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很久的心得報告......
一開始只是想在清晨寫教材簡報時能聽個音樂,買了 ZX507和 N3AP
之後陸續購入了 FH7;IER-M9 and IER-Z1R等耳道耳機
某天看完板上討論,學校授完課後跑去音悅盲狙 ADI-2
之後陸續 T1-2nd;Z7 mark 2;電訊分離;線性電源;MDR-Z1R and TT2
感謝板上許多前輩高人一路走來的指導與協助
今年初也入手了農夫挑戰者排插和水晶電源線,PSU+電源模組線..等
個人不專業報告心得整理如下 :
目前系統
---------
- 電源部份
- 未改裝壁插 (一切二入含電燈開關,無法改裝)
- Entreq 農夫挑戰者排插
a1). AA Ferrite 2 電源線
a2). PSU: 海韻鈦金 1000W (TX-1000)
a3). 宇祥(直流)電源模組線 (CPU/奏鳴曲;主機板/進行曲)
(CPU: AMD R7 4750G / 主機板 ASUS B550M-Plus)
b1). 水晶 Ultra Diamond 電源線
b2). KECES P8 線性電源 (改 Supreme保險絲)
b3). 進行曲 DC線
b4). Chord Hugo TT2 (接 P8 15V/4A電源)
- USB部份
- 前 USB: iFi iGemini 3.0 分離線 (接 P8 5V/1A電源)
鐵殼: Coolgear USB3.0 4-ports (接 P8 12V/4A電源)
後 USB: Vertere pulse-b (熱縮套已拆)
- 耳機
a). T1-2nd + 漢聲 NYX8 平衡升級線 (目前放辦公室接 ADI-2/BHA100)
b). ADX5000 + 原廠 XLR平衡升級線
c). D8000 Pro + 原廠 3.5小黑線 + 古河6.3轉接頭
個人覺得幾項比較有感升級的心得如下,原本也考慮將升級感受分級 S/A/B/C
但其實以下每項的單獨升級感都是 A/A/A/A/A,合起來後卻是 S++++++++++,
因此,依個人喜好的音樂類型,以及現有的器材特性,慎選搭配,不必太糾結
每樣器材 (或每次升級) 的單獨 C/P值,系統完成體的總體升級感比較重要。
- Chord Hugo TT2
a). 原本用 ADI-2/789接 P8線電,之前聽人家說"ADI-2聽起來很白開水"的
形容詞沒有概念,直至在音悅試聽 TT2後,才了解,原來人聲可以這麼
有感情!? 原來弦樂可以這麼細膩!? 原來背景的叮叮琮琮也那麼好聽..
b). 向小李哥購入了將 TT2後方二個XLR轉耳機平衡XLR的接頭,實際聆聽,
其實個人較喜歡前方單端,包圍感比較好,聽感也略濃郁。但若是用
T1-2nd,我會 prefer用後方平衡就是 (感覺聲音會比較開闊)。
c). TT2就算是接低阻耳機 (Z1R/D8Kp),使用高增益的動態感還是比較好,
只是低增益也蠻好聽 (還比較耐聽;背景更黑),就視各人喜好吧!
d). 購入 TT2後,想說到了這等級的 DAC,應該也沒什麼可以再買了吧!?
- Entreq 農夫挑戰者排插
a). 因房間壁插有合併電燈開關(一切二入式),實無法改壁插,只能考慮排插
請教 911大後,依其建議購入了農夫挑戰者排插。
b). 挑戰者排插的第一印象是遼闊的空間感,深邃似是沒有邊界,其次是寬鬆
又有層次感的低頻,以及把音樂的整體厚度(紮實度)提升好幾級。TT2原
本就表現不錯的大器低頻感,整個往上提升了好幾個層次。農夫排插,堪
稱是入坑以來,首次覺得敗的最值得的好物。
c). 想說排插既然已一次到位,應該可以像板上其他大燒一樣喊"退燒"了吧!?
- Vertere Pulse-b USB
a). 原本電訊分離的後段是用星光八,感謝 kQ大出借小b USB線試聽。剛開始
接上時感覺不明顯,聽了幾天後移除打算還回去時,一接回星光八,人生
第一次有"秒拔"的衝動。小b USB的顆粒感較細,質感也較好,相比之下,
星光八有點伸展不開的小器又略糊。之後就向 kQ大購入此線了。
b). 爬了 911大的文,把熱縮套剪下後,音場大小差不多,但有一種更愜意的
律動感,應該不是腦補。
c). 追隨 911大的心得文,小b USB線和農夫產品很搭,實際感受也是如此,
想說,這次應該可以心如止水了吧!?
- Crystal Cable Ultra Diamond 電源線
a). P8線電原本使用原廠小黑,更換 CCUD電源線後,第一次領悟到什麼是高貴
的聲音。CCUD就是有種珠圓玉潤又貴氣的聽感,就算是聽 Spotify這種有
損串流,也能輕易地覺察出多樂器時的分離度以及不紊亂的有序聽感。
b). 個人感覺,農夫排插 + Vertere 小b USB + CCUD 有 1+1+1>3 的效果。
農夫的寬大音場和厚聲,搭配小b USB的略甜人聲,以及 CCUD的圓潤高貴
三者合一,讓不才我當時自以為,已得窺上乘音質的部份面貌...
c). 之後有為 P8升級 Hifi Tuning Supreme保險絲,升級後果然暖度和音場
又有提升,算是花小錢卻有明顯效果的好物。
d). 想說,都已有 TT2 + 三大燒物合一,此生應該夫復何求了吧!?
- PSU (海韻鈦金 TX-1000) + 電源模組線
a). 爬了 911大的 PSU系列文,並私訊請教後,毅然將 PC升級,最後選定的
規格是 AMD 4750G + B550M-Plus 主機板 + 芝奇 16G X 2 (3600),電源
power 是海韻鈦金 1000W,CPU模組線是宇祥奏鳴曲,主機板模組線是宇祥
進行曲。系統碟是三星(M.2) 970 1TB,音樂檔案存放於三星 870 2TB。
b). 此為入坑以來,最為感動的一次升級。個人習慣小音量聽音樂,但蠻多時
候,需有一定音壓,聽感才能接受。改裝 PSU+模組線之後,最有感的是,
像 911大所言 "大聲不噪;小聲不糊"的境界,任何音量都有極佳聽感。
c). 搭配前幾項 (農排;USB;水晶線) 的升級,整體達到了自認近乎完美的平
衡狀態。整體升級感受呈三級跳,甚或 dz大說的爛錄音檔案,都能加強
好聽的程度,而且是非常明顯的改善 (請參考 dz大的心得文)。
d). ACG音樂,不會覺得紊亂,人聲也保有感染力。交響樂或是我常聽的 epic
female vocal,多樂器合奏時的分離度,以及一波波層次感,伴著整個空
間中的豐富音符(泛音?),和舊電腦來比較,根本就像是外星科技的躍進。
e). 以前不曾認真聽交響樂,裝了 Roon+Tidal之後開始專心+享受各種以前未
曾接觸過的音樂類型,此外,就算是早期'80/'90西洋老歌,目前系統也
能美化這些我年輕時的回憶,並再次為其動心 ~~~
f). 到此時,心想,總應該達到 dz大所說色即是空的"聖人模式"了吧...
日前 dz大家訪,提出三大件中尚缺一個擴,之後私訊其他大燒前輩,也都指出,
先把擴加上去,之後其它升級 (耳機線;主動接地;墊材..等)才有更完整的呈現
看來,"聖人模式"可能撐不了多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