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eurl.cc/AyLzN8
雪片般的來信一次解答
上面是針對2020~2022這三年的人口走勢
那是我的FB,覺得我在打廣告的我求你不要點
要FB流量花個幾百塊就很多了
https://imgur.com/orAwoEB

不用來PTT騙流量
因為真的很多人來問
我也不想得罪各大區域公所戰士
所以我舉比較"不會回檔"的例子
把它反過來看
就是"可能會回檔"的區域
板橋跟新店是我個人覺得相對安全的地方
因為他不需要靠其他行政區的擠壓
本身就有相當的支撐了
新店屬性為電子業大本營
從六零年代開始就有車用電子零件產業鏈
以前我當過車用二極體玻璃粉業務
三天兩頭就是往新店跑
更不用講技嘉,國巨等大廠
所以才會有很多大老闆住在華城
區域大多軍公教高階主管
上班的時間也不用跟人擠
未來還有十四張商業區可供開發
板橋則是新北巨富起源地
板信商銀劉家,華南銀行林家
加上新北市政府正核心跟五鐵共購
還有宇宙無敵霹靂板南線
串連西門,北車,東區,信義,南港
前面有個網友說的沒錯
這兩個行政區本身累積的能量就很高
早期因為沒有重劃區
所以這兩區的消費者只能往外買
新店去買安坑,或是沿著64買中和三重新莊
板橋去買樹林新莊土城三峽
但當這兩個區域有大量的新成屋釋出
住在文化路,江翠新埔一帶就會往江北擠進去
2011新板就60~70了,過了十年江北坪數縮小
離台北更近,又是完整商業區
新店更不用說,中興路一直沒有新建案
大坪林在2011年前後房價就在55~60上下
今天多了一個央北重劃區
道路街廓都比舊市區好一級
未來還有十四張商業區
重點就還是回歸到
"產業","交通建設","生活機能"
只要區域的產業看得到
交通建設持續發展,生活機能完備
他的投資投機屬性就會變少
轉成為剛性需求
比方說林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還記得去年剛來房板發文
講個林口被圍勦到天荒地老
但過了一年林口前段房價站穩
最重要的是林口的學校大多滿額
現在搬家過去根本排都排不到
要有這些體感數據才能判斷未來的走向
但如果產業在空中飄,捷運夢中相見
生活機能寥寥無幾
這兩年因為通貨膨脹
與缺工缺料擠壓出來的泡泡
就會因為法規以及美國升息縮表
以及去槓桿化而消風
另外還有會有支撐的就是你要有富鄰居
比方南港內湖如果持續保持高檔
汐止東湖就不會便宜
我常跟客戶說,當南港LALAPORT蓋好
剪綵下去,遊客進去,然後房價跌十萬
這會發生嗎?我們可以等著看
而同樣的百貨公司
為什麼有些地方撐得起來
生意甚至好到開二館
但有些百貨公司人數跟營業額卻岌岌可危
這就要回歸到區域的產業以及人均所得
補充幾個點
有人說房價會上漲是因為無限QE
但其實那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資本主義+開發國家漲房價是必然
https://imgur.com/BtAGbi3

當年特種貨物稅的論文就有提出
在70年代還沒有量化寬鬆前就有很驚人的漲幅
台灣是,以前的上廣深是,現在的越南與印度也是
第二
https://imgur.com/j539E4G

在2009 QE之前
新北市就因為都市計畫與發展
板南線終於從新埔拉到府中
而有將近30.2%的漲幅
30.2%是當年7%的幾隻漲停?自己算一下
第三
我舉板橋跟新店還有林口是因為我熟
沒講到的不代表不好
有想表達自己家園的好可以回文
自己寫一篇文章來分析數據
拜託不要再推文裡吵成一團了
重點
產業,交通建設,生活機能,區域所得
如果該有都有就會有支撐
如果虛胖就會有德不配位的消風狀況發生
我不會跟你講哪裡,
一部分是雙北外我真的不熟
另一部分是不想又被追殺
請自行判斷
嘻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