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就買.
因為你付租金在虧損.
投資的話.
除非你做短期,左手來右手就賣.
等同賺買賣的價格波動(行情500不變的情況下,,短期就是買到450賣到550..)
以及翻修的"加工利潤"
那這樣只要沒再跌都可以做.
而要做"波段",就是等到確定"降息循環"再進場就好.
FED要降息,一定會有預告性的動作產生.
你看到動作在買就可以了.
長期比照自住...你要屯15年屯20年...所以租金和利息的利差有賺就進場了.
目前跌實在很難.
釋出量實在不夠(相對於2016年)
釋出量不夠代表恐慌性太低.
屋主壓力值太低,會被斷頭的人太少,有資金壓力的人太少.
所以沒辦法跌.
但是因為買盤都認為會跌.
所以....
會冷盤,價格死在那邊...
直到降息循環開始.
不動產要記得
漲價看資金,看炒作...
跌價看屋主,看賣家.
因此要跌價,甚至回檔好了..
你要看有沒有一堆屋主在急售.甚至產生多殺多.
而這個急售和多殺多必須要很明顯的產生.
而不是找了半天有一間低價成交,就說要跌了....XD
你要想,我們玩短期的時候,吃貨哪一間不是低價買入.
so...隨時都有少數低價物件釋出,當然通常都快速被掃掉.
但是100筆交易當中,只有兩三筆低價,那個無法動搖市場.
而如果100筆交易中,只要有個10~20間低價.就會陷入價格混亂的狀況.
價格混亂又吹逆風,之後這些低價成交筆數就會上升,進而變成多數.
這樣就會產生回檔.往下會到一個平衡點之後排迴.
不過價格會是大漲前和最高點之間,並且會靠最高點比較近,離起漲點很遠.
至於跌則是一大堆屋主一個採一個在賣,價格大家比低只求跑.
那個是另外一種"榮景"...XD
而這一波,目前看到釋出量實在不夠,外加釋出價格也沒多客氣.
比較像是,掛賣,然後因為買盤變很少,所以"累積"掛賣物件變多的狀況.
當然你說會不會掛賣的人越來越多之後供給崩潰.
恩...不會..不久你會看到很多掛賣的又縮回去出租...他只是來試試水溫而已.
所以供給量也會在過一段時間後達到一個平衡.
當然買盤明年應該都會很少這也不會改變.
所以整體來講,就還是那句話,死魚盤.
你不用期待他漲,也不用期待他跌..
而美國降息循環大概就是2023年底或2024第一季.
那些認為會維持高利率很久的.
祝你人生快樂....你應該未來很需要別人給你這方面的祝福..顆顆..XD
這一次美國"人為"的遏止資金氾濫的炒做.
所以"漲價時間"特別短.
而漲價時間那麼短,你是期待升息要維持多久...XD
這會是一個很短的高潮低潮循環.
主要是混入了烏俄戰爭這個黑天鵝事件.
不過因為石油價格並沒有一路往上,所以通膨很快就會收斂起來,因為油價停滯又往下.
所以在維持高利率,那反映到油價開始下跌.
你他媽的就變通縮了.
你是要政府倒閉嗎...XD
我們主流世界的經濟結構是允許通縮存在的嬤..XD
那你是期待高利率維持多久..XD
維持到銀行政府都倒閉??.
so....基本上降息循環大概就是2023年底到2024.
你不相信就拿你的資產和財富去對賭嚕...XD
賭輸了也不會怎樣.
大概就...更需要別人祝福你快樂罷了.
當然做投資就不用去賭.
你就聽到FED說要開始降息,你再進場就好.
誰知道他哪時候進場,也許烏俄戰爭提早結束,油價崩跌.
FED緊急會議,立刻就停止升息改為降息..
誰知道...這又不是一個封閉模型固定參數的環境...
so...看到變化再做動作,不動產反應很慢,你有很多時間和空間可以穩穩地操作.
不需要用猜的用賭得....
那對投資來講都不利於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