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房價漲應該很開心才對
: 但是漲房價要幹嘛?
: 要換房啊。
: 你買1000萬的房子,兩年後變成1200萬,你還賺兩百萬。
: 你想換當初兩千萬的房子,卻發現兩千萬的房子已經變成2400萬,
: 漲價看起來好像賺了,其實買小換大換房仔沒賺啊,買更貴了。
: 不過如果是買大換小應該有賺。
: 所以如果都是自住,還想先求有再求好,小房換大房,
: 漲房價真的沒啥感覺啦。
: 嘻嘻
你沒注意到幾點.
1.一般人缺的是頭期款,
所以你家庭年薪120,但是頭期款就是只擠得出80萬.
你就先買400萬的小公寓.
之後漲到550萬,你賣掉就會有230萬+還了一段時間本金的頭期款.=可能250萬.
之後再買就可以跳1250萬(這個東西之前可能是1000萬)
2.小物件漲的比大物件快.
500萬的東西漲到600萬.
通常1000萬的東西只會長到1150萬.
它們不是等比放大.
並且越大的東西漲越慢.
所以你500萬換1000萬有優勢.
1000萬換3000萬有非常大的優勢.
2000萬換5000萬有極大的優勢.
甚至你2000萬漲到3000萬,6000萬的東西才漲到7000萬..
大物件增值整個很顆顆.
躺在那邊等你換.
3.還款年限越開越大.
以前20年房貸幾乎是全部.
現在30年房貸成為主流.
所以同樣借款.
每個月2萬的房貸,以前只能拿去支付400萬20年.
現在每個月2萬,都要可以支付600萬30年.
因此當你自住一段時間後,你再度辦房貸.
你同樣的收入,本來只能買1500萬的房子,會變成可以買2300萬的房子.
4.長期利率還是往下走.
2008以前利率大概都在2.x% 199x年利率都在6% 198x年都在1x%.
今天利率我們也不要抓甚麼1.3%,你這段時間抓1.7%平均好不好.
你可以在看下一階段利率會不會降到1.5%甚至1.3%為平均值..XD
在能源革命以前,利率都會一路往下.
直到能源革命以後,利率會飆漲到一個"經濟奇蹟"時候的數字.
無法判斷會多少,有可能2x%甚至3x%,4x%....
(不用懷疑,能源革命就是人類人生革命)
(能源革命會把你生活絕大多數的東西都升級變化
進而產生一個非常爆炸的經濟繁榮和爆炸性的需求和全世界瘋狂的研發+生產
你想,工業革命帶來多龐大的改變...而工業革命最大的改變本質是甚麼?
是能源的使用方式改變了!!!)
然後只要我們全球金融結構沒有改變,就在從那個數字往下長期走跌...顆顆..
但是當然,能源革命目前看起來20年內應該沒有機會.
(其他方面.科技的事情很難講的,科技有時候一個突破就突破了.
科技雖然是一種累積,但他有臨界點,累積到了就好像遊戲按一個升級.
你的等級就完全不一樣....這就是突破..但前面需要很多累積.
因此科技哪時候突破,是無法預測的,你只能知道"有沒有機會突破"
例如你說VR要植入腦神經甚麼鬼的,你會知道這在短時間內都不可能突破,累積完全不夠)
(不過因為能源會牽扯到她是巨型重工業,巨型重工業每一個步驟都很慢.
因此在實驗室也許某一天突然有大幅突破.
但你還要商轉...那個需要很多"工程"時間
不像個人電腦說熱就熱,之後手機說熱就熱.
電動車剛熱沒多久就2035年歐美要全面禁止汽油車要做一個汽車時代改變)
(反而要是哪一天,突然抗老化基因技術突破....大家可以返老還童.恩....)
所以利率你基本上未來20年都還可以繼續看一路走跌...
跌到負利率也不要太意外...
並且科技雖然說突破就突破,但說卡也不知道會卡多少年...XD
因此科技一項都是"等他突破了"你才做打算..
so..如果你已經在期待能源革命,產業大爆發,利率飆升到雲端..
那....你眼光也太遠了...顆顆....看到商轉了在從新配置都來的及.
5.隨著通膨,你的收入還是越來越多.
想當年大學時候,麥當勞和7-11打工我記得薪資好像是66塊一小時.
(我是沒打工過...聽說...強者我朋友們)
現在基本薪資176塊.
你薪資沒漲是你家的事情.
竹科工程師薪資漲多少自己說.
也因此,搭配更高的年限和更低的利率.
所以購屋的總價有爆發性的提升.
我是指你換屋喔.
你本來家庭年薪100萬,後面家庭年薪變200萬.
利率1.7%降到1%.
年限20年提高到30年.
你本來一個月房貸支付4萬提升到10萬.
所以你本來只能貸款800萬買1000萬的東西.
現在可以貸款3500萬買4500萬的東西.
其實不動產歷史一直都是這樣子.
前不久大家不是還在轉貼新莊公寓開賣,一棟10萬...阿現在不麻要一千多萬.
阿歷史放在你眼前你還不醒,我有甚麼辦法...XD
因此....
換屋就是這樣換阿.
你大腦只有線性代數的程度.
你自然無法理解微積分.
無法裡接ODE PDE.
無法理解拉式轉換,傅立葉轉換.
所以...你是時候要去更新一下大腦智慧比較好.
不然會被時代淘汰.
投資,數學概念是很重要的....不是要你計算多快(這年代計算不都交給計算機)
而是...概念...董媽?
例如思維方式,你只能用線性邏輯,那你自然無法解決模糊系統或是類神經系統的問題.
你怎樣用線性邏輯解決兩個複雜機構在爬坡或是水中和油中的橢圓形軌跡的輸出效能?
你怎麼算??
你就需要用其他最佳化系統去解阿...
高等動力學不就把他們寫成矩陣,之後用其他手段去解.你不用矩陣單用線性怎麼解??
那你投資,那麼多變數那麼多參數,你用直線邏輯系統去解???
難怪詐騙集團很容易騙人..XD
他只要用"封閉模型"然後把很多影響很大的"變數"設為定植"
然後用線性邏輯去解釋....你就會傻傻的信了...顆顆.
就像...
請問現在升息,房價不是應該要跌嗎?....不是應該2020年到今天漲了多少,都要吐回去嗎?
你用線性公式去算不就這樣一回事?
那個自稱甚麼超級還是甚麼國際房仲在講房價一定跌的論點不就是這個?
還是另一票的人說,美國升息那麼多,資金都外逃,他認識的投資客有錢人都賣房子買美金.
又一票說QT回收資金,必跌ba la ba la...
但為啥沒跌?....為啥連回檔都沒看到??升息循環都要結束了....
阿是不是牽扯到,這一次購屋的高風險族群太少,不安定籌碼太少.
建商飢餓行銷清光小建商,大建商屯地和前兩年賺太多財力太雄厚.
雖然資金外逃,但大多都是股市資金+主要外逃的是外資.實際本土資金外逃很少.
另外出租投報率還是遠高於利息...
因此...
牽扯變因那麼多.
你做投資最好他媽的是用單一線性在看...XD
被市場打臉那麼久都不知道.
一般來講向我們都會直接觀察市場當下的局面.
有沒有爆量釋出,有沒有法拍爆量,有沒有小型建商開始開低價再跑.
所以這是甚麼思維?
這是模糊系統拉...幹沒唸書喔..
透過過去市場經驗的大量訓練,因此一個新的局面有非常多的變因.
那你可以直接從"結果"搭配變因去反推變化的走勢.
(結果代表所有變因反映之後反饋的數據,所以變相的等同間接考慮到所有變因)
這不就模糊系統的型態...
阿你還在用線性系統在思維...那你被時代淘汰,被市場打臉當然剛好而已.
阿就你太淺了...都21世紀了,拜託多念一些最佳化辦法好嗎.
又不是牛頓蘋果砸到頭的年代.
同樣的,很多人說短期投資很難操作.
好多變因喔,要是被工班坑怎麼辦,要是賣不掉怎麼辦OOXX..
阿我們怎麼操作短期?
阿就類神經系統思維.
有一個手段,不斷的去訓練她,找出每一個變數的數值.
之後就可以得到最大值解.
進而如果有變化,無論是房價大漲,原物料大漲,還是甚麼鬼.
阿有些老人投資客,市場變了就會很緊張....
因為他線性思維,只會無腦SOP....有變化後會破會他大腦中的邏輯平衡.
那有當然很緊張啊.因為考試出了一個你沒寫過考古題的題目,你不會算阿..
而類神經系統不就,當你有變化你依然可以調整一個最佳化解出來..
這不就類神經系統最大的特長?
所以你要換思維去解決不同的問題啊.
你用感覺去解決法律問題?工程問題??....
你用邏輯去解決藝術問題?運動表現??
這都是走錯路的小羔羊...顆顆.
該切換思維你就是必須切換..
就算你不擅長那個思維,但也比你用錯誤的思維去解決問題來的好.
太多人被時代淘汰.
被市場教訓.
都是因為用錯思維.
然後看到錯誤還不修正..
死抱著自己的思維和認知不放.
而你想要在市場存活甚至賺到錢.
那你就要多鍛鍊不同的思維方式.
這樣你才會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特質情況當中.
"看到利潤的所在"
再選擇最適合的思維方式,去把利潤放大!!!
這就是所謂"解決事情的能力"
而不是"我沒學過"就躺下來擺爛..
喔,你要躺下來擺爛也沒關係,那是你的選擇....那是你家的事情.
我們要賺錢的先走了,不等你了歐....鳩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