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讀條文新增規定,預售屋或新建成屋簽訂買賣契約後,除了配偶、直系血親或二親等內
: 旁系血親,以及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例如財產因故遭強制執行、配偶近親因重大傷病須
: 長期療養、非自願失業及重大變故,導致無力繳款,否則不得讓與或轉售買賣契約與第三
: 人,而且不得刊登轉售廣告。
其他的條文都還好
影響房地產的格局都沒這條大
之前沒想過會通過這樣的條款
就單純的只從競爭/寡占角度
簡單解釋一下而已
現在通過了,感覺應該認真的研究一下
就建商的角度來說
推案會更加謹慎,
因為沒辦法用紅單
來檢驗市場的接受度
也沒辦法把風險與報酬分散給
投資客/vip 們一同承擔
而是輸贏一肩扛
然後銷售期會拉長,拉的很長
因為買方一旦買錯了直接掛點
唯一的出場方式就是認賠給建商
完全沒有轉手的機會
這會造成下單的思考期很久,
導至於銷售期會拉長
這點會影響到建商跟代銷
感覺代銷算是最倒楣的一個
對投客來說,則是預售屋直接死掉
會去除很多菜籃/非專業投客
因為預售屋相對中古屋,
算是入門門檻相對低的
拿掉預售屋的投資屬性,
會把這部分投客屏除在外
可能部分資金直接變成儲蓄或者
移轉到其他的投資管道例如股票
至於一般自住買方....
自住買方一直都處於食物鏈最下層
沒啥好說的,別人怎麼弄你都只能接受
最後說到價與量,很明顯的量一定跌
至於價的話,老話一句
房地產的價格,是經濟發展的結果
除非打掉房地產的投資屬性
否則不可能壓制住房價
今天控制了預售屋的流動性
很多人以為把量打掉,就可以壓價
但並不會
因為你控制住了流動性,
換句話說就是降價也換不了量
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預售屋有這個限制
所以大家會改去玩中古屋
中古屋價漲,
那預售屋/新屋又要怎麼跌呢?
如果個別預售案真撐不住
那就會有長期的資金,
大建商金主進來收購
所以走到底,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小建商逐漸消失,
甚至乾脆直接轉型土開
因為只有資金充沛的大型建商
才有辦法擔的起銷售期長帶來的風險
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政府/民意代表
想看到的結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9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73320991.A.7D6.html影響房地產的格局都沒這條大
之前沒想過會通過這樣的條款
就單純的只從競爭/寡占角度
簡單解釋一下而已
現在通過了,感覺應該認真的研究一下
就建商的角度來說
推案會更加謹慎,
因為沒辦法用紅單
來檢驗市場的接受度
也沒辦法把風險與報酬分散給
投資客/vip 們一同承擔
而是輸贏一肩扛
然後銷售期會拉長,拉的很長
因為買方一旦買錯了直接掛點
唯一的出場方式就是認賠給建商
完全沒有轉手的機會
這會造成下單的思考期很久,
導至於銷售期會拉長
這點會影響到建商跟代銷
感覺代銷算是最倒楣的一個
對投客來說,則是預售屋直接死掉
會去除很多菜籃/非專業投客
因為預售屋相對中古屋,
算是入門門檻相對低的
拿掉預售屋的投資屬性,
會把這部分投客屏除在外
可能部分資金直接變成儲蓄或者
移轉到其他的投資管道例如股票
至於一般自住買方....
自住買方一直都處於食物鏈最下層
沒啥好說的,別人怎麼弄你都只能接受
最後說到價與量,很明顯的量一定跌
至於價的話,老話一句
房地產的價格,是經濟發展的結果
除非打掉房地產的投資屬性
否則不可能壓制住房價
今天控制了預售屋的流動性
很多人以為把量打掉,就可以壓價
但並不會
因為你控制住了流動性,
換句話說就是降價也換不了量
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預售屋有這個限制
所以大家會改去玩中古屋
中古屋價漲,
那預售屋/新屋又要怎麼跌呢?
如果個別預售案真撐不住
那就會有長期的資金,
大建商金主進來收購
所以走到底,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小建商逐漸消失,
甚至乾脆直接轉型土開
因為只有資金充沛的大型建商
才有辦法擔的起銷售期長帶來的風險
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政府/民意代表
想看到的結果?
--