方空間活耀
而且前方不同樂器有不同的遠近感
不同的樂器都有不同的距離
不像D90只分兩種,"遠一種"和"近一種"
或者說分為兩層,額頭這邊(人聲或是主樂器)和遠方(背景交響樂團)
然後沒有中間值
接了Dave之後,中間是有許多層的
而不是只有單純"額頭"和"遠方"兩層

X9000的音場表現完全脫離耳機的特性,反而很像喇叭
明明他只是一支耳機
卻可以做到絕大多數樂器都在前方的感覺真的很特別

**************************
* Dave內擴 v.s. HDVA 600 *
**************************

簡單來說,Dave內擴並不是一個擺飾
至於說他算不算買DAC送耳擴,就看個人心目中的價值怎麼計算

我是覺得Dave內擴的水準其實很高
他的樂器聲音非常細緻,細節也非常高
或者也可以說Dave內擴的控制力非常好
他的動態範圍表現非常好,大小聲的相對音量控制得很好
不會像有些入門擴在這方面表現會讓人覺得怪怪的
還有這些入門擴在聲音細節和細膩度的表現也沒那麼好

至於crossfeed這個功能我沒有做測試
我這篇心得主要目的是描述DAC的聽感
或許下一篇D8000pro的心得裡面我會提一下

我自己這次測試的幾支動圈/平板耳機裡面
真正我覺得Dave直推不行的只有HEDDPhone
其他耳機我覺得直推應該就夠了
就算只買Dave,不再買獨立耳擴應該也是ok

雖然說Dave的內擴並不差
但是真的要跟另外接上HDVA 600之後的聲音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首先是音場大小的差異
HDVA 600推出來的音場要比Dave直推大不少

再來就是聲音的飽滿度HDVA 600也比較好
這並不是單純單一樂器/人聲的飽滿度
而是音場變大之後,飽滿度依舊比直推來得好
這樣帶來的差距就變得蠻明顯的了

另外一個差距是Dave內擴的爆發力不夠

並不是只有大編制交響樂才需要爆發力
就算只是單純的人聲也會有需要爆發力的地方
這時候我就會覺得Dave內擴好像差了一口氣

聆聽大編制交響樂用HDVA 600真的很過癮
音場大、聲音飽滿、氣勢又宏偉
搭配D8000pro+1960s聽大編制交響樂,每次聽都會起雞皮疙瘩

Dave內擴相比之下氣勢會比較不足、音場比較小
不過Dave內擴在聲音的細膩度方面卻是略勝HDVA 600

總而言之,我個人是覺得低阻/高敏的耳機很適合用Dave直推
至於高阻或是低敏的耳機我建議還是盡量加個獨立耳擴
補足Dave內擴推力不足的地方

經過了這次的比較,我覺得ASR的HDV 820評測文章問題也是很大
居然給了斷頭頑皮豹的評價
老實說,789和Topping一堆入門價位的耳擴不管是控制力、音場表現都不怎麼樣
跟HDVA 600差距還蠻大的

amir還說他用HDV 820接MRSpeakers Ether CX是他聽過最難聽的聲音
可是我用HDVA 600接MrSpeakers Ether C Flow那聲音卻是超讚的
雖然不是同一支耳機,但是也不應該有差這麼多的結果
我很好奇他是怎麼聽的

老實說,我自己使用HDVA 600的心得是很不錯的
可是卻被amir批評的一文不值
這也是我第一次對ASR的文章產生嚴重的質疑

*****************
* D90 v.s. Dave *
*****************

接下來是我這次心得最重要的部分

上面的文章有點冗長,可能大家看到後面都覺得有點厭煩了
我是擔心測試的耳機太少,得到的資訊不夠完整
我不喜歡只聽了一兩支耳機就直接下結論
萬一剛好這兩支耳機比較不適合這台DAC
那我豈不是會得到這台DAC很差/或是沒差別的結論?

文章寫到這邊,大家應該不難發現
我總共用了10支橫跨動圈、平板和靜電的耳機
來測試D90和Dave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結論是兩台DAC的聲音差距非常大
而且沒有任何一支耳機是聽不出來這個差別的
測試的耳機多,我也比較容易歸納出一些結論

我這邊大致上總結了兩個重點:

1. 空間感

空間感是D90和Dave差異最大的地方

Dave大幅提升了音場的縱深感
使用Dave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聲音往前再推出好一段距離
而且最重要的是,Dave的縱深是整體一起往前推出去的
縱深和左右音場整合為一個完全體
在前方有一個很完整的音場感
所有樂器在前方都有自己該有的位置而不會混亂

還有Dave推出來的縱深可以讓我很明顯的感受到前方不同樂器有不同的遠近感
主樂器/人聲當然是離我比較近
最遠方可以多遠則是每支耳機表現都不一樣
X9000的縱深是我聽過最恐怖的一支
原本D90就可以感受到X9000的縱深非常大了
沒想到上了Dave之後還可以更大
最近與最遠的中間其實還有分好多層
都可以感受到每樣樂器距離都不太一樣
而不像D90只有最遠與最近,沒有中間值

D90對動圈耳機非常不友善
幾乎可以說沒有縱深可言
前方樂器都是往上方移動,而不是往前推出去
害我以前都以為動圈都沒有縱深
還一度想要把我的圖表都改成動圈沒有縱深分數

平板耳機的情況比動圈耳機好一些
D90的縱深只有正前方的樂器有往前推
但是右前方和左前方卻原地踏步
或者是聲音是往上移,而不是往前移
整體音場感覺有點方向不夠正確的混亂感

靜電耳機可能是因為聲音具有擴散感,所以情況是最好的
即使接D90,聽起來比較像有完整的縱深
也因此當初我對靜電耳機的音場評價特別高
不過即使如此,聲音聽起來感覺有點2D感
樂器有點像是圖畫貼在某個平面上

原本還在用D90的時候沒有發現這一點
直到換了Dave之後才發現D90有這個嚴重缺點
Dave就像整個空間突然變成3D的感覺

2. 細節度

Dave對比D90,細節度有非常明顯的增加
這邊提到的細節度還分成兩種:

一種是樂器本身紋理材質的細節度提升
讓樂器聽起來更真實,也更好聽

第二種是空間的細節度
秉承上面寫的空間感變化
當Dave把縱深拉遠之後
新產生的空間並不是空白的,而是塞滿了各種聲音細節
而這些細節並不是無意義的細節
我覺得這是原本樂曲就存在的樂器聲音細節
只是不知道D90為什麼沒有還原這些細節
或者說D90從一開始就把這些細節當作雜訊給濾掉了?
市面上不乏同樣採用AKM或是ESS晶片的高階DAC
而這些DAC的聲音都比D90好聽
跟D90不同的是,這些DAC再把數位訊號丟到AKM或是ESS晶片之前
通常都有用FPGA處理過
我在猜是不是D90因為成本考量,少了這個步驟
才會讓他的聲音聽起來很無趣,空間感不好,也缺少了活生感

這些新的細節讓我感受到不同樂器之間似乎產生了互動
也給我聲音在空間裡面傳遞的感覺
這讓Dave的樂器聲聽起來更有活生感
而不像D90聽起來就是很死板
這種感覺其實很像我聽過的Senheisser HE-1
HE-1可以做到整個空間充滿了活生感,就像真的有樂器在我耳朵旁邊演奏的感覺
可惜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受限於耳機不夠好
目前我手上的耳機即使搭配Dave,還是做不到HE-1那種真實感
不過比起D90,聲音在活生感方面已經有非常大的提升了

Rob Watts在介紹他的DAC的時候不斷的強調timing of transient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該怎麼翻成中文比較好(時間精準的瞬態?)
因為有些中文名詞常常被我們混用,硬翻成中文可能反而會搞混
我底下就不翻成中文了
我覺得這邊的transient比較像是某個時間點的瞬間聲音狀態
而不是耳機對音樂突發信號的反應能力

總而言之,transient影響了我們對音場、音色、音高、音長的感知
如果我們能夠精準的重現這些transient
就可以大幅提升樂器的質感還有空間感

而這跟我聽到的Dave的強項有許多吻合的地方
首先我注意到的是空間感,這也是Dave與D90差異最大的地方
再來是樂器的紋理材質細節
可能是這些transient真的重建的比較好
同樣都用HD800s的情況之下,Dave的樂器聲音質感比D90好非常多

***************
* 對ASR的質疑 *
***************

我本身是理組畢業的,一開始也難免會比較偏向看數據
除了耳機和耳擴我覺得聽起來有明顯差別以外
DAC、訊號線、電源線...等我都覺得沒差別
也覺得ASR說的蠻有道理的

可是隨著時間的過去
我聽過的器材也越來越多,累積的經驗也越來越多
我漸漸發現世界並沒有那麼單純
我對於當初XXX沒差的說法越來越保守
不會直接說沒差,而是改成"我沒聽過我不知道"

接著我發現越來越多我聽過覺得很不錯的器材
被ASR給了斷頭頑皮豹評價的情況
這也讓我也越來越懷疑ASR的說法

第一個讓我產生質疑的就是HDV 820吧
明明HDVA 600我聽起來就比789好
可是同樣的耳擴的HDV 820卻被給了極差的評價
後來我漸漸發現,只要測試數據不好看的,通通都被給差評
然後聽感測試ASR一律說聽不出差別

這次ASR對Dave的測試是最讓我不爽的一次
對於ASR的不滿一次爆發出來
相關的討論,板上網友大都在#1Yt9fQxU這篇文章講過了,我這邊就不再重複
我只想要講聽感的部分

對啦,訊號線最好是沒差別
明明我幫D8000pro換了三條線
每條線聽感都不一樣
結果ASR說訊號線聽起來沒差別

雖然我自己還沒換電源線
但是在其他網友家聽Dave換了電源線
聲音差別真的蠻大的
結果ASR說電源線聽起來沒差別

最後是這次的Dave測試
ASR說他聽起來跟其他他聽過的DAC沒有差別
最後還補了一刀說連$150的DAC表現都可以輕易打敗Dave

他是覺得沒有人會同時擁有Topping的機器和Dave嗎?
我測試了10支耳機,每一支都可以輕易聽出D90和Dave有明顯的差距
amir卻說他聽不出什麼差別
讓我不禁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木耳
還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實我並不是想說D90很糟糕
如果真的很糟糕我也不會用了快兩年
它只是CP值很高,可以讓使用者用很少的錢做很多的事
聲音方面也僅僅提供給你最基本、不加任何水份的東西而已

它很難聽嗎?我覺得不會
它細節度夠高,基本該有的音場都有
但是一旦你把它拿去跟其他更高階的DAC做測試
就會發現它的聲音很平凡,或者說無趣也可以
也會覺得他的聲音少了很多東西

這樣算是他的聲音很乾淨嗎?
我並不這樣認為,我反而認為它可能只是把它覺得不重要的東西一股腦給丟棄了
或者是它並沒有花心血額外做處理、企圖還原這些資訊罷了
再細微的資訊,一但組合起來都有可能是還原聲音重要的資料
全部丟棄的話很簡單,也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什麼都沒有的聲音聽起來當然乾淨
但是可能也丟失了活生感

D90很適合不知道要買什麼的初學者當作第一台獨立DAC
等習慣它的聲音之後,再往高階DAC移動的過程
就會開始欣賞這些高階DAC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變化了
到時候再回頭看這些心路歷程,就會發現ASR真的騙很大

我個人是建議對一樣不熟悉、沒聽過的產品不要太快下結論
不要像我一樣不斷的打自己的臉
呃...或許"發燒就是不斷打臉自己的過程"?

ASR那種評測裡面放一大堆數據圖的文章
一開始確實很容易迷惑像我這種理組出身的人
但是器材是買來聽的,不是買來看數據的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也發現音場、結像、細節度...這些東西根本沒有數據可以測量
這些東西最後還是要回歸主觀聽感描述
就算每個人的聽感不同,彼此很難做出對比
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找聽感相近的人,看看對方的心得
讓我們可以對該產品有個一定程度的了解

像ASR那樣只秀出一部份可測量的數據就直接以此下結論,真的很不負責任

後來ASR網站開放論壇的會員對該次測試產品投票
他是對自己的文章沒信心
希望藉由底下的會員來幫忙造勢嗎?

我覺得最扯的是
ASR網站對於底下會員謾罵該產品是垃圾、開發人員是騙子的文章當作沒看到
可是對於想要用個人聽感企圖做任何反駁的人反而會被砍帳號

然後最近ASR拍影片的時候
還會把聽感派youtuber影片截圖拿出來鞭
如果我不是也有訂閱該位youtuber的頻道
我還不知道他在鞭誰
人家的訂閱者有24萬,ASR自己也才3.2萬...

我是覺得ASR的做法真的是太誇張了...
也讓我對這個網站越來越反感
現在都只把它當搞笑網站在看 XD

我個人是比較偏好stereophile那種一半寫數據測量一半寫聽感的文章
這樣可以同時滿足客觀數據測量與主觀聽感的受眾
感覺他們寫出來的評測也比較能夠說服人

話說最近Stereophile紙本雜誌也有在諷刺ASR這個現象
Bruno Putzeys說他也要來買幾台測試機器
然後自己設立自己的測量標準
建立一個論壇,放上一大堆測量數據
只要測量的產品不符合他設立的標準,就開始批評該廠商(尤其是賣的比chi-fi貴的產品)
然後騷擾/嘲諷/砍帳號/禁止任何反對的意見
還可以搞些花樣,設計一些圖像來代表每個評分等級

其實我還是會去看測量數據啦
只是我知道現在還有太多器材的屬性找不到測量方法
譬如說細節度、音場寬度/深度/高度、聲音甜度...等
這些目前沒有辦法測量的部分,也只能靠耳朵去聽了
而不是只依靠目前能測量的少數部分數據就自以為是
當作自己已經掌握全局,可以依此下結論了

********
* 結語 *
********

這次的半盲狙可以算是大成功
Dave的聽感(尤其是空間方面)跟那幾位youtuber描述的大致上一樣
甚至我還感受到一些他們沒有描述到的東西
Dave的表現剛好很對我這個細節/空間黨的胃口

Tambaqui跟Dave算是不同的走向
想要聲音充滿水份、華麗又好聽,就選Tambaqui
想要很大的空間感還有滿滿的細節
再加上很大的縱深,所有應該在前方的樂器都能夠往前方推出去
那就選Dave

雖然說這次換了Dave有讓動圈耳機的表現大幅增強
讓我許多動圈耳機的心得可能都要大幅修改
尤其是我覺得動圈耳機沒有縱深的這個結論肯定要改
但是這並沒有改變每支耳機在我心目中的排名
譬如說HD800s並沒有因此就能上打HE1000se

D90當初讓我覺得HE1000se聲音可以輾壓HD800s
Dave則是拉近了HD800s與HE1000se之間的距離
不再讓我覺得會有HE1000se >> HD800s那種碾壓感了
而是回歸原本正常HE1000se > HD800s這種感覺

三大件已經搞定耳機和DAC這兩個部分了
接下來就是耳擴了
等耳擴搞定,再來就是訊號線了
訊號線搞定之後就是電源線

在耳擴搞定之前,說不定也會嘗試M Scaler

雖然前一陣子ASR也把M Scaler批評的一文不值
我這邊就懶得再吐槽文章裡面的內容了
我只簡單的講,我在HD800s上面也不容易聽出差別
但是在二聲道上面,差別卻是非常明顯
我不敢說都是正面的提升,但是那種差別是很容易聽出來的
根本就不是ASR說的沒差

至於要不要入手M Scaler,到時候再說吧...
Rob Watts有說過這幾年都不會有Dave 2
head-fi有人傳說會有Choral等級的M Scaler
(Dave屬於Choral系列,Hugo TT屬於Table Top系列)
Rob Watts也從來沒有否認過這個消息
到時候直接跳這一台也說不定

感謝收看 <(_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2.149.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61072750.A.102.html
dzwei1樓上一個鞭D90鞭ASR的人是拿著UD701跟布魯克林 這篇直接搬出 08/21 17:11
dzwei2樓dave 也太狠(誤) 08/21 17:12
疑?是哪幾篇?
icekiba3樓Dave不是被評壞了嗎XD 08/21 17:12
Daedolon4樓噗噗 你確定ASR一幫眾真的有在聽嗎 08/21 17:19
我猜也沒有 XD
odanaga5樓DAVE用耳機孔要小心 08/21 17:26
用外接耳擴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少用Dave的耳機孔
jeff0210446樓查一下價格…怕爆XD 08/21 17:26
purplesky9117樓感謝超優心得一字不漏看完 原來dave篇幅這麼大難怪 08/21 17:28
purplesky9118樓等超超超久XD然後恭喜感受到動圈應有縱深,這也就是 08/21 17:28
purplesky9119樓我格子圖把縱向當音響性指標的原因,雖然仍會有不 08/21 17:28
D90真的很容易誤殺動圈耳機
purplesky91110樓夠清楚地方,但耳機玩到後來幾乎就是縱向決 08/21 17:28
purplesky91111樓最後靠背一下測試耳機沒有Z1r 我方提出強烈嚴厲譴責 08/21 17:29
purplesky91112樓XD 08/21 17:29
Z1R借人了,來不及參加這次測試 XD
dzwei13樓對了 說到這個 我484該把ADX5000拿回去給妳新系統平反了(?) 08/21 17:30
去noryb大那邊就可以聽到了 XD
allan532014樓香 真香 08/21 17:31
Ikaruwill15樓推Ruru大大手筆實測,我只有趁漲價前訂了Mojo2然後還沒 08/21 17:34
Ikaruwill16樓到貨 08/21 17:34
連mojo2也缺貨?
EntHeEnd17樓推心得 08/21 17:37
dsadsa12332118樓賀升級 08/21 17:37
noryb19樓感謝RURU大的巧筆,原來我個人認為的泛音,就是不同樂器/聲音 08/21 17:38
noryb20樓在空間內互動的活生感,Dave的聲音紋理也真的很不錯! 系統整 08/21 17:39
那個好像也不是泛音 不過不管怎麼樣,Dave聽起來真的活生許多
purplesky91121樓順便再靠北一下ASR是儀測網站才對,科學的部份含金 08/21 17:41
purplesky91122樓量根本低 08/21 17:41
noryb23樓體(電源;訊源;接地..等)搭配夠好,會更能發揮旗艦耳機的實力 08/21 17:42
dzwei24樓儀器校正資訊都沒放上去 還是別說是儀測網站好了啦XD 08/21 17:44
dzwei25樓輪班星人看到都要哭出來了 08/21 17:44
sifa102426樓文章好長XD 08/21 17:44
sifa102427樓ruru大會把之前寫過心得的動圈耳機重新再寫一次嗎 08/21 17:44
應該是不會吧,太累人了 XD
Ikaruwill28樓RURU大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繆試聽Meze Elite直捅DAVE內 08/21 17:48
Ikaruwill29樓擴,個人是覺得蠻搭的 08/21 17:48
現在繆思固定都有Dave可以聽了嗎?下次找時間去聽看看
GLUESTICK30樓這次真的下重本了 08/21 17:55
要吃土好一陣子了 XD
更多心得
[心得] TAGO STUDIO T3-01三種版本試聽小心得
[心得] 平價網路線ELECOM LAN vs ASEN RETE
[心得] 自動配對macOS Apple Music位元深度和取樣率
[心得] Kevin Gilmore Blue Hawaii 靜電耳擴 (KGBH)
[心得] b&o ex雷品
[心得]COS D10電源線搭配心得
[心得] ①ne $0N¥(One Sony) WM1ZM2 負三萬信仰
[心得] 樹莓派再進階 ALLO USBRIDGE SIG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