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北不會「艋舺化」!專家反曝1擔憂:中

房屋

40250

以前就聽過中產階級消失的說法

好奇查了一下,發現根本就找不到「中產階級」的嚴格定義

只感覺像是各說各話,又說不清楚

就像「年輕人買不起房」一樣模糊經不起論證



另查111年4月國發會的報告

【臺灣中產階級所得變動趨勢之研究】

網址:
https://www.ndc.gov.tw/nc_415_36623


他引用OECD的定義,即「家戶或個人所得介於全體所得中位數75%至200%者」

所以不是看財產量,也不是看學歷職業,就是看收入

而結論簡述如下:

「無論是透過調查資料或行政資料,研究結果皆顯示臺灣在 2004 – 2020 年間中產階級

之家戶或人口占比皆未出現衰退的趨勢。」

「中產階級家戶比例於2004–2020年間皆介於54%–56%之間,並未在資料期間的17年間有

明顯衰減。」

「中產階級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介於 29% – 32% 之間。」

「如排除年所得低於最低薪資或當年勞動保險投保小於6個月之人口,則中產階級的人口

占比介於49%–52%之間。」

「中產階級之總所得(可支配所得) 占全體的比例從 60.08% (61.72%) 成長至 66.63%

(67.47%),其中又以勞務所得為其主要之所得,且隨著所得階級的提高,其勞務所得

的占比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營利與股利所得、利息所得與其他所得。」

所以你說中產階級減少嘛

在台北確實會降低沒錯,因為台北是台灣最貴的地方

但所謂的中產階級其收入財力卻不是最頂

那自然會離開台北到其他生活壓力較低的地方生活

但從整個台灣的角度來看

研究報告顯示,中產階級並沒有消失

他的人口比例一直維持穩定



至於說為什麼那麼多人說「中產階級消失」呢?

說穿了,只是他們內心的自我投射

他們覺得「自己還不錯」

雖然不到頂尖,但也不差,好歹唸完大學研究所,是知識分子

工作是坐辦公室吹冷氣,是白領的

所以理當是個「中產階級」

但自認中產,或者準中產,卻過不上想像中的中產生活

所以當然會感嘆了



為了研究這個議題,我另外買了一本書: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這本書的內容驗證了我的推論

有些職業在上個時代還不錯,可以過所謂「中產」的生活

但這個時代變很爛,或者說變得弱勢

所以作者認為中產階級被剝削了,中產已經不中產了

但問題是看作者採訪的那些人的職業

你會發現:

「這到底哪來的中產階級? 這根本是過氣階級」

我就不講是哪些職業了

職業的重要性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

從古迄今多少職業被取代掉了?

如果無法活在當下與時俱進,被時代洪流給淹沒也是剛好而已



SO...

與其說「中產階級」有沒有個客觀標準,毋寧說是「自我認知與期許」

這又涉及有沒有足夠的自知之明

國際機構及各國政府幾乎都是以「家庭收入」來做計算

但人們在講「中產階級」時

卻多以「身分、職業」來認定他是不是屬於中產階級

或許這是在一切向「錢」看的資本主義社會中

對自我身分認同的最後一絲尊嚴吧


: 台北不會「艋舺化」!專家反曝1擔憂:中產階級正流失、「脫北」尋找新機
: 2025-03-04 09:59 聯合新聞網/TODY 陶迪
: 台北會「艋舺化」嗎?
: 帥過頭說,都更太難,所以台北市會越來越殘破,最後大家都會離開,整個城市會被邊緣
: 化,就像萬華。
: 那我們就從台北的商圈歷史說起,探討看看整個城市被棄守的可能。我不是歷史學家,僅
: 就淺薄的知識和童年的記憶,來粗略的分析各商圈的演化。
: 艋舺、大稻埕、西門町,從清朝、日治時期,一直到國民政府來台,都是重點發展商圈,
: 無疑是北台灣最早的商業中心。
: 西門町的商業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到戰後大量興建電影院,還有最高級的百貨公司。
: 我爸爸最喜歡的餐廳是「美觀園」,我對蛋包飯的記憶,是從這家店開始的。
: 西門町的高光時期到1950年後仍持續著,我的小學時光,也就是1980年代,萬年大樓依然
: 是年輕人喜歡去的潮流之地。
: 只是,當時的大人們也開始說:「那裡治安不好,不要一個女孩子單獨跑去。」
: 到了1980年代末與1990年初,「潮潮的地方」變成了「東區」。我還記得忠孝東路SOGO百
: 貨開幕時,爸媽開車載著全家人,特地跑去湊熱鬧,那時萬人空巷的盛況,記憶猶新。
: 百貨公司大門上的音樂鐘,整點時刻出現童話裡的小人偶跳著舞,8歲的我看得著迷。
: 「頂好名店城」因為大小S在裡面開店,成為時尚精品朝聖之地,我到了大學時期,還是
: 會跟著同學去逛。
: 而那時和同學約看電影,不再是真善美、樂聲戲院,而是華納威秀。明明影廳超小,設備
: 還好,但是排隊的人流一路蔓延到空橋。
: 一路向東,世貿展覽館、君悅酒店、北市府都落腳信義計畫區,當時的陳水扁市長還喊出
: 了「台北曼哈頓」計劃。
: 2005落成的台北101,鞏固了信義計畫區的商圈指標性地位,再後來,信義計畫區變成了
: 富人的住宅區。
: 下一個腹地在哪裏?
: 信義區已經發展了30年,儘管還有許多個國際級地標準備興建,如台北天空塔、四季酒店
: 等,但市政府早已開始著手準備下一個新興重劃區-南港。
: 台北「東區門戶計畫」從2015年就開始推動,因此這幾年,可以看到南港有許多的重大建
: 設推出,除了2007就已經建成的南港展覽館,還有流行音樂中心、瓶蓋工廠、南港轉運站
: 等。
: 所以如果你問我台北房價漲勢最有潛力的地方,我從2017年說到現在,還是會說是南港,
: 未來的10~30年,南港會是繼信義區之後下一顆新星。
: 同時間的「西區門戶計畫」也在推動,以台北雙星大樓為主要地標,要串連台北車站、西
: 門町、和中山站成為一體商圈。
: 這也意味著,西區正在復甦,曾經淡出大眾視野的萬華、大同老城區,睽違40年,正以另
: 一種姿態華麗回歸中。
: 現在的大稻埕迪化街,經過許多人努力的地方創生與商圈再造,不再只是時節性的年貨大
: 街,已然是國際級的觀光景點。
: 週末站在城隍廟前,你可以聽到英語、韓語、日語、泰語、越南語等各國語言。
: 中山站周邊,新潮的咖啡店、選物店,與赤峰街的60年古厝融合成新舊交錯的豐富景致。
: 40年,是一個商圈迭代的週期,房子會老,人會老,街區繁華後會落寞。但隨著新舊房子
: 的迭代、人口流動的區域移轉,它的繁華會回來,只是以另一種姿態。
: 因此,台北不會「艋舺化」,它只是經歷著週期性的城內人口移動。人口會追逐新興重劃
: 區,但隨著老城區的改建進化,又會蛻變成另一種全新風貌。
: 中產階級的機會不在台北
: 比起台北會不會艋舺化,我認為更值得關心的是,「中產階級」正在從台北市消失。
: 隨著台北市生活成本的攀升,迫使台北市變成越來越殘酷的「M型化」消費市場,中產階
: 級一直流失中。
: 這是屬於Old Money的資本市場,財閥不會離開世代守護的土地,但苦苦追趕消費實力的
: 中產階級會被邊緣化。
: 這裡有非常獨特尖端的小眾市場,你可以販賣頂級商品與服務給富人,或者販賣極其廉價
: 的商品給窮人。
: 但如果你從事的產業或是經營的事業,屬於「大眾」消費市場,或許「脫北」的前途更光
: 明。
: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123589/8584118
: 台北商圈一路向東發展,從大稻埕、艋舺、大安東區、信義計畫區、內湖到南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225.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41262442.A.0DB.html
toto1231樓中位數薪資3萬7 知道這點就好。 03/06 20:02
toto1232樓我算你4萬5 就好 中位數很有參考性 03/06 20:02
toto1233樓靠薪水買 北部人大概只能買桃園新屋 03/06 20:03
yytseng4樓有個親戚晚輩跑去考國營,考上了四萬多薪水在那邊高興... 03/06 20:08
yytseng5樓我就奉勸他去GG輪班,家離高雄gg也算近,結果嫌那黑手累 03/06 20:09
yytseng6樓哎 能說啥呢,環境限制了一個人的認知能力 03/06 20:10
foda7樓對啊,以前為了發廢文,特別查了一下中產定義,發現根本沒 03/06 20:11
foda8樓有清楚的定義,但其實也不重要 03/06 20:11
blargelp9樓有件事我一直沒說破,還是稍微留點臉面給人家。既然你特 03/06 20:19
blargelp10樓別提了 那搭版偷偷講下。我專門研究的台北賴家仔啊,他 03/06 20:19
blargelp11樓們會覺得買不起房是社會的問題,原因之一是他們根本看錯 03/06 20:19
blargelp12樓中位數,覺得自己中位數也就是比一半的人好,都完全不能 03/06 20:19
blargelp13樓買房了,一定是社會問題。他們都看全民中位數年薪50萬, 03/06 20:19
blargelp14樓但是啊台北是年薪中位數是71萬。其實就一堆遠遠達不到PR 03/06 20:19
blargelp15樓50的人,誤會以為自己是中堅份子 03/06 20:19
jaricho16樓問題他們還是會回你 就算台北中位數年薪71 是能買得起台 03/06 20:24
jaricho17樓北房嗎? 03/06 20:24
ma19bigdig18樓實話總是傷人,人貴自知 03/06 20:29
s875213419樓一個71 雙薪就142拉 怎會買不起? 03/06 20:32
s875213420樓領台北中位數薪資 買台北中位數房子 剛好而已 (老公寓) 03/06 20:32
依照112年度台北市家庭收支調查: 家戶中位數可支配所得為$1,321,634 家戶就業人口為1.27人 故,台北市可支配所得中位數=$1,321,634/1.27=$1,040,656 換言之,在台北如果可支配所得不到104萬 那就是後半端的人 年收71的更不用談了
sbshiu21樓我覺得要改成中產打工仔比較貼切XDD 03/06 20:32
planta22樓這本書我也有看過,其實不用買,圖書館就有。 03/06 21:07
本人23樓我喜歡做研究,有書在身邊的話比較好查資料,就買了 03/06 21:08
planta24樓不過 喜歡看書先推 03/06 21:17
Taiwania25樓除了自身的能力,家裡有礦才是重點 03/06 21:34
Taiwania26樓家境不錯的小孩何必拼死拼活 03/06 21:35
Taiwania27樓資質好的家裡給點資源,簡直如虎添翼 03/06 21:35
Taiwania28樓資值不好的,家裡給點資源也就平穩過日子 03/06 21:36
fireheart98829樓推一個 之前也有一個夢大也會找很多數據 言之有理就 03/06 21:37
fireheart98830樓是讚 可惜最近沒什麼看到他 03/06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