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股票的人
: 要長期留在股市
: 就要常常計算合理價格
: 所以就覺得房價不合理
: 無論從本益比來看
: 或從所得房價比來看
: 房價都不合理
我建議一直吹買股不買房的人,誠實面對自己或分享給大家。
例如你第一篇看空在 2020 年,
要不你分享一下你 2020 年不買房投入股市多少錢,以及當下你看上的房
幾坪在哪當年總價多少錢,
然後現在 2025 了,你原本那筆 2020 的頭款滾到多少?
而原本那間看上的房現在同戶型房子大約價值多少?
是這樣子拉,股票總是比房地產好賺對吧!
我相信例如 200 萬的頭款可能滾到 2000 萬了吧?
這樣即便原本看上的房從 2000 萬漲到 3000 萬你都還是賺。
所以合不合理? 你的不合理,別人很可以。
: 民生必需品不應該是可以炒作的
甚麼時候 "持有房子" 變民生必需品了?
我知道有些人這樣認為拉,但那是你或某些人這樣認為而已,
不要把你的自以為 = 理所當然。
: 這跟賣股時希望股價高是一樣的道理
: 但這是濾鏡
: 投資股票的人
: 他們會賣股
: 有一個原因就是會覺得股價高到不合理了
: 股價的合理不合理
: 是有邏輯的
: 就算一支股票一年飆漲一百倍
: 但如果背後是因為營收而飆漲
: 那漲一百倍一千倍都是合理的
: 但如果這股價是莫名其妙的飆漲
: 沒有合理的原因
: 那在大多數的股票人眼裡
: 那是妖股
: 以房子來說
: 在股版的眼裡
: 都是妖屋居多
: 不夠合理
上面說過了,你的不合理,別人很可以。
或許... 我是說或許拉...
可能只是因為口袋太淺才會覺得不合理。
如果是這樣,或許該提升的是自己的口袋深度。
: 那是人之常情
: 但也是因為有濾鏡
: 連我也沒辦法避免想賣高
: 想賣高是感性
: 合理價是理性
: 民生必須品不應該變成投資品
其實不看房子,也是有其他民生必需品是投資商品啊。
是又怎麼了嗎? 房子這商品就具備金融屬性,
是投資商品很奇怪嗎?
你有沒有想過,或許從頭到尾都是你自己認知錯誤在一廂情願?
: 也獲得輿論支持
: 豪宅線讓我想到
: 如果豪宅課百分之百的稅
: 那台灣房價的天花板是不是就是豪宅線
: 以後的房價會有一個無法超出的線
: 如果政府不管制
: 其實果菜農作也是可以炒作的
: 中間商可以先囤貨再賣
: 但這樣並不合理
: 如果果菜農作蛋政府要管
: 那房子政府也要管
有呀,房地產管制蠻多波的。
怎麼會沒管制? 沒管制板上的說法都是會漲更高不是?
: 因為主要的投資是股市
: 甚至覺得投資房子很麻煩
: 所以把房子當成應該是一個民生必需
: 而且價格應該要合理
: 豈有股市賺錢
: 就應該買一個不合理的東西的道理
: 你很有錢
: 你願意花一萬元去買一個超商麵包嗎
那些願意花 "市價" 買房的人,就是認可有這價值啊。
如果他認為她買的房子價格概念跟一萬買個麵包一樣,
他才不會買,好嗎!
你以為掏個幾千萬出來買的人都是傻瓜嗎?
: 比較合理的情況是
: 要有一定的民生必需的基本房
: 這些房以外 想炒房就去炒
: 但如果是這樣
: 屆時的炒房難度不下於股市
說真的拉,一堆人一直在講很模糊的 "炒房",
房版那麼多年了,像是居住正義還是買房正義,即便是看空者都談不攏了,
炒房的定義也是啊,啥叫炒房? 你原文下面不就有個用市價賣但認為自己
不算是炒房的。 在那邊講很模糊的詞彙 "炒房",但根本沒有個很具體的
炒房行為,所以看空者到底是反對怎樣的炒房行為??
: 如果你把第一桶金放在房市
: 剛開始或許可以快速獲得報酬
: 但因為之後幾十年要付房貸
: 人生中後期有可能輸給把第一桶金放在股市的人
: 因為你就算90歲還是可以一鍵買賣股票
: 只要你不痴呆
: 但你90歲就算不痴呆
: 也很難有體力去買房賣房
: 我這裡是拿同一個人比較
: 請不要拿A比B
: 如果你年輕可以買5間房
: 相同的你相同的財力投資股市應該會更好
: 股市當然不適合所有個性的人
: 但如果可以當房蟲
: 在股市應該也不會太差才是
哪個好看自己的結果不就好了?
就說拿妳自己來看,五年前同一筆錢你放股市有賺更多了嗎?
如果有恭喜你,如果沒有你再好好想想,就這樣而已。
又沒人逼你一定要買房子,你怎麼想很重要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