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壽險就看個人意願而已
如果你有家庭責任,希望如果你有個萬一,家人繼承房屋時不用連負債都一起繼承的話
那房貸壽險算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產品
保險嘛,以小博大
如果你沒家庭責任,掛了就算了的話
那其實真的可以不用買這個
不過提醒一下,房貸壽險除了死亡有理賠
其實完全失能也可以理賠
所以如果你沒死成,但完全失能的話,那房貸壽險也可以啟動理賠唷
如果你覺得有家庭責任,有買的必要,但預算又有限的話
告訴你一個規劃方式
小妹就拿某人壽的房貸壽險舉個例子:
假設你是30歲男森,已婚有一個0歲子女
借1000萬,40年,無寬限,利率2.275%
那做一個「足額且完全包覆」的遞減型房貸壽險,保費為$700,700

很貴是吧
如果你跟銀行另外申請保費貸款去繳這個保費,條件比照購屋貸款
那每月攤還本息為$2,254

可是如果你「縮短保障期間,提高保障額度」
比如說「保障期間35年,保障額度1250萬元」(該人壽保額極限值為購屋貸款額度125%)
則保費降為627,250

保費貸款每月攤還本息為$2,177

之所以保費會降,是因為年紀越大費率越高
所以降低保障期間,避開高費率的階段
然而也因為保障期間縮短了,讓保障遞減的幅度高於貸款本金攤還速度,產生保障缺口
為了延緩保障缺口的發生時間點,因此把保額拉到最高
如此一來,會在保障年度第28年,也就是58歲的時候出現保障缺口
(試算表最右側是保障缺口)

又,其實小孩子大學畢業後,就沒什麼家庭責任了
小孩子已經可以出去工作照顧自己
所以說真的,也沒必要把保障期間做到滿
只要小孩子大學畢業以前做好足額保障就夠了
等到他出來就業後,如果你掛了,房貸壽險理賠後雖然有保障缺口
但就那一點負債,就讓小孩子背就好,他都有工作了,扛得起啦
以上是整個設計邏輯
順著這個邏輯,繼續降低「保障期間」看看
如果是「保障期間30年」
那保費為$444,625

保費貸款每月攤還本息$1,726

出現保障缺口的時間:保障年度第18年

如果是「保障期間25年」
那保費為$308,000

保費貸款每月攤還本息$1,356

出現保障缺口的時間:保障年度第13年

所以如果小妹是這個案例的當事人,想作保障的同時又想節省開支
我應該會選「保障期間30年」的方案
因為「保障35年、40年」太貴且沒必要
「保障25年」又太早出現保障缺口
造成配偶除了要負擔子女教養的同時又要扛大筆的房貸餘額
而「保障期間30年」每月保費貸款本息$1,726還算能接受的數字
雖然會在第18年產生缺口
但其實第18年~第22年缺口在100萬以下,配偶還算勉能負擔
等到第23年缺口超過100萬,此時子女也差不多要畢業出社會了
就讓子女一起背一點房貸,房子有留下,日子不會過不去
SO...
規劃核心還是「家庭責任何時結束」
以這個角度去做規劃,其實更能夠解決問題且節省開銷
保險買不完的,買100分的保障就要承擔100分的保費
如果認同保險是「保大不保小、保近不保遠」
那不如拿70分的保費做75分的保障,把省下來的預算去創造其他價值
小妹管見,謹供卓參
: 如果是跟著建商配合的銀行辦新青安+首購貸款
: 沒有強制要買房貸壽險 但有介紹一下
: 主要是考慮遞減型的
: 現在是單身 也沒有其他壽險 自住為主
: 所以才再考慮說是不是其實可以考慮一下房屋壽險?
: 想詢問一下版上大大的建議
: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